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筆者說:

關於戰爭的勝與敗這件事,春秋與左傳各有其不同的切入點,前者認為戰爭的勝敗在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春秋把更多的篇幅用來記錄戰爭前的會盟情況,而對其他的細節做出了摒棄,此是其微言大義的初衷所在;後者則認為戰爭勝負的關鍵在於“共聽所欲,成其可知”,它更多記錄的是戰爭前、中、後的關鍵事件與對話,針對關鍵人的關鍵行為進行對比,這也是左傳解王者書的初衷所在;兩者都在講述這樣一種樸素的道理,即:勝利不是勝利,不敗才是勝利。

“以敗求勝”或者可以說是“以不敗求真勝”,這種理念是春秋大爭之世用血與淚沉浸下來的中國智慧,它對中國人來說不光是一種方法論,更是我們中國人對待競爭、對待生活、對待生命的一種文化認知。那麼,這種孫子兵法中所說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理念是從哪裡產生的呢?它又是怎麼逐漸豐富和成熟起來的呢?今天,筆者想帶讀者一起去魯宣公元年至魯成公六年的24年時間裡上一堂“失敗課”,看一看晉國的五位執政掌軍大夫是如何發現這種“不敗論”的。

-----------------------------------------------


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一、什麼是“求敗式戰爭”和“以敗求勝”?

晉靈公之後的24年間,晉國公室衰落、國家實力下降,形成了大夫執政的局面,而它的老對手楚國卻在楚莊王的帶領下逐漸崛起,北向挑戰晉國的霸主地位。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和保家衛國的需要,晉國在這二十餘年裡分別出現了趙盾、郤缺、士會、荀林父、欒書五位賢大夫,他們在“內有君臣不合、外有諸侯離心”的情況下執政領軍,通過“結盟諸侯”、“避實擊虛”等手段“越級”抵抗楚莊王的入侵。筆者把這一時期晉國大夫們不能(勝)不戰、不得(利)不戰、不和(眾)不戰的臣子式戰爭定義為一種“求敗式戰爭”,其核心是“以不敗求真勝”。

這種“臣子式戰爭”是一種集體智慧與精英政治的體現,更為重要的是它為之後晉國六卿分權、三家分晉事件的發生提供了基礎,且本身也充滿了歷史特殊性。

1、特殊性一:公室衰弱,大夫執政。

方伯崛起以代周天子,是以春秋開始了;大夫崛起以代公室,所以戰國開始了;晉國“公室衰弱、大夫執政”,這就是這一時期的歷史機遇。趙盾、郤缺等等執政大夫面對的是一個新的爭霸課題,即:晉國不能全勝,因為全勝則公室復強;晉國不能不勝,因為不勝則大夫俱亡。所以,他們都極力發揮了各自的智慧幫助晉國在楚國的挑戰下保持二十餘年霸主地位,結果是這種“以不敗為勝利”的爭霸過程產生了一種對於勝敗的新型文化與認知,也讓中原文明的政治文明和執政文化的發展上升了一個層次。

2、特殊性二:名為臣子,實為國君。

在與楚莊王爭霸的過程中,以趙盾為代表的晉國大夫實際上是“以臣代君”,這種“身份為臣,行為為君”的特點迫使他們在執掌國政軍事的期間逐漸挖掘出了非常多的執政智慧和戰爭策略。例如:注重內外合力、多用集體力量,避免正面交鋒、堅持守時待命,重新定義成敗、認識小敗即勝,重視戰爭目的、避免以亂平亂等等。這些智慧的意義不光是幫助晉國抵禦住了楚國的進攻,更是為後來者留下了一堂寶貴的“失敗課”。

-----------------------------------------------


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一、趙盾:與方向感不合的事情就主動求敗。

趙盾靠什麼帶領晉國戰勝楚國呢?答案是從晉文公時代繼承而來的方向感,即:不背離天下諸侯期望和平的時代發展趨勢,不投入精力在與大國較量這樣價值空間小的地方。換言之,趙盾的策略就是“拉攏小諸侯、糾纏大諸侯”。

這種看似窩囊的選擇也是因為趙盾抗楚有兩個痛點,一是晉靈公不聽趙盾的勸諫,弄的上下不合,國力難聚;二是盟友因齊國賄賂事件而離心,使得晉國失掉信義,實力瓦解。

趙衰、趙盾父子跟著晉文公稱霸諸侯,繼承了晉國爭霸這一敏感而明確的時代方向感,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晉靈公與趙盾不合也好,鄭穆公因齊國賄賂事件投楚也好,陳靈公因楚國不參加弔喪儀式而投晉也好,這些痛點看似重要,但他們在晉楚爭霸這一大方向上都不值一提。只要晉楚爭霸戰爭一起,所有人都要回到爭霸這一大方向上,什麼樣的痛點都不會再引起兩國君臣的注意了。

那麼,為什麼趙盾數次糾合諸侯起兵伐楚、伐鄭卻往往小敗即返又糾纏不休呢?大概有以下三個原因。

1、晉國仍是霸主,爭霸不是它的剛性需求。

趙盾伐楚只是因為這一方向可以凝聚諸侯聯盟、增強晉國實力而已,所以實際勝敗不是那麼的重要,只要方向是對的就行。

消弭諸侯矛盾、整合晉國國力,都需要外在的威脅,而這一威脅正好由楚國提供了。具體來說,趙盾故意製造了一個晉楚爭霸的場景,將自保求存從戰略方向變成了諸侯的現實“剛需”。既然有生死存亡的威脅,那麼晉靈公與趙盾的隔閡也好,諸侯間的矛盾也好都隨著風消散了。

2、楚國不是霸主,爭霸是它的一個獨立需求。

既然爭霸方向是趙盾對抗內外威脅的剛需,那趙盾又為何數次在對抗楚國時都懸崖勒馬、避免正面衝突呢?因為爭霸的剛需也要符合自然人性,符合人們自然流露出來的行為選擇,即:“楚國猴急、諸侯不從”。諸侯因為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加入趙盾的爭霸方向,但是他們的目的是自保和逐利。對於“聲勢浩大”的結盟與討伐小國,他們可以無需刺激、自然而為;但是對於“孤注一擲”跟隨趙盾正面硬碰楚國,他們可是不願也不敢的。

3、諸侯關心存亡,爭霸是他們的直接需求。

趙盾看到的了諸侯的直接需求,即:既不要被晉國吞併也不要被楚國吞併,所以他才採用結盟的方式來一步到位、直截了當的滿足諸侯的直接需求。穀梁傳記載各個諸侯都來會見晉國的趙盾,目的是讓趙盾會盟這件事顯得重大。而記錄趙盾在棐林會盟,又記載地點而後說“伐鄭”,是表示諸侯軍隊有遲疑的說法。所以,結盟就是諸侯的直接需求,無功而返甚至小敗於楚都並非是最重要的問題。

-----------------------------------------------


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二、郤缺:與邏輯性不合的事情就主動求敗。

趙盾之後,郤缺抗楚,他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穩固的會盟系統,使得晉國的既定策略可以穩定的執行下去。他一是將會盟、戰爭等行為都打包成了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並給加盟晉國陣營的諸侯都提供結盟、保護等配套服務,二是充分調動了鄭國等小諸侯的積極性並增強其自行組織力量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晉國在整合盟友間各種資源、形成關係鏈方面更加成熟了,四是晉楚雙方的陣營更加分明從而進一步彌補了價值邏輯上的不足和漏洞。所以,郤缺採用了和趙盾一樣的“不正面抗”的對楚策略,不同點是在做事情的邏輯性更進了一步。

通過魯宣公九年的扈地之盟,郤缺的抗楚聯盟體現出了非常高的系統效用,一是“討不睦”,即:討伐不親近晉國陣營的小諸侯;二是“御風險”,即:哪怕晉成公在扈地之盟上意外去世,這都沒能阻止繼續執行討伐陳國的既定策略;三是“招來者”,即:晉國陣營的會盟地點變成了晉國本土。郤缺正是靠著這個會盟系統成功救鄭敗楚,以至於鄭國子良說道:“這是國家的災難啊,我們離死沒有多少日子了。” 因為他發現鄭國的勝利是因為晉國聯盟系統帶來的,同時這樣的系統也將鄭國裹挾到了更大的戰爭之中。

郤缺這種系統邏輯性到底體現了哪些晉國在認知上的變化呢?

1、聯盟是必然法則。

郤缺勝楚的直接因果關係是進一步明確了晉國與楚爭霸策略的邏輯—“不敗為勝”,即:會盟、造勢、存亡、拉鋸,通過消耗系統力量而不是消耗晉國力量的方式來取得對楚的長遠勝利。這種策略同時也帶來了裹挾更多的諸侯盟友加入晉國陣營的效果,並且因為彼此的相關性關係解決了會盟不穩定的問題。

2、聯盟的簡短法則。

在“晉國—楚國”這一直線上,郤缺把鄭、陳、許這些小諸侯都納入晉國陣營,實際上是幫助晉國在許多爭霸關鍵節點上減少了失敗的風險。晉國陣營每加入一個諸侯代表著楚國陣營就減少了一個盟友,這只是其一。更為重要的是因楚國形勢變弱而帶來的競爭力提升使得晉國不只是在與楚國的競爭中勝出,更是在與周天子、秦國的競爭中佔據了優勢地位。

3、聯盟的極致法則。

郤缺把會盟徹底變成了晉國陣營的爭霸壁壘和核心競爭力,幫助其不斷贏得了與楚國的競爭。在會盟和盟友這一關鍵點上,晉國幾任執政掌軍的大夫都將之作為重中之重。到了郤缺手裡,他把會盟有關的細節都做到了極致,比如:在晉地會盟、國君死於會盟、為會盟攻伐陳國、為會盟救鄭等等。

-----------------------------------------------


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三、士會:與切入點無關的事情就主動求敗。

到了士會掌軍之時,作為晉國執政掌軍的實權大夫,士會選擇把鄭國作為晉國爭霸勝敗的關鍵,一是因為鄭國的地理位置處於晉楚爭霸的關鍵節點上,避無可避;二是因為鄭國的“種子用戶”身份,其在利用結盟求存這一關鍵需求上,沒有哪個諸侯能比它更強烈。這時,晉國爭霸的方向和策略都已經穩定了下來,晉國的注意力都來到了如何解決爭霸“切入點”這一問題上。

士會發現,會盟的諸侯雖多卻不等於強大,反而會成為累贅,但只有鄭國不同,不管是誰得到了鄭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自己的霸主實力,且還能獲得實際中的戰略主動權。所以,諸侯雖然多,但只有鄭國成為了晉楚爭霸的“香餑餑”。結果是當鄭國與楚國講和,晉國就帶諸侯的軍隊攻打鄭國,直到鄭國講和而罷兵;反之,鄭國倒向了晉國,楚國就攻打鄭國,以至於晉國士會救鄭之後寧願帶著諸侯部分軍隊留下戍守鄭國。

那麼,士會頻繁攻鄭、救鄭,甚至賴在鄭國不走到底為了什麼?

1、晉楚爭奪鄭國實際上是一種戰爭推演。

晉楚兩國都在用鄭國來預估下一步的投入,如果鄭國被某一方佔有則代表著這一方會更加堅定的進攻下去,這是一種精神動力和堅守方向。換句話說,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刻了,雙方都在通過主動干預的方式將各自的價值沉澱到盟友的頭上。

2、士會戍守鄭國實際上是一種運營支持。

士會要維繫晉國的“種子用戶”—鄭國,只能採取戍守這種貼身式服務、管家式服務。看似晉國陣營是為了盟友兩肋插刀,實際上它的目的是通過實際佔有鄭國向諸侯表明“晉國會盟”這一產品的價值。

-----------------------------------------------


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四、荀林父:與和諧團隊無關的事情就主動求敗。

晉國能在正面戰爭中戰勝楚國麼?答案是不能。一是因為晉國執政掌軍的是大夫而不是國君,這一執行團隊失和且缺少搭配;二是因為正面戰爭違背了晉國“不敗而勝”的既定戰略,內外利益方執行必然乏力;三是晉國這支由大夫組成的團隊是按照身份、背景進行組合的,而不是以能力組合。

所以,晉楚邲之戰成為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戰爭之後楚莊王便實際成為了諸侯霸主。

迷信晉國的“數次戰勝楚國”的實力,看不到晉國君臣缺乏大戰能力的事實,這就是晉國團隊的問題。團隊、團隊,重要的是領導人和合夥人的能力與資源,這才是邲之戰勝負的核心競爭力。反觀戰前的晉國,國君不在、荀林父作為中軍主帥威望不夠,而作為幫手的其他大夫們又各自為政、爭論不休;相對的,楚國團隊則上下一心又有強力睿智的楚莊王領導,所以在正面對抗這種場景中,晉國難勝。

晉國贏不了楚國,這隻要進行橫向對比就容易得出結果。那麼我們就來對比一下晉國主帥荀林父和楚國主帥楚莊王,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優劣?

1、楚莊王:一是剋制,攻克了鄭國的皇門,至於郭內的大道,卻親自手持旌旗,左右指揮軍隊,後退了七里;二是明智,大臣勸諫其應該佔領鄭國,楚莊王講鄭國已服,佔之是居心不善,用不善的居心來引導人民,災禍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要逮及自身;

三是勇敢,大臣以軍隊困頓為由勸諫其休戰,楚莊王講弱小的人就威懾他們,強大的人就躲避他們,這樣不能使我在天下立足;四是仁德,莊王擂鼓,晉師大敗,晉國敗兵爭船自渡,楚莊王以“止戈為武,百姓無罪”為由,放晉軍逃亡。

2、荀林父:一是令不行,荀林父看到救鄭不及、士卒勞苦,就想撤軍避楚軍鋒芒,結果彘子先縠卻不聽號令,帶領自己中軍副帥的部屬渡過了黃河;二是志不堅,韓獻子韓闕以失去屬國,喪失軍隊,不如進軍由大家共同分罪過的理由說動荀林父,結果是全軍遂渡過黃河;三是智不足,先有鄭國派卿大夫皇戌出使晉軍誘其決戰楚國,後有晉國魏錡、趙旃為私利而故意讓晉軍失敗,荀林父皆不能識別;四是才不用,欒武子欒書一諫說楚國理直氣盛,隨季士會二諫與楚國和解,郤獻子郤克三諫防備楚軍偷襲,荀林父皆未聽從。

-----------------------------------------------


晉國五位大夫的求敗式戰爭·一堂“以敗求勝”的失敗課


五、欒書:與不合理有關的事情就主動求敗。

競爭分析推演是欒武子欒書的特殊能力,梳理敵我情報並作出合適選擇則成為了他的獨特價值。邲之戰後,晉國欒武子欒書執政掌軍,減少晉楚矛盾、弱化競爭態勢就成了他的第一任務。那麼,為什麼是欒書承擔了這樣一個困難度極高的任務呢?答案是欒書的能力。在邲之戰前,是欒書最先給主帥荀林父分析出了楚國“理民理將不懈怠”、“教導勤奮不驕傲”、“符合道德理直氣盛”、“軍隊整齊而有備無患”、“子良潘尫賢良在朝”、“鄭國首鼠兩端不可信”等情報信息,可惜荀林父不聽而致敗。

欒武子欒書在戰後面對的是一個“從0到1的難題”,所以他注重的是重建工作。一是重新建立晉國“不敗而勝”的與楚競爭策略,將國策定位成“維護晉國聯盟”、“建立防禦壁壘”兩項;二是繼續將力量轉向攻擊鄭國,避開與楚國的直接競爭以減少關鍵資源(晉國國力)的消耗;三是繼承並改革了晉國大夫集體決策的過程,將“服從大多數”變成了“服從正確性”,以解決“小錯變大錯”的問題。實際上,晉景公和荀林父留下了個爛攤子,楚國統治者也由楚莊王變成了楚共王,這一切使得晉楚之間的競爭異常複雜。

欒書的推演能力讓其認識到了晉國“臣子式戰爭”的核心問題,並從兩個方面重新迴歸到了趙盾、郤缺、士會以來的正確道路上:

1、重新找尋晉國戰敗後的切入路徑。

資源不夠、智慧來湊,欒書針對戰敗後的晉國實際情況,重新組合晉國的對內與對外策略,採取了一系列的收縮戰略。例如:把公子穀臣和連尹襄老屍首歸還給楚國,換回了知罃,使得晉楚關係重新和緩等等。

2、重新建立晉國戰敗後的人才隊伍。

決策不力、集體來湊,針對晉國大夫們在邲之戰的所作所為,欒書認知到“普通的大多數”不如“明智的大多數”的道理。所以,他選擇重視知莊子荀首、範文子士燮、韓獻子韓厥等一批有智慧、有能力的大夫,從而幫助晉國從新又歸回到了賢明大夫執政掌軍的道路上來。

-----------------------------------------------

結語:“失敗課”裡留下了那些作業?

失敗的原因各種各樣,成功的方式就那麼幾種。趙盾、郤缺、士會、荀林父、欒書五大夫輪流執政,他們雖然面對的爭霸形式不同、採取的策略不同,但核心都在“不敗為勝”四個字上。只是荀林父執政掌軍時,令不能行、威不服眾,無奈與楚國正面對抗,最終導致了邲之戰的失利,讓晉國徹底失去了霸主的地位與殘存的國力。好在後期晉國執政又回到了集體智慧、集體決策的路子上,這樣才又穩定了晉國的形勢。

“不敗為勝”是這一堂“晉國失敗課”留給後來者的思想圭臬,它指引著華夏子孫順利走過了無數的春秋。其中的“注重內外合力”、“多用集體力量”,“避免正面交鋒”、“堅持守時待命”,“重新定義成敗”、“認識小敗即勝”,“重視戰爭目的”、“避免以亂平亂”等思想更是留給現代中國人的一種生存智慧和寶貴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