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1949年6月初,華北野戰軍第18、19兵團近20萬大軍,加入到第一野戰軍的戰鬥序列,從而一舉扭轉了西北戰場,我軍與敵軍相較時兵力長期失衡的不利態勢。

同年7月,第一野戰軍圍繞“鉗馬打胡”的戰略方針,率先發起了扶郿戰役。此役,共殲敵4萬餘人,迫使胡宗南集團退守漢中,隔開了胡宗南與“青馬”“寧馬”之間的聯繫。

8月中旬,在彭總的親自指揮下,許光達的2兵團與楊得志的19兵團,對“青馬”據守的蘭州發起了總攻。經過近半個月的激戰,共殲滅青馬主力2.7萬人,俘敵1.4萬人,攻克蘭州,此役,我軍也付出了8700多人的犧牲。

蘭州解放後,我軍不顧疲勞,兵分四路追殲殘敵。

第一路,由18兵團及2兵團一部組成,在賀龍司令員的率領下,進擊據守漢中的胡宗南集團。

第二路,由王震率領1兵團,挺進青海,直搗青馬老巢西寧。

第三路,由徐光達率領2兵團及1兵團一部,追殲逃入河西走廊的殘敵。

第四路,由楊得志率領19兵團,進擊尚未傷筋動骨的寧馬,解放寧夏。

本文敘述的,是楊得志司令員率領19兵團解放寧夏的幾個過程。

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一)楊得志司令員的第一次震怒

楊得志司令員受領解放寧夏的任務後,考慮到寧夏的實際情況,本著“青馬”與“寧馬”區別對待的方針,通過愛國進步人士分別給“寧夏王”馬鴻逵做工作,勸告他以民族大義為重,棄暗投明,走和平解放寧夏的道路。為此,傅作義將軍也專門打電話給馬鴻逵,敦促他走和平起義的道路。

可是馬鴻逵頑固不化,置楊得志司令員及眾多愛國人士的勸告於不顧,積極備戰,試圖與我軍對抗到底。

這個盤踞寧夏十幾年的“土皇帝”,一面租用陳納德飛行隊的飛機,為他轉運搜刮多年的財產;一面設立三道防線,妄想阻止19兵團解放寧夏。

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開國上將楊得志

為了打擊馬鴻逵的囂張氣焰,楊得志審時度勢,派出63軍和西北獨立第1師,第2師,於9月2日,從蘭州、定西、海原分三路出擊寧夏,很快突破了馬家軍的第一道防線,解放了靖遠、同心,迫使駐守景泰的敵騎兵第11旅投誠。

第一道防線被突破後,時任“寧夏兵團”第81軍軍長的馬惇靖,在中衛、中寧兩地率部起義。至此,馬鴻逵苦心佈置的第二道防線不攻自破,銀川平原的南大門就此打開。

9月4日,坐鎮銀川指揮的馬鴻逵,眼見形勢不妙,藉口去重慶開會,將所有軍政事務交給次子馬敦靜,自己則帶著家眷爬上了飛機,逃往重慶。

此時,馬敦靜的“寧夏兵團”,除81軍起義外,還有主力128軍和遭受我軍重創的11軍,另一支新近擴充起來的賀蘭軍沒有什麼戰鬥力。領命後的馬敦靜強作鎮定,將128軍集中在金積、吳忠一線,妄圖憑藉牛首山與青銅峽天險做最後的掙扎。

馬敦靜的如意算盤尚未打成,牛首山主陣地便被我64軍乘夜攻破,殘敵紛紛逃竄。接報後的馬敦靜頓時嚇破了膽,連忙將軍權交給父親的親信、

128軍軍長盧忠良,自己連忙逃回銀川,乘飛機溜之大吉。

馬敦靜一走,其餘的高級將領亂做一團,有主張學81軍戰場起義的,有主張與我軍繼續抵抗的。此時,盧忠良認為無論如何都要和我軍拼上一仗,以便和我軍談條件,同時也讓馬鴻逵面子上好看一些。

為了負隅頑抗,在盧忠良的授意下,民團司令馬得貴喪心病狂地掘開漢渠河堤,造成吳忠、金積一帶方圓數十里的黃泛區。洪水還淹沒豐收在望的稻田1.4萬畝,沖毀民房600多間。

敵人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我軍的極大憤慨,廣大官兵冒著沒膝的黃泥水,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經過3夜4晝的激戰,敵人全線崩潰,我軍乘勝攻下了黃河東岸的吳忠、靈武,切斷了敵人逃亡西岸銀川的通道,殲滅128軍1000多人,俘虜7300多名。

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逃回銀川的盧忠良,在與一幫官員商議後,厚著臉皮前往中寧,請求楊得志司令員再給他們一次起義的機會。

楊得志得知盧忠良一行的真實目的後,疾言厲色地斥責他們:當初你們來電要求起義,我們同意了你們的請求。誰知你們第二天便掘開渠水,淹沒良田,沖毀房屋,與我軍繼續為敵。寧夏養育了你們這麼多年,你們的士兵基本都是寧夏人,你們還竟然掘渠放水,你們的良心讓狗吃了。

面對楊司令員的震怒與質問,盧忠良一夥啞口無言,臉上是紅一塊、白一塊。

最終,楊司令員考慮到寧夏地處少數民族地區,情況複雜,於是大仁大量,同意銀川繼續按照和平解放的政策來進行,並叮囑他們返回銀川后,整肅好部隊紀律,維護好城中秩序,準備迎接解放大軍進城。

(二)楊得志司令員的遺憾

滿面愧色的盧忠良回到銀川后,向眾多官員傳達了楊德志司令員的指示。

可就在此時,銀川城鄉已亂成了一團。11軍、賀蘭軍的散兵遊勇以及兵痞土匪,紛紛趁火打劫,搶劫民宅、商鋪,就連設在城外的軍火庫也被散兵引爆,火光沖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時尚不知道銀川已即將和平解放的馬鴻逵,通過空軍司令周至柔的關係,調派了一架運輸機飛到銀川,準備接在寧高官去重慶。飛機一落地,便被賀蘭軍軍長馬全良派兵給扣下了。

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此消息一出,那些頑固分子瞬間看到了希望,他們藉機滋事,紛紛攘攘地要乘坐飛機,逃往重慶。

馬全良一看事態緊急,讓手下封鎖了機場,並將機組人員全部押往城中,軟禁了起來。頑固分子此時視飛機為最後的救命稻草,企肯善罷甘休,暗中勾結散兵、特務打黑槍,讓主張和平解放銀川的愛國人士,生命受到了嚴重威脅。

危急時刻,馬全良和副軍長王伯祥於9月22日,乘車趕往吳忠,向64軍曾思玉軍長請求派我軍提前進入銀川,穩定城中秩序。

曾軍長接到報告後,經請示楊得志司令員同意,急派191師572團先行趕往銀川救急。當時河東通往河西的渡口只有仁存渡口,當團長張懷瑞率領全團趕到渡口時,只找到2條木船。張懷瑞當機立斷,一面讓人分批渡河,一面尋找其它船隻。當渡過一營的兵力後,考慮到軍情緊急,張懷瑞便帶一營的兵力先行出發,剩下的部隊繼續渡河。

張團長率領部隊趕到銀川城下時,已是深夜,此時仍能聽到城中零星的槍聲。他急忙率領先頭營從南面的光華門進入城中,沿途將一營的兵力按街道佈崗,並派出機槍連控制城中的制高點鐘鼓樓。

第二天一早,當銀川市民從睡夢中醒來,才發現沿街荷槍實彈的我軍戰士,人們奔走相告,城中的秩序開始趨於穩定。

鑑於銀川周邊混亂的局勢,楊得志決定大部隊提前進駐銀川,並將準備上報的“銀川和平解放”的電文暫時擱置起來。

楊得志司令員為什麼要將“銀川和平解放”的電文暫時擱置起來呢?

因為他通過和“寧夏代表團”的商談以及銀川目前的實際狀況,楊司令員認為,“寧夏軍政代表”沒有能力約束已呈散兵遊勇狀態的“寧夏兵團”餘部,致使這些敗兵在銀川城中及周邊地區為非作歹,禍害百姓,因而銀川不具備“和平解放”的條件。

9月25日,楊得志司令員、李志民政委率領19兵團機關進入銀川。

9月26日,銀川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我軍入城儀式,寧夏各界代表及廣大市民紛紛走上街頭,歡迎我軍進城,銀川這座千年古城,至此宣告解放。

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當天,新華社播發了“銀川解放”的消息,全文並沒有“和平”二字,這表明銀川不屬於“和平解放”的方式。

多年以後,楊得志上將在談到銀川解放時,為未能“和平解放銀川”深表遺憾。

(三)楊得志司令員第二次震怒

前面我們講到了銀川解放前夕,馬鴻逵調派一架飛機前往銀川,準備接在銀高官飛往重慶的事情。

現在我們就專門講一下,楊得志因為此架飛機,又一次震怒的故事。

銀川解放後,曾思玉軍長專門在駐地接見了飛機編號為“303”的機組成員,並勉勵他們加強學習,努力改造,爭取成為新中國的有用人才。

當時包括機長毛昭宇在內的6位機組成員紛紛表示,願意加強學習,接受改造,爭取為新中國做貢獻。

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時任機長毛昭宇,是蔣軍空軍副司令毛邦初的侄子,同時還與蔣氏第一任妻子,也就是經國的生母毛福梅是親戚關係。

由於銀川剛剛解放,也無法核實機組成員各自的家庭背景,這就給機長兼飛行員的毛昭宇留下了可乘之機。他一面假裝積極學習,一面暗地裡聯繫各位機組成員,等待時機,準備駕機出逃。

而蔣軍空軍方面,在“303”機組飛往銀川失聯後,對在重慶的馬鴻逵十分不滿。當銀川解放的消息傳到重慶後,確定機組已被我軍俘虜後,鑑於毛昭宇的特殊身份,敵空軍接連派出偵察機飛往銀川抵近偵察。

此時,楊得志司令員已率19兵團大部開赴陝西,銀川軍管會由63軍軍部兼任。敵軍飛機幾次飛臨銀川機場上空的異常舉動,引起了軍管會的警覺。

飛機對當時的我軍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如此完好的一架飛機,更是個寶貝。為了防止敵軍飛機前來炸燬該機,軍管會決定將飛機移動到機場一個較為隱蔽的地方。

可是,我軍沒有人會開飛機,於是便讓毛昭宇駕駛飛機移動。毛昭宇藉口移動飛機需要全體機組人員的配合,我軍便派整個機組上了飛機。

為防止意外,我軍事先用幾道長長的繩子將飛機機身繞了數圈,並在跑道旁打上木樁,將數道繩子分別系在木樁上,以防飛機乘機飛走。同時還派出一個排的戰士,荷槍實彈登上飛機,保駕護航。

實話講,毛昭宇這人確實鬼靈。他一上飛機,裝模作樣地操縱了一番,藉口飛機超重,讓一個排的戰士下去,只留下2人便可。

現場的我軍幹部商量了一下,便派軍管會管理科長帶著2名連排幹部上了飛機。毛昭宇一看機會來了,當即給機組成員發出了事先設定好的暗號。飛機發動後,毛昭宇先是緩緩地滑行,然後,他突然拉起了升降杆,飛機瞬間升空,那些捆綁飛機的繩子連同木樁也同樣飛到了空中。

解放寧夏,楊得志留一大遺憾,兩次動雷霆之怒,蔣軍飛機逃跑

而此時,負責監視他們的3名幹部,被突然升空的飛機整得站立不穩,還沒等到開槍,便被早有準備的機組成員給繳了械。等機場上的我軍戰士回過神來舉槍射擊時,飛機早已揚長而去。

洋洋得意的毛昭宇,駕駛著飛機,帶著3名被俘的我軍幹部,直飛重慶。

正在西安參加會議的楊得志,聞知“303”號飛機出逃的消息,雷霆大怒,下令對此事進行問責,並教育廣大指戰員以此為戒,提高警惕。

解放寧夏,是楊得志司令員及廣大19兵團將士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的最後一戰,在解放寧夏的過程中,有700多名指戰員倒在了新中國成立前夕。

為緬懷英烈,迎接即將到來的寧夏解放七十一週年,特發此文,以示紀念。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