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巨头也在取消订单,恐慌之下更致命的是打价格战

  随着新冠疫情在海外的加剧,多国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纺织企业也迎来了史上最多的撤单、弃货行为。3月21日,朋友圈流出这样一张截图,有网友称“世界最大的圆筒针织面料生产商之一福田一天取消了4500吨订单,也包括他们的几百吨”,更是让众多纺织业者心生寒意。

  还有网友爆料,布已上机,却被取消,损失着实不小。

  “订单数量、颜色都已经谈好了,也说好了可以做下去了,可就是不下合同。我们催了两个星期才把合同发过来,没有合同我们根本不敢做下去,白白浪费两个星期时间。并且客户下个合同那么犹豫,搞得我们现在也很紧张,怕订单做一半被取消,坯布、染费投入都浪费了,还增加很多库存。”一位纺织贸易商无奈的说道。

  还有一些工厂已经向下单客户发出通知。

  随着多个国家加强管控力度,包括实施宵禁、出行限制、关闭边境、暂停公共交通服务等措施,旨在遏制病毒传播。实体受损,多个国家行使不可抗力及应对,外贸出口一片哀嚎。纺织贸易企业撤单现象趋于普遍,出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全球主要的纺织服装市场需求将下降,受影响的市场就不止是去年一个美国那么简单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会变得更加突出。

  目前纺织行情处于一种淡季之中已经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当然这种情况离不开肺炎疫情横行与全球经济形势走弱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多久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现在市场上也弥漫着一种恐慌气氛,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客户何时会退单。

  考虑到后期市场将处于严峻状态,部分印染厂不再考虑招聘新的员工。

  据广东、江浙、山东等地的纺织、服装企业反馈,2020年春季服装因疫情、物流及市场关门而大量存货,有的厂家销售量不及计划的20%,占压大量的资金。目前最大的变数是秋冬季订单,内、外贸来单像“烫手的山芋”(一般周期稍长,数量、金额较大),接单后担心买方因疫情未结束取消订单,造成大量产品积压,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否则4-5月份有可能陷入停机停产的困境。

  撑不下去了,纺织企业打起了“价格战”!

  在高库存、低需求的情况下,纺织老板普遍会面临着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仓库中的纱线和坯布已经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可人工工资、水电、租金等都要靠现金支付,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将产品变现,除非家大业大的,资金没有压力,否则企业就会支撑不住,足够的现金才能保证企业良性运转。

  随着这两座大山的压制,市场上抛货现象又此起彼伏。走访市场下来,很多企业都表示最近客户压价较为频繁,很多时候为了1毛钱争执不下。但现在内外贸需求都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跟老客户价格能让就让了,有时候即使亏本,但为了保住客户,为了今后的长期合作,也只能哑巴吃黄莲了。

  “从开业到现在寄样寄了很多了,特别是寄往国外的,有些国家快递费都要上千,但实单一个都没接到,这部分打样寄样费用只能我们自己承担了。”一位外贸商无奈道。

  目前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小,在质量同等的情况下,客户肯定会优先选择那些价格便宜的工厂合作,这个时候纺织老板吃一点小亏,等到疫情过去,市场回暖,既取得客户的信任,也为后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另外,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很多厂家就会考虑减产、放假,在去年7、8月份就有很多织厂、染厂放起了高温假,但是今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提前,在接下去的订单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很多厂家都会考虑减产甚至放假。短期建议库存较大的品种随行就市、成交可适当让利;库存较低品种价格可暂时稳定,坚持按单生产、随用随采、严控库存的原则。

  “2020年不求利润,只求能够活下去,有时候危中有机,就看企业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一位深耕纺织十余年的纺织老板表示。接下去,纺织人要时刻关注疫情情况,特别是出口,提前确认客户能否及时收货,以及做好淡季深入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