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01

很多人一直在為溝通苦惱,一直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很少花心思去研究和反思自己到底是如何說話的。

科學家研究了大腦杏仁核被切除的患者,發現他們能夠分析思考,只是喪失了決策的能力,而杏仁核是人儲存情感體驗的器官。

這說明人的決策是需要有情緒參與的。

理性的人,決策時並非沒有情感,而是其更好地處理了情感,或者壓抑了情感。

完全拋開情感的喜好去做決定是不可能的。

情緒作為腦內的檢測系統,對其他思維活動也具有引導協調的作用。

當我們情緒積極的時候,思維開放,容易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願意接納事物。

一個人愉悅的時候,人也會變得更容易溝通。

而消極情緒會使個體感到悲觀、失望,接納程度下降,人會變得挑剔,攻擊性增強。

抑鬱症患者,就是典型的消極情緒佔了主導,因而對生活悲觀失望,缺乏行動力。

人在消極情緒下,也會變得非常難以溝通。

以色列著名心理學家魯文·巴昂博士說:“讓情緒為我所用。”

這句話講出了情商的核心。

並非只有愉悅的情緒狀態才有價值,所有的情緒狀態都可以作為一種積極資源,為你所用。

今天分享的書籍《學會說話:社交溝通中的刻意練習》會教給你一套從根本上改變你錯誤說話方式的方法論。

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02

一、反思你的說話方式:溝通中的望聞問切

1.望:觀察他人的對話

高情商的人有個習慣,就是愛看別人聊天。

觀察他人是瞭解自己的一面鏡子,觀察不同的人如何說話、如何表達;怎樣的表達會產生良好的溝通效果;怎樣的表達會引起巨大的衝突。

這些事在我們身邊每日都在發生,身邊的人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溝通的老師。


2.聞:還原自己的語言

每個人都具備識別如何談話才會更好的能力。

當你回聽自己的談話過程時,你一定能找到改進自己談話的方向。

我們可以使用手邊最有效的一個談話工具,就是微信。很多有回聽自己語音習慣的人,都是特別注意自己溝通方式的人。

當你準備給對方發一條重要的語音信息時,不妨先把要表達的內容發送給自己,收聽、整理後再發送。

相信你談話的水平一定會一次次提高。

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03

3.問:獲得有效反饋

一個有效的關於對話的反饋,包括三個因素:此情此景、信任關係、具體感受。

此情此景是指發生了什麼,最好是在溝通的當下;信任關係是指反饋者和談話者是相互信任、感覺彼此是安全的;具體感受是談話者說了什麼,哪句話讓反饋者產生了什麼樣的感受。

例如,剛才談××問題的時候情景,你說:“怎麼又發生這個問題?”(具體事件)

這句話就讓對方很有壓力,這個“又”,就會讓人覺得,似乎對方什麼都幹不好(具體感受)。

你可以通過詢問,來得到對自己溝通方式的反饋,比如,“我的哪一句話,會讓你不舒服?”


4.切:恢復內心的理性

此處無聲勝有聲,我們要學會讓對話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這一段語言的“留白”,可以讓我們內心的理性恢復。

公司會議上,項目的進展出現問題了,同事們各執己見。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時候,越是沉不住氣的就會越說越來勁。

懂留白的人,會給自己時間,耐得住這個“對峙”的過程。

生活中也是如此,越是焦慮的人,越會說個不停。

感覺到不安、生氣、受到了質疑、和別人的觀點不一致、面臨衝突爭執不下的時候,也都需要留白,讓情緒平復,讓內心的聲音恢復理性。

留白是一種潤滑劑,能夠使雙方留有後路,進退自如。

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04

二、語言整理窗:改變人生語言的自動導航系統

我們如何說話,是一種從小在成長的環境裡潛移默化習得的一種“習慣”。

這種“習慣”,在大腦裡慢慢地變成了一種穩定的、不易覺察的、“自動導航”的“對話方式”。

這些“說話的方式”就像你走路的姿勢、面部的表情、慣性的思維一樣,經年形成,下意識發生,很難覺察和改變。

若把我們的“對話方式”比喻成人生的“臺詞”,而產生這個“對話方式”的內在心理過程,就是我們的“人生劇本”。

我們按照預設的“劇本”,在人生“舞臺”上出演自己的“角色”,不斷重複著自己熟悉的“臺詞”。

很多人遇到溝通的問題,去學習了很多技巧方法,回來發現,自己用不上或用不了。

即使照著說了,也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溝通的技巧只是“臺詞”,而內在的模式是劇本,如果劇本沒有改變,臺詞是很難有大的變化的。

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05

人生劇本的修改有很多方式,心理學是其中一個很好用的方法。

作者打了個比方,把整理內在劇本的過程,叫作進入“對話整理窗”。

那麼都有哪些常用的心理學方法,可以完成對自我內在的整理呢?

1.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是傳統的心理諮詢和治療技術,也是一種人格解讀模式

在精神分析的整理窗裡,會對你過往的人生經歷做一個詳細的梳理,特別是你的一些童年經歷和重要的撫養人對你的影響。

這種方法會讓你對自己的“說話方式”的由來,瞭然於胸。


2.行為認知法:認知行為治療是非常理性的一種整理方法。

在這個溝通整理窗裡,把我們的信念分為了表層信念、中間信念、核心信念幾個層次。

這足以幫助你梳理自己的想法、價值觀以及對自己的內在態度。很有可能這其中就會有導致你溝通失敗的一些非理性的認知。

把這些認知調整好,說話的方式自然就改變了。


3.書寫整理法:比較常用的,自己就可以操作的,莫過於書寫的整理。

書寫,就是由自己來寫,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念頭等都轉化成文字。

書寫是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寫清楚自己的“心事”,自然也就能說好心裡話。

所有的對話整理過程,都是為了打破舊的語言自動導航系統,獲得拓展性的體驗和認知,為掌握新的說話方式做好準備。

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當一些新的對話挑戰來到你的生活裡,或者一些痛苦的對話反覆重現時,會喚醒舊有體驗。

當你成功地覺察並打斷自動導航,完成在溝通整理窗的整理和反思後,這還不夠,

最重要的是要輸出新的溝通行為,去解決現實的對話問題

而新的溝通行為,一旦經過實驗,成功了,產生了新的效果,那麼這個行為就會不斷被獎勵和保留下來

你也就實現了語言自動導航系統的全新升級。

你變得越來越會溝通,增加了應對社會和人際關係的靈活性。

這本書中不斷提及社交中你需要刻意練習,每段內容講述完畢,都有對應的練習題,比如:

無論是重要的談話,還是隨意的聊天,你都可以在發送語音的時候,養成聽回放的習慣,然後記錄下你的發現並改進。

觀察你的父母處理壓力的方式,尤其注意他們怎麼說、怎麼做,同時看看你自己在壓力中的應對模式,有哪些是類似的,該如何完善。

如果感興趣,也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關注 每個思想,都會發光!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學會說話:改變你錯誤的溝通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