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穷?因为思考方式不同!富人的思维是怎样的


你穷,是因为你到现在都不懂“富人思维”!


你身边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人:

心态非常好,积极乐观+阳光开朗,认真工作且从不抱怨;
每天兼职三四份工,好像打了鸡血,这边工作一结束就马不停蹄换下一个工作地点;
会省钱,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他认为不该花的钱”,以“多存点钱”为己任。


这些“特质”看起来明明都很好啊。

单从每一条看,这些人都应该是优秀的人啊。

但为什么,你到现在都没机会出去跟人吹牛说“我有个亿万富翁室友,他今晚要请我吃大餐“呢?


因为这些特质都很不错,但却并不能帮我们发家致富!

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过得还可以的人而已~

所以这些是“富人思维”吗?很明显不是。


想成为真正的富人,是要从底层认知逻辑开始改变的。

所谓思维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行动。

我帮你简单概括了“富人思维”和镜像问题“穷人思维”的差距。

如图:

(上干货了,注意标准姿势是先点赞再收藏哦!)


你为什么穷?因为思考方式不同!富人的思维是怎样的

1. “富人思维”是噱头,还是实际存在?


先看下面这两段介绍。

这两位都已经成为了教科书式富豪,应该不陌生。

a、1974年,当时还只是学生的比尔盖茨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台微型计算机,他即敏锐地感觉到,计算机将进入每个家庭,而这些计算机都需要软件,于是他从哈佛辍学,与好友艾伦一起创立微软,后来开发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垄断了全世界的个人计算机,他也成为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后来说道:我们意识到要么那时就去做,要么永远丧失在微型计算机软件行业创业的机会


b、自年轻时起,李嘉诚就一直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坚持晚饭后学英语,睡觉前读半小时的书,以及每天早晨5:59分起床,雷打不动,不管晚上几点睡觉,因为要听早上的新闻广播。到了办公室,他一定会看各种报纸,了解各种资讯。

李嘉诚说,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财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机会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呢?

我创业第六年了,身边也算是有不少身价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前辈&朋友。

无独有偶。在和这些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富人的财富是无限良性循环,逐步增长的。

无论他处在什么行业,你会看到他所有的生活/工作习惯,做事的风格,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都无不在支撑他“成为有钱人”这件事。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的成功绝非偶然。

强大的“富人思维”是真实存在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也能够用“富人思维”去处理问题,那恭喜你啊,“咸鱼翻身”指日可待了!


2. “富人思维”VS“穷人思维”


《穷爸爸富爸爸》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PK“富人思维”。

1. 穷爸爸努力存钱,富爸爸不断投资;
2. 穷爸爸教我怎样写一份出色的简历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富爸爸教我写下雄心勃勃的事业规划和财物计划,进而创造创业机会;
3. 穷爸爸说:“顺着公司的梯子,一步步往上爬”,富爸爸问:“为什么不当梯子的主人”;
4. 穷爸爸在为钱而工作,富爸爸让钱为他工作;
5. 穷爸爸鼓励他成为聪明人,而富爸爸则鼓励他雇佣聪明人。


A. 富人善于拥抱不确定性

你觉得富人和穷人有什么不一样?

似乎富人眼中总能“遍地是黄金”,但穷人怎么就什么都看不到呢?

因为富人从不排斥“不确定性”啊。

他们只会把每个“变化”都当成一次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他们双眼发光;面对挑战,他们又摩拳擦掌。

“不确定性”让富人们兴奋!他们个个都愿意不吃不喝,通宵达旦思考和工作,来珍惜这次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标准的“王者姿态”啊有没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碌碌无为的人遇到“不确定性”,首先是“害怕”,“退缩”,甚至“反感”。

他们当中对现实不满的大有人在,但偏偏对包裹着“挑战”外衣的“机会”无动于衷,纷纷选择观望。

然后安慰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或者抱怨命运不公。

你说,就这种思维方式这种认知,还怎么逆袭呢?


所以,在“成为富人”的第一层漏斗里,就已经有99%的人被筛掉了。

如果你也期待命运发生改变,就尽快尝试换一个心态面对未来吧!


B. 善于目标导向

这里的“目标导向”是和“量入为出”相对的。

我们就以“4年存款100万”为目标举例。

先说小A,他的思维逻辑是、

“首先,因为我有个4年存款100万的梦想,如果单靠现在每年工作收入15万是不够的,所以我可以通过创业(或做副业)来增加收入,也许能帮助自己实现梦想。接下来我再看下,创业xxx项目都分别需要哪些条件,我目前又已拥有哪些条件,还缺哪些条件,下一步要怎么补充,如何找到合适的资源来为我助力。”

再说小B,他的思维逻辑却是、

“我目前每年只有15万,4年连100万的一半都完不成,很明显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我相信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小B的想法。

他们并不是安于现状,但“现有资源不足”好像总能成为阻碍他们突破自己的理由。

因为“穷人思维”更容易关注已获得的资源本身。未知给他们带来的“不确定性恐慌”,远远超出他们“对远大目标的渴望”。


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1个月前,我给自己规划了一条自媒体成长之路,励志半年内要成为知乎大V。

但同时我有本职工作,并且最近还在学习python语言想送给5个月后的自己,作为生日礼物。

时间于我来说非常紧张,然而,我并没有因此退缩哦!

我怎么做的呢?

很简单,我更合理安排了时间,在启动前仔细分析了达成路径,以确保将来不做无效劳动。

很荣幸我是上面的小A,也就是“富人思维”哦~

这件事若换成“穷人思维”,就会首先强调我很忙,反复纠结“自己除了工作和学习python外,还剩下多少时间”,能不能支撑自己“半年成为知乎大V”这个目标。

结论一定会是“没精力做”,这事也就这么黄啦!


所以说,“穷人思维”是万事俱备才能行动。

而“富人思维”则教会我们,在规划目标时,先看看自己要什么,再看看自己有什么。


你为什么穷?因为思考方式不同!富人的思维是怎样的


C. 善于整合资源,为己所用

这一点是紧接上面第二点的。

在制定了合理的目标,也看到了自己缺什么之后,考验你能否成功改变命运的时刻终于来了!

灵魂三问:

  1. 你缺的资源,都能找到吗?
  2. 你找到的资源,都能顺利为你所用吗?
  3. 为你所用的资源,都能如愿为你创造更大价值吗?

这里资源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技术,信息,人脉,资金等等。


说到资源整合的成功案例,不得不提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放一份黄峥的履历上来:

2002年,浙大本科毕业后,黄峥赴美,进入威斯康星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在这一时期他结实了网易创始人丁磊。
与丁磊结识后,黄峥开始陆续认识中国商界的“大人物”,而这其中,最贵的贵人应该是“OV之父”、“中国隐形首富”、商业传奇段永平。
2006年,陪段永平与股神巴菲特一起共进午餐,成为黄峥人生道路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当时他才26岁。
2007年,黄峥在谷歌工作满3年后,从谷歌离职,已拥有百万美元身价且有着强大商业人脉的他选择回到国内,开启创业之路。
2015年,也就是黄峥创业的第八个年头,拼多多项目从其游戏公司中孵化出来。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


这真是一个几乎完美的资源整合过程对不对?

他格局大,前瞻性,有野心,会借力,懂共赢,等等等等。

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普通。

是因为大部分人还在想着要“单打独斗”,要“默默努力,然后惊艳全场”,或者担心“他会偷走我的技能,让我丢掉饭碗”。


你也知道这个社会本就没有什么“现成的资源”。

如果你实在很想做成某事,那就赶紧想办法创造条件吧。


3、如何训练“富人思维”?


你为什么穷?因为思考方式不同!富人的思维是怎样的


a、成为自律的人

网络上王健林某一天的行程单,就是在说成为自律的人究竟有多重要。何况人家年纪都这么大了,还如此紧凑安排时间,严格遵守给自己的约定,从某种程度上你知道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都是有原因的了吧。


b、保持独立思考和复盘的好习惯

都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思考,而我要加两个字,那就是要独立思考!另一个就是复盘,简单说就是“一天工作结束时,看看自己哪里做得对,以便未来复制,更要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下一次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久而久之,你经验越来越丰富,思考能力也越来越强,就能提前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啦,个人价值自然高于他!


c、舍得投资自己,持续学习

想象一下有两个人,你每天都看书,舍得投资让自己学更多东西,增加知识储备,而你的同事每天都只刷剧玩游戏,日常几乎没有吸收新的知识。一年之后,当机会来临,请问这个机会会更青睐谁呢?显而易见吧,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d、高效劳动

这里说的高效劳动是指杜绝“以时间换金钱”式的简单劳动,也是结构性思维方式的一种。若一小时赚120块,工作10小时就是1200块,那你一个月的收入很明显一眼可以望到头。更惨的是,如果不工作,你就断了收入来源。所以呢,如果不能跳出“以时间换金钱”的思维怪圈,上面提到的所有“富人思维”,其实你都还没有get到精髓哦!


你为什么穷?因为思考方式不同!富人的思维是怎样的


最后还想说几句,来结束今天的议题:

  1. 思维定式其实是很可怕的事,它会扼杀未来赋予你的全部期待,所以趁早练习比较好哦!

2. 我们训练自己“富人思维”,倒不是一定要成为亿万富翁,但如果能让自己这一生过得好点,也是值得的,对吧?

3. “富人思维”虽然是一种特质,但好在这个特质在后天反复训练当中也是可以养成的,试试看吧,希望对你有用。

4. 记得给这篇用心写的文章点赞❤️,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