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十大首席弟子”與“十五位優秀學生”

輕鬆愉快的認識孔子的這些弟子,讓他們在你的腦子裡馬上鮮活起來

第二講

上一講我們講了孔子的“十大首席弟子”,他們分別是顏回、閔子騫、冉伯牛、冉雍、冉求、子路、宰我、子貢、子游、子夏。

孔子的“十大首席弟子”與“十五位優秀學生”

其中,顏回是品學兼優的尖子生;三冉是父子關係;子路最剛正秉直;宰我就是那個被後世一直當反面教材的、不上學在家睡覺、朽木不可雕也的典型,其實人家成績挺好的,要不然怎麼會被選為“十哲”之一呢?子貢最會經商,在經濟上對孔子幫助最大,對孔子也最為愛戴,孔子死後為他守墓6年不離;子游、子夏兩個小夥伴年歲相仿,也是他們這些人當中文學底子最好的兩人。

今天這一講,我們來看後面的十五位優秀學生。

孔子的“十大首席弟子”與“十五位優秀學生”


第十一位:顓孫師,字子張,陳國人,比孔子小48歲。他後來從陳國到了魯國,所以後來有書籍記載說他是魯國人。《呂氏春秋》中有記載:“子張,魯之鄙家也。”意思是說他在魯國是地位低下的小戶。他出身微賤,且犯過罪行,後經孔子教育成為“顯士”。不過曾子跟他關係不好,會排擠他。

第十二位:曾參,字子輿,就是我們常講的“曾子”,魯國南武城人(山東嘉祥人),比孔子小46歲。他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第十三位:澹臺滅明,字子羽,也是魯國南武城人,比孔子小39歲。他跟曾子是同鄉。

第十四位:宓不齊,字子賤,魯國人,比孔子小30歲。(宓,作姓時讀音 fú;另一讀音mì,表示安寧、靜止等意。)

第十五位:原憲,字子思,魯國人,比孔子小36歲。這位子思,不是孔子的嫡孫那位子思,他出身於宋國商丘一個貧寒之家,年幼時就拜孔子為師。孔子在魯國任司寇一職時,他曾做過孔子的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他推辭不要。

第十六位:公冶長,字子長,齊國人,比孔子小32歲。他自幼家貧,勤儉節約,聰穎好學,博通書禮,德才兼備,終生治學沒有做官。

第十七位:南宮适,字子容,魯國人。具體年歲無從查考。

第十八位:曾點,字子晳,他是曾參的父親,比孔子小6歲。那也就是說他比兒子曾參大40歲。他是孔子收的第一批學徒之一。

第十九位:顏無繇,字路,他是顏回的父親,比孔子也小6歲,跟曾點同齡,也同樣是父子都師從於孔子。看來他們兩家都是孔子的粉絲。

第二十位:高柴,字子羔,不能確定是哪裡人,有三種說法,分別是衛國、齊國、鄭國。他比孔子小30歲。

第二十一位:漆雕啟,字子開,也就是《論語》裡講的漆雕開。魯國人,資料顯示他比孔子小11歲,但是另據考證,有可能是比孔子小41歲。

第二十二位:司馬耕,字子牛,宋國人。具體年歲亦無從查考。

第二十三位:樊須,字子遲,齊國人,也有說是魯國人,比孔子小36歲,也可能是小46歲。

第二十四位:有若,字子有,也就是書中提到的“有子”。魯國人,比孔子小33歲。

第二十五位:公西赤,字子華,魯國人,比孔子小42歲。

以上二十五位同學,有18人是魯國人,衛國2人,齊1人,宋1人,吳1人,還有兩人未具體確定。從這些數據來看,孔子的門人弟子大多數都是魯國人,所以後來有人稱“魯多賢人”。

孔門弟子當中,有先、後輩之分別。前一批弟子,應該是在孔子從魯國去衛國之前就跟著孔子學習的,他們有:顏回、閔子騫、伯牛、仲弓、子路、冉有、公西華、宰我、子貢、原憲、子羔。後輩弟子,應該是孔子從衛國又回到魯國之後才跟著他學習的,如:子游、子夏、曾子、有子、子張、樊遲、漆雕開、澹臺滅明。

孔子的“十大首席弟子”與“十五位優秀學生”


以上25位同學,我們從他們的籍貫和年齡等方面簡單的瞭解了一下,相信各位讀者一定各有所收穫,接下來我們會從他們在《論語》中被記錄下來的語言,或者是孔子對他們的點評中深入分析,更精準的學習儒家思想。

“廣老師講國學”此頭條號,增加《論語》精講連載。先從人物開始,帶大家清晰的認識這些古聖先賢,接著再精講一些名句,以此來分析深入人物關係、人物的性格以及他們各自的優缺點。這將會非常的有意思,定能讓大家喜歡上《論語》,更加準確的理解儒家經典的精髓,使自己個人的人格、家庭的教育得到完善。

歡迎大家點贊、轉發與收藏。您的支持,將能讓廣老師的國學傳播的更加廣泛,能讓更多的讀者受益。

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廣老師講國學”頭條號,我會不斷的更新,同時也歡迎大家在文下留言評論,因水平有限,難免訛誤,還望大家不吝賜教,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