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有哪些地方是京杭大運河的流經地?

東野洛


徐州市位於江蘇省北部,水、陸交通發達,素有“五省通衢”之稱。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就流經徐州的大部分地區。關於“五省通衢”的說法很多,但最主要的觀點還是因為處於京杭大運河的關鍵位置,水運交通發達。“五省通衢”是清代中期才出現的名稱,當時並無鐵路、公路,且徐州遠離海洋,談不上海運。在沒有高速公路的時代,陸路交通談不上發達。大運河又被稱為漕運,明、清兩代的漕運一般從富庶的江南杭州經過浙江北部、江蘇省,山東省,直隸到達京師的通州。

如果從南往北看,大運河從今天江蘇省宿遷市經駱馬湖到達徐州新沂市,最著名的就是運河名鎮窯灣古鎮。新沂市沿運河往西為邳州。邳州市政府駐地運河鎮,現在為運河街道。這是大運河沿線城市裡唯一以運河作為地名的鄉鎮。運河再往西北就到了徐州賈汪和銅山區,這一段運河又稱為不老河,也是大運河不同地段的不同名稱。徐州著名的荊山橋橫跨不老河,橋跨和拱數在當時的全國都很有名。可惜由於不老河拓寬的時候老的荊山橋被拆除,僅剩下一段引橋和幾個清代的石牌坊能看到荊山橋往日的輝煌。

過了銅山區藺家壩閘往北就是沛縣段和微山湖了。這一段是明代晚期之前的大運河古河道。明中期,由於黃河屢次氾濫擾亂正常運河河道的安全,明朝政府在當時的大運河東岸的沛縣夏鎮(今山東省微山縣縣城)開鑿了一條新河道,以此避開黃河氾濫的影響。這段河道從微山湖流經夏鎮,經韓莊,臺兒莊,在邳州匯合入正道。沛縣段大運河古道大多被深埋地下或微山湖內。沛縣以北的運河就是山東濟寧了。濟寧以南的運河河道至今還有通航價值。

其實徐州城區的古黃河曾經就是明代中期之前的古運河道,也就是泗水古道。這可以從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 泗水篇》可以清楚看到當時的大運河河道流經之地。著名的三洪,即北部的秦梁洪,城區的徐州洪(又名百步洪),城東南的呂梁洪。邳州舊州署所在地古下邳,今天為睢寧縣的古邳鎮曾經是運河上的著名城鎮。可惜毀於康熙初年的大地震和洪災。

總結一下,徐州大運河流經地按今天的行政區劃來說有:沛縣、銅山區、徐州市區、賈汪區、邳州市、新沂市、睢寧縣。唯一不通運河的縣(市、區)只有豐縣。可見徐州跟大運河的淵源之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