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東水西調?

0蘇格拉底0



“東水西調”可實現我國東、西部地區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互補,拓展我國生存發展的空間,促進新疆的經濟發展,改變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依託東水西調建立開發特區,開發高效節水種植業、畜牧業、礦產開發和加工、石油天然氣、太陽能能源開發、重化工業產業等。

“東水西調”工程設想:

第一期工程:從長江上游通天河引水,年調水量50億立方,輸水線路徑柴達木盆地邊緣、穿阿爾金山脈,入我國最乾旱的塔里木盆地若羌縣及和田等地區,輸水乾線總長980Km,其中遂洞線路5段總長190Km,最長隧洞90Km,明渠790Km,主體工程總投資1050億元。一期工程建成後,開發面積5萬Km平方,開墾高效節水種植面積1500萬畝,新增人口承載力500萬人,增200萬就業崗位。

笫二期工程:由怒江、瀾滄江引水至通天河與一期線路銜接,引水壩址控制年徑流量410億立方,年引水量150億立方。二期至通天河工程,建設壩高110m~180m大壩9座,輸水隧洞共8段總長260Km,其中最長隧洞75Km,泵站7座,最大地形總揚程1260m,二期工程總投入資金約4500億。一、二期主體工程總投5550億,年總調水量達到200億立方。開發面積20萬平方公里,開墾高效節水種植面積8000萬畝,增人口承載力2000萬人,增約1000萬個就業崗位。

東部水多地少,西部水少地多。受水區位於塔克拉瑪干沙的漠邊緣,生態環境惡劣,宏觀上對我國大部份地區帶來不利影響,涉及沙塵暴、氣候、自然植被等多個方面。如能引水成功,將利於我國整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在相對封閉的塔里木盆,調水後水量降雨重複利用糸數增高,可較大程度改變當地氣候條件以及周邊地區的降雨量,可達循環重複降雨水量調用約30%,更進一步增加對“東水西調”對氣候變化的研究。




謝頭條之邀。在我國,成功的南水北調工程,取得了最顯著的成果。建國以來,林縣的紅旗渠引水工程也是巨大工程,靠的是兩隻手開山炸石。古代的京杭大運河,是南水北調的典範。頭條中提出東水西調這是一個有很大難度的工程,根據我國的地形是東高西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短距離搞點示範可以,長距離是非常困難的。構想可


依稀57


可以。先把地球翻個個。(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分三個階梯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這是第一階梯,黃土高原以東到華北平原以西是第二階梯,華北平原東北平原及東南丘陵是第三階梯,大陸架:由東海黃海,往東包括釣魚島)。


南山智叟2


能調當然是好事,但太理想化的設定與大自然的規律會產生想象不到衝突,誰高誰低是幾億萬年的自然成形,山川河流也如人體脈絡,萬不得已不應當去改變和干擾,人定勝天是違背自然法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