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尹長磊 隱居山水之間的一代文學大家

尹長磊(1976—?),號靜虛散人、蟄龍。山東濰坊市臨朐縣人,我國著名詩人,詩壇傳奇人物,一代宗師,現當代詩歌領域的主要風雲人物之一。尤善古體詩,系當代古體詩山水田園派的主要振興者和代表人。8歲寫詩,數十年曆練。


詩人尹長磊 隱居山水之間的一代文學大家

童年時期在農村艱苦磨練,成年後雲遊四海,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謀生之餘,尋奇山異水,闢陋室隱居。精通四書五經;精通《易經》及其衍生之堪輿、六爻、奇門遁甲等學問;佛道儒學,諸子百家無不涉獵。成名後,作品先後在各級別刊物發表,許多作品被畫壇大家張近生先生、道教領袖任法融道長等用於書畫藝術創作,影響廣泛。先後主編《中國當代詩歌典籍》《中國當代詩歌大辭典》《當代華語詩歌精華》《中國百年詩歌精選》《新時代中國各省市知名詩人全紀錄》《中華詩詞集萃》《世界漢語文學大觀》《中華詩詞歌賦文學精英大辭典》《中華崛起:新中國文學記憶》《萬法歸宗:當代詩壇領袖代表作品錄》等多部詩歌、文學類書籍,享譽四方。據考證,其著作《蟄龍吟》是南宋至今唯一一部系統的山水田園詩歌專著,確立了他一代宗師的文學地位。

古體詩自清代以來,後繼乏人。山水田園派則自宋代以後,無人支撐門面,而尹氏獨善其長,卓然自成一家。他自幼秉承齊魯文化風韻,受傳統文化薰陶,所以能用細膩筆觸,勾畫青山、綠水、清風、明月等諸多事物,獻給詩壇諸多傳世佳作。他的山水田園詩,作物精細,狀寫傳神,色彩鮮明如畫;語言清新凝鍊,含蓄生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直逼陶(陶淵明)、王(王維)諸大家。其中《隱居》被詩壇認為是與王維並肩的佳作;《歸去來兮》等被評不輸於陶淵明;《薇朋》、《心曲》等被認為風骨神肖於李白。尹長磊雖然處事低調,甘於寂寞,但他的詩詞在浩如煙海的同類作品中,仍能被有識之士發現並加以珍視。作為在寫作藝術上少數能並肩古人的當世詩家之一,他的詩作讓人意識到中國古體詩沒有斷代,而是後繼有人。

在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先後與佛教大德惠存等人合作成立了多家文學藝術協會。

山水田園詩派作為唐代兩大詩歌流派之一,自南宋以後沒落至今。為挖掘、搶救民族文化瑰寶,尹長磊於2018年底在香港成立了“中華山水田園詩研究會”,以期進一步傳承、普及山水田園詩歌這一文學形式。

厭倦世間紛爭,成年後先後在家鄉臨朐,膠東威海,陝西終南山等山水靈秀之地,闢有閒暇隱居之所。

(新華社:朱玉)

詩人尹長磊 隱居山水之間的一代文學大家

部分名人贈言:

1. 尹長磊的田園詩,韻致飄逸,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我喜歡他的詩歌,他是詩歌重要流派——山水田園派的堅定守望者。

——袁學強(我國著名編劇家,其作品《咱們的牛百歲》風靡一時,載入中國文化史冊)


2.丹爐鼎立常聞威虎嘯,虛室生白愛伴《蟄龍吟》。

——任法融(道教泰斗。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


3.“法無本相,弘之在人”,靜虛居士(尹長磊)的古體詩自成一家,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園詩,如果不是身心清淨、沒有染著,徹底捨棄名聞利養,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深度,取得今天的成就。

他精通國學,而不貪著,不妨礙正法,並能以詩詞接引眾生。他在許多作品中透漏的迴歸自然、留清淨心、得大自在的思想,與佛學一脈相承;對普通讀者來說,可以陶冶情操;對修行者降伏煩惱,成就戒、定、慧,同樣裨益良多。

——淨空法師(享譽四海的高僧大德;現、當代被社會各界頂禮膜拜的佛教大法師)


4.好學不厭,後生可畏;天賦異稟,自成一家。

——霍松林(當代國學泰斗,古典文學專家)


詩人尹長磊 隱居山水之間的一代文學大家

部分作品:


《隱居》古風


幽居山海里,未思承皇恩。

松下常自臥,曠野頻彈琴。

海波送溼氣,山風動柴門。

啾啾飛鳥唱,聒聒秋蟲吟。

寒廬無甲子,唯有清氣真。


《夜宴》古風


乙未年(2015年)春,餘與友人宗傳君夜飲於海宴臺。並於深夜登棧橋,仰觀天象,俯察滄海。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西山月落墜北城,勁風吹面夜三更。

滄海濤頭一棧橋,衣袂飄飄兩醉翁。

地凍天寒星光遠,夜黑風高現漁燈。

笑談古今多少事,且以杯酒慰平生。


《煙臺品羊》古風

——乙未年(陽曆2015年)秋,餘與諸友朋齊聚煙臺,品羊論酒。酒後作詩以記之。煙臺全羊百里香,靜虛散人竊欲嘗。

邀朋呼友備車馬,身向蓬萊舉羽觴。關山迢遞不辭遠,未時方至路何長。肆外香車猶裡許,幸有雅室靠北窗。急催店家呈菜譜,盤腿席坐心若狂。

一時佳餚齊上桌,滿案香氣上繞樑。

臨此美味豈忘酒,忙品壺中日月長。

窗外園幽青山遠,醉中不似在他鄉。酒罷席散心依依,此時秋山落夕陽。

待到山人清閒日,還來臺山就山羊。


《夏夜候友》


日暮蒼山暗,燈殘秀士來。

軒窗竹葉響,亂雨赴陽臺。

《風雪日陋室醉飲》


近午邀朋聚陋扉,夜來不勝寂寥杯。

風侵去路柴廬遠,雪漫群山客未歸。


《西山賞桃花夜飲田家》


又做田家客,陶然共翠微。

青山明月下,醉帶柏風歸。


《送劉華鋒》


當年松下與君分,今日山中又送君。

滿院春花爭秀色,一城風雨向黃昏。


《丙申春偶至海宴臺》


春風吹萬里,佳氣一時無。

久未親青嶺,今朝步故途。

幽園雲聚散,滄海浪沉浮。

何日拋俗事,輕舟遍五湖?


《燕山》


紅日起燕山,蒼茫萬里川。

長城穿壁壑,松嶺入雲煙。

燕趙尋清秀,伏凌望大千。

臨峰生遠志,世事豈由天。


《秋夜遙寄終南山任法融真人》


我居塵世裡,久慕赤松遊。

今夜西風疾,終南幾樹秋?


詩人尹長磊 隱居山水之間的一代文學大家

《春光花月夜》


小樓獨落寞,日晚嘆空庭。

心語隨風起,飛歌入水輕。

情深知愛恨,酒醉淡浮生。

待月西窗下,邀誰入夢中?


《浣溪紗.殘月依稀照畫屏》


殘月依稀照畫屏,

寒窗蕭索已三更,

閒來總憶舊山盟。


欲寄魚書何處是?

煙波脈脈向青冥,

迢迢銀漢寂無聲。


《浣溪紗.夜雨瀟瀟未肯停》


夜雨瀟瀟未肯停,

山前山後盡秋聲,

殘香一地恁多情。


空恨華年多舊夢,

獨臨窗下嘆伶仃,

巫山雲雨本無憑。


《江城子.濰城楊柳弄春風》


濰城楊柳弄春風。

憶相逢,太匆匆。

曾舉殘杯,燈下淚腮紅。

空嘆當時更事少,

無限恨,

不言中。


長歌一闕對芳叢。

暮雲濃,遠山重(chong)。

零落韶華,心曲與誰同?

明月燭輝仍似夢,

還酹酒,

小橋東。


《高陽臺. 翠柳生煙》


翠柳生煙,西風入畫,

小橋隱約樓前。

執手垂青,岸邊斜倚危闌。

春陽過處雙襟暖。

恁多情,偷贈珠環。

憶當年,鶯語殷殷,燕舞翩翩。


別來幾載何曾忘?

遍廊前芳草,不似眉彎。

常向黃昏,薄衣立盡清寒。

寂寥應在孤燈久,

將流光,拼作書箋。

勿輕翻,幾頁陽關,幾頁巫山。


詩人尹長磊 隱居山水之間的一代文學大家

《高陽臺. 獨上高樓》


獨上高樓,孤橋舊道,

烏啼葉落秋深。

似水流年,人生幾刻光陰。

意氣誰與通宵飲?

皓月出,偏照離人。

欲高歌。千載豪情,卻向誰吟?


布衣莫起風塵嘆。

歲月催人老,暮色沉沉。

常恨西風,無由空惹傷心。

朱顏只盼年年好,

趁韶華、不負金樽。

少相親。無意功名,且閉朱門。


《小重山.誰記別來多少春》


誰記別來多少春?

空山煙靄遠,

暮沉沉。

當年曾愛翠眉深。

傷情處,

幾次惹啼痕。

別後苦酸辛。

如今成舊事,

燕勞分。

寒鴉千點向孤村。

斜陽裡,

惆悵對黃昏。


《小重山.春去幽園還冷清》


春去幽園還冷清,

夜深聞犬吠,

夢難成。

沉思往事幾回空。

紅顏老,

離亂似浮萍。

愁起到前庭,

遠山懷落寞,

亂雲濃。

縱為新調有誰聽?

望天際,

殘月照蒼穹。


《小重山.十渡之夜》


拒馬河旁芳草深。

太行出皓月,

照離人。

高崖萬丈柏森森。

行千里,

只為弄詩文。

青嶺漫浮雲,

孤橋流碧水,

黯銷魂。

依稀心事向誰論?

君若在,

應共倚晨昏。


《臨江仙.張村夜飲》


縱橫四海八萬裡,英雄快意人生,

今宵無憾又相逢。

願君飲此酒,慰我弟兄情。


潦倒江湖人未老,不提塵事猙獰,

匣中寶劍夜出聲。

豪情依舊在,何懼世不平。


《少年遊.柔情如水》


柔情如水,明眸善睞,纖指舉清樽。

美饌初嘗,卻嗔無月,憑海望流雲。


低聲道:近來心亂,只怕痘痕頻。

酒力何堪,夜闌誰送?歸處靄煙深。


《採桑子.西風昨夜高樓上》


西風昨夜高樓上,

驟雨彷徨。

獨憶羅裳,

燈後空帷夜可長?


未知花落風移處,

幾處殘芳?

不忍思量,

恐是情深易斷腸。


《臨江仙》


弱骨痴心身多病,狸奴最是相親。

人前不語愛輕顰。

空房愁永晝,閒坐數黃昏。


未解梨花常帶雨,緣何清淚沾巾。

不堪窗外暮雲深。

床前新病後,誰為暗銷魂?


《卜算子.夜》


獨自沐西風,

立盡梧桐影。

天外溶溶月一輪,

人悄深林靜。


幽蘭澗邊生,

寂寞無人省。

孤雁雲中陣陣鳴,

夜過東山嶺。


詩人尹長磊 隱居山水之間的一代文學大家

日記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