青海“造血式”的旅游扶贫另山区变成美丽富裕的生态宜居乡村

青海省财政厅派驻本炕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积极发挥地理优势,鼓励大伙儿发展乡村旅游业,把旅游与精准扶贫、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为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更是从技能培训到客房宣传单统一发放,再到完善开办农家乐所需的相关手续,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帮助。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村开办农家乐户均增收实现约4000元,同比增长25%。

产业发展一直是本炕村脱贫致富的关键。除了背靠日月山发展旅游,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因地制宜发展牛羊养殖,调动贫困户养殖积极性。同时,村里继续发展藏香猪特色养殖,现存栏藏香猪240头,带动贫困户就业。

“农家乐只是家里收入的一部分,2017年我通过村里的专业养殖社看到了牦牛养殖广阔的市场,2018年初,跟媳妇商量,利用‘530’贷款和自家存款购买了40头牦牛,这两年慢慢发展,如今我家的牦牛养殖已经增长到60头,每年都有1—2万元利润,加上夏天农家乐收益和补胎的进项,一年也有6万元收入,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沈生福说道。沈生福一家五口,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向来勤快的两口子不但让五口人的家庭越过越好,还为孩子们上大学存下积蓄。

“造血式”的旅游扶贫令这片曾经贫穷艰苦的山区变成了美丽富裕的生态宜居乡村。村民吃上“旅游饭”,迈上小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