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市值僅為255億美元,滴滴還值200億美元嗎?

北京時間3月19日,Uber大跌21.63%,創下上市來最大的單日跌幅的,其最新的收盤價僅為12.82美元,對應的市值為255.5億美元,創下了上市10個月以來的新低。軟銀在Uber的投資虧損,或已超過50億美元。

作為全球網約車平臺鼻祖的Uber,同樣是全球最大的網約車平臺上市公司,其市值更是成為同類型公司的參考標的,中國網約車平臺滴滴,正是這樣的同類公司。在一級市場,滴滴估值曾經對標Uber。

滴滴啥時候、以什麼樣的估值上市,是中國一級市場的兩大未解之謎,在2020年預計也無法解開了。如果滴滴要上市,按照Uber的市值表現,中國網約車平臺(或者稱之為出行平臺)滴滴,其估值或已不足200億美元。

下面,從Uber和滴滴的業務規模,雙方所在的市場,以及雙方的商業模式出發,深度剖析滴滴的估值,到底還能值多少錢?這個問題,是中國一級市場的未解之謎之一,本文僅為分析,因為並不構成實際參考,請關注分析的邏輯。

Uber市值僅為255億美元,滴滴還值200億美元嗎?

01 滴滴估值VS Uber市值

在一級市場,滴滴的估值,曾經對標Uber的估值,曾幾何時,滴滴向投資人推介的是,滴滴的估值更低,訂單量更多,因此估值有更大的上漲空間。滴滴到底值多少錢,還得參考Uber的市值。

Uber的最新市值的255億美元,其中,Uber持有滴滴17.7%的收益權,這是Uber中國和滴滴合併後的結果,此外,Uber還持有Uber ATG大約62.5億美元的股權,這是2019年4月,Uber ATG獨立後獲得軟銀、豐田和電裝共計10億美元投資後估值72.5億美元。

Uber IPO時的市值是824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200億美元,此前一級市場最後的融資的估值為750億美元左右,要比滴滴最後估值600億美元要高。也就是說,在一級市場的時候,Uber的估值就是要高於滴滴的。

在業務上,Uber的業務主要分為四大部分:1、網約車;2、外賣Uber Eats;3、貨運服務Uber Freight;4、其他業務(電動單車、技術服務)。外賣和貨運服務,是Uber增長最快的業務,在2019年Q3,同比分別增長了64%和78%,收入分別為6.45億美元和2.18億美元。

網約車業務還是Uber最大的業務,在2019年Q3的營收為28.95億美元,同比增速為19%。但,Uber的網約車業務,受到了競爭對手Lyft的侵蝕——2018年,Lyft聲稱其佔有35%的美國共享出行市場,而15個月前,這個數字為15%。美國共享出行市場,基本上被Uber和Lyft壟斷。

Uber市值僅為255億美元,滴滴還值200億美元嗎?

Uber的市值構成,可以認為是五大部分:1、網約車業務;2、外賣Uber Eats;3、貨運服務Uber Freight;4、其他業務(電動單車、技術服務);5、持有的投資收益(17.7%的滴滴收益權和Uber ATG股權)。網約車業務受到Lyft的競爭,外賣和貨運業務增速喜人。

滴滴作為一個非上市公司,並沒有公佈其詳細的運營數據。但還可以從其目前的業務來推測一下。目前,滴滴的業務包括了1、網約車(專車、快車、拼車、出租車等);2、後市場的小桔車服;3代駕、租車(小桔租車)和單車。

關於滴滴的最新估值有以下幾個參考:

1、滴滴最新一輪融資,是2019年7月,豐田汽車的一筆6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但該筆投資估值並沒有公佈;

2、按照Gronhui的說法,在2019年10月,滴滴在中國和美國的兩個原始股東尋求套現,報價估值分別為400億美元和430億美元。但是,並沒有顯示交易是否成功;

3、恆大研究院在2019年12月底發佈的《中國獨角獸報告:2019》顯示,滴滴最新估值為450億美元;

4、2017年,滴滴虧損25億,出行訂單74.3億;2018年虧損108億,訂單約為109億(日均3000多萬單);

訂單增加,虧損也隨之增加,滴滴的商業模式似乎不是那麼美好。

滴滴的商業模式copy from Uber,除了網約車服務,滴滴也曾經想去攻打外賣服務,但滴滴在國內遭遇了強大的對手——美團。滴滴想去切入外賣,也是因為美團想去切入網約車服務,雙方在南京、上海等少數城市短暫交鋒後,均偃旗息鼓了。

因為,一旦打仗,需要海量的資金,無論是美團還是滴滴,都沒有這樣的資金了。當然,彼時的美團,也正在全力準備IPO,不能因為燒錢去開拓打車市場而影響IPO的財務報表表現。

2019年,市場上曾經一度傳出,美團要併購滴滴,那時候的美團,正值上市後的市值高峰,約為900億美元,並且實現盈利。滴滴則深陷泥潭,業務因為監管和競爭對手而嚴重壓縮。

Uber市值僅為255億美元,滴滴還值200億美元嗎?

滴滴順風車業務,因為屢次出現命案而被監管層叫停,從2019年底開始重啟,但重啟不久,遭受疫情的影響。重啟順風車業務,因為順風車業務是滴滴唯一賺錢的業務線,曾經年度貢獻10億元的盈利。

更重要的是,受到監管的影響,滴滴的商業模式,已經從單純的C2C模式,轉向了B2C模式,與傳統的出租車公司,並無太大的區別。只有順風車業務,還是純粹的C2C模式,也是唯一能去抬高估值的地方。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是自動駕駛,同樣是參考Uber的自動駕駛部門Uber ATG,滴滴成立了自動駕駛部門,但是,真正的成規模的投入,應該是從2019年開始,參考Uber ATG的獨立,滴滴自動駕駛部門獨立,滴滴CTO張博出任新公司CEO,隨後,順為資本投資人孟醒加盟出任COO,Aptiv VP韋峻青出任CTO。

但是,不同的是,Uber ATG獨立後,獲得了軟銀、豐田和電裝共計10億美元的投資,Uber隨後也上市了。滴滴自動駕駛獨立後,並沒有獲得任何投資(迄今沒有官宣),滴滴距離上市也似乎遙遙無期。

02 滴滴啥時候啥估值上市

滴滴上市,被傳了無數次了。作為中國備受矚目的超級獨角獸,以及超級融資機器,總融資金額超過200億美元,背後的投資人更是無比豪華,國內外一線美元基金、中字頭的財團和銀行、豐田和蘋果等汽車和科技巨頭。

在2018年,滴滴的上市計劃,被接連報道的致命事故而中斷,唯一賺錢的順風車業務被叫停,滴滴開始安全整頓,相關監管人員進駐。滴滴也罕見在2019年公佈2018年虧損108億,並且開始裁員和縮減開支,包括員工福利,甚至待客的礦泉水都取消了。

不管是程維,還是柳青,都曾經在媒體採訪的時候,用到了痛哭的字樣,實際上,哭慘是解決不了滴滴的問題的。滴滴背後那麼多的投資人,都期待這滴滴IPO,並且順利的獲利退出,這是資本的本質驅動力使然。

滴滴啥時候IPO,會是啥估值,這是一級市場的兩個未解之謎了。滴滴在2019年底重啟順風車業務,此前將自動駕駛公司獨立,被解讀為滴滴要在2020年衝刺IPO。但是,全球股市在Q1暴跌,美股更是出現了罕見的10天四次熔斷。

Uber的市值,更是下滑到255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滴滴還有信心上市嗎?答案顯然易見。那麼,滴滴現在到底值多少錢。曾經在一級市場對標Uber,也不妨將IPO市值對標Uber。

Uber市值僅為255億美元,滴滴還值200億美元嗎?

Uber的核心資產:1、網約車;2、外賣;3、貨運;4、股權。滴滴的核心資產:1、網約車;2、小桔車服;3、代駕、租車、單車等。還在一級市場,以網約車為核心業務的時候,滴滴的估值是不及Uber的,現在,Uber開拓了外賣和貨運兩大不亞於網約車市場規模的市場,提供了想象空間。

滴滴面臨的情況更為惡劣:在網約車業務,遭受主機廠為首的區域化競爭,並且遭遇區域化的監管難題;外賣市場並沒有也無法切入,因為面對美團和螞蟻金服的競爭;貨運市場,沒有開拓;後市場,倒是可以讓滴滴有一定的想象空間。

更重要的是,Uber還持有17.7%的滴滴收益權,以及自動駕駛公司Uber ATG高達62.5億美元的股權,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的估值肯定比不上Uber ATG,並且可能是數量級的差別。

還有一點,Uber在美國還是C2C的模式,滴滴已經不是純粹的C2C模式,C2C模式的規模效應和平臺輕資產優勢,也是可以在估值上體現的。更重要的是,無論是Uber,還是滴滴,都無法實現規模盈利,在現在的市場環境,顯然是不受歡迎的商業模式。

滴滴,你們認為還能值多少?在車智君看來,高於Uber的估值對於投資人來說,風險太大了,高於Uber,還不如去買Uber的股票,流動性還特別強,低於Uber的話,也要看低多少,作為投資人,肯定是往上看盈利空間,所以,必然是低於200億美元了,按照Uber市值,盈利空間25%,套現時間至少3年,年化收益8%,風險還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