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祚:嘉禾状元,忠著三朝

文|高云玲

【朱国祚小传】

朱国祚,字兆隆,号养淳,明秀水人。

幼孤贫。万历癸未,进士第一。授修撰,进谕德。

时日本丰臣秀吉破朝鲜,自称大阁王。兵部尚书感于沈惟敬言,请封秀吉为王。御史曹学程争之,下狱。先生反覆申救。进右庶子,迁礼部右侍郎。后因灾异请修省,被谗,乞归。

家居十八年。光宗即位,拜礼部尚书,召入东阁大学士,参机务。先生素行清慎,能持大体,世称长者。乞归。

后浃岁,卒,谥文恪。著有《介石斋集》。故宅在城内塔弄,墓在百花村。


朱国祚:嘉禾状元,忠著三朝 | 朱彝尊认为其曾祖父一心为公

1

朱国祚(1559~1624),字兆隆,号养淳,明嘉兴秀水人。

秀水朱氏,乃嘉兴望族,官宦世家,文化世族,明清两代,培养出很多官员和学者,最有名的是朱国祚和其曾孙朱彝尊。

朱国祚曾蟾宫折桂,进士第一,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朱彝尊,博通经史,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词人和藏书家,前者在仕途上使朱氏家族达到鼎盛,后者则创造了文化上的巅峰。

万历十一年(1583),朱国祚25岁,举进士,独占鳌头,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知起居注,但此时距离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仅61年。

王朝末代,暮气沉沉,皇帝怠政,朝中党派林立,东林党、阉党和浙党互相攻击,排斥异己,党争迭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国祚走入仕途,想要独善其身并有所作为,很难,然而,朱国祚忠心侍主,直言敢谏,没有卷入党争,朱彝尊认为曾祖父能够善始善终的原因是他中立不倚,一心为公。

朱国祚:嘉禾状元,忠著三朝 | 朱彝尊认为其曾祖父一心为公

2

抗疏建储

朱国祚与神宗长子朱常洛很有缘。朱国祚在朱常洛出生的第二年进士及第,后又担任朱常洛的老师,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朱国祚作诗《东朝侍直二首》,描写皇长子对他的尊重和爱护:

殿庭香霭接云平,一道炉函夹陛行。

肃肃讲臣齐鹄立,金莲影里唤先生。


东华疎雨净雰埃,夺玉阶平扫碧苔。

犹恐侍臣侵履湿,宣从殿侧左边来。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皇长子待人有礼,很会替人着想,并无一般皇子的骄奢与跋扈。但是,由于他母亲只是太后的一个宫女,身份卑贱,神宗皇帝对他并不宠爱,迟迟不立他为太子。

万历十四年(1186),神宗的爱妃郑氏生子,流言四起,说神宗要立三子朱常洵为太子。朝臣坚守长幼有序的伦理和传统,请求皇帝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固国本,消弭流言。神宗偏爱三子,以长子幼弱为借口,要再等几年。这一拖就是十几年。

万历二十七年(1599),朱常洛十八岁,朝臣再次要求册立其为太子,并为他举行冠婚之礼。神宗为继续拖延,漫天要价,责令户部进银二千四百万,以为册立婚冠之礼的费用。

朱国祚上疏:册立之事,按理不能拖延……一年内要求户部所进采办珠宝的费用是陛下大婚时的数倍。朝臣推测陛下借珠宝之未准备好,来推迟册立太子的典礼。

而且要求采办珠宝的费用是二千四百万,而一年天下的赋税才四百万。即便不充国用,不给边需,仍然要六年才能备齐。要等到钱足额再举行大礼,那就没时候了。朱国祚赤裸裸地接揭露皇帝的伎俩,请皇帝不要用这种无理的要求来拖延册立太子的时间。

万历二十八年,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上疏请先为皇长子举行冠婚之礼,后行册立之礼。朱国祚上疏反驳:本朝外戚不得干政,册立大典,不是你国泰应该议论的。况且先册立、后婚冠,仪仗、冠服等的级别,仪式,因名分而定,册立、冠婚的次序乱了,名分就出错。

万历二十九年,朱国祚再次提出皇长子的年纪大了,要求为他举行册立、冠、婚三礼。神宗没有再推脱的理由,十个月后,终于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朱国祚为使皇长子得嗣储位,前后上疏数十次。册立诏书一下,朱国祚立即从衣袖中拿出一卷册立仪注,在礼部连宿两夜,直到大典举行,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然而,如此辛苦得来的储位,朱常洛即光宗,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突然暴毙。

朱国祚:嘉禾状元,忠著三朝 | 朱彝尊认为其曾祖父一心为公

3

中立不倚

朱常洛虽然只在龙椅上做了三十天,但很得人心。他采取了一些新政,如尽停矿税,撤回税监等。光宗去世后,朱国祚祭拜光宗的陵墓时作诗《恭谒庆陵作》,回顾光宗的一生,朱国祚对他三十天的皇帝生涯也是肯定的。

停矿税、撤税监,也是朱国祚一直所主张的。早在神宗皇帝时,朱国祚就给巡按御史曹楷写信,让他揭发在湖广地区监税的御马监陈奉的罪状。虽然神宗大怒,但陈奉也被撤回。

朱国祚的政治主张与东林党有相似之处。反对矿税也是东林党的政治主张,东林党还主张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这些也是朱国祚所主张的。虽然,政治主张相似,朱国祚却不是东林党人。

光宗去世后,其16岁的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熹宗即位之前,东林党人帮他摆脱了郑贵妃和李选侍的控制,因此在熹宗即位之初的党争中,东林党占上风。后来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浙党等结成联盟,共同反对东林党。东林党大大受挫。阉党掌权,把握朝纲,为所欲为。

朱国祚反对阉党专权祸国,他向熹宗密陈阉党之祸。刑部尚书王纪被魏忠贤排挤,削籍,朱国祚联合大臣,上疏救王纪,论说王纪无罪,熹宗不采纳。王纪为礼部侍郎时曾得罪过朱国祚,朱国祚还能不计前嫌出面相救,体现了他一心为公的气度。

熹宗的态度,让朱国祚对朝政彻底失望,他叹息道:“撤免一大臣如小吏,国事不可为矣。”他决心辞官回乡,连续上十三疏,才被允许。

朱国祚:嘉禾状元,忠著三朝 | 朱彝尊认为其曾祖父一心为公

4

熹宗天启四年,朱国祚去世,赠太傅,谥文恪。

御祭文称赞他“忠著三朝,清风百世”。

朱彝尊在《鸳鸯湖棹歌》之八十八写道:

“百花庄口水皔皔,中是吾家太傅坟。

当暑黄鹂鸣灌木,经冬红叶映斜曛。”

他注释:百花庄在城北十五里,先文恪公赐茔在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