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市场风云突变,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


权益市场持续回调,转债变成另类市场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不断蔓延,恐慌情绪继续传导至全球股票市场,受全球股票市场下跌影响下,A 股本周继续大幅回调,主板一度再次跌破2700点,盘中创年内新低。而转债市场开始出现脱离正股呈现独立的行情,中证转债指数周跌幅 0.93%,明显强于权益市场,并且在权益市场整体成交缩量的情况下,转债市场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中证转债周成交额达到3471.52亿元。在个股中表现依旧明显,如模塑转债、凯龙转债。模塑转债在2020年3月20日盘中最高涨幅超过30%,而正股最高涨幅5%,并未涨停。收盘后最终正股下跌1.49%,而转债尽管有所回落,但最终上涨6.03%。凯龙转债在2020年3月19日收涨37.50%,但正股仅收涨1.37%。很明显短期下权益市场的高波动和不确定趋势,会延续目前转债市场的另类表现。

转债市场风云突变,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

目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转债市场总是提前于权益市场涨跌,主要因素在于转债对于流动性宽裕带来估值提升和交易性机会,要高于股票,尤其反应明显的是从2019年至今,转债的收益率曲线也随着货币流动性持续宽松始终保持向上的趋势,近两周转债的强势依旧是资金层面导致的,并非权益市场影响转债,另一个角度看,是否未来的转债趋势即将是短期权益市场的走势,而转债市场是否将再次领先于正股。

转债市场风云突变,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


各路资金洪波涌起,转债市场风险突变

近期转债市场的分化行情可谓层出不穷,一些低评级、小规模的个券在资金的推动下出现暴涨行情,而波澜后再见风口,原先的明星券由于资金离场,则跌至谷底。如再升转债,从最高点415元跌落至最新的138.29元,跌幅超过65%。通过梳理统计上周涨幅超过10%的个券不难发现,转债余额大多低于3亿元,个别品种甚至低于1亿元,仅有一心转债余额超过5亿元,达到6.03亿元。在上周涨幅超过10%的19只转债中,排名前四位的转债最新评级均为A+,过低的评级也使得很难进入机构的投资库,参与者主要集中在游资和个人投资者上。

对于一出现这类交易情况的个券其特点如下:

(1)之前更多为热点板块与正股涨停个券,且正股没有太大瑕疵的转债品种;

(2)还未进入到赎回期,或刚刚触发赎回以及不赎回的转债品种;

(3)债券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小的转债。

此外,我们也发现主要从事这类交易策略的资金对于转债的规则设定和条款博弈同样颇为熟悉,短期仍有符合要求的标的存在。


转债市场风云突变,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


看得见的手开始插入,市场将走向规范化

上周五收盘后,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可转债交易情况纳入重点监控,对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及时实施自律监管。周末,深交所也宣称本周对近期涨跌幅和换手率异常的“新天转债”“横河转债”“模塑转债”持续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首次涨跌幅超过20%后,停牌时间为3分钟;单次(首次、或复牌后继续上涨)超过 30%,临时停牌至 14:57 分”。 深交所在集合竞价阶段申报价格最多不超过前日的10%(首日放宽至 30%)。 其实,转债市场参与者多元化,成交活跃是一件好事,未来更应该接受不同的定价方式和交易习惯。但市场能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规范、透明,在合理规则下进行转债投资。对于刻意哄抬价格、操纵市场的行为应当予以惩罚,保证市场的公平、稳定的交易环境。

〖投资建议〗

市场经历了大幅调整,有哪些转债及其正股重新具备投资价值?

此次重点强调一下,在市场持续调整过程中,反弹随时发生,投资方向上应该寻找依托业绩预期挖掘相对确定的正股。回归转债,再结合个券性价比、流动性等角度作进一步筛选。可以发现有不少个券当前已经具备挖掘潜力。基于对未来股市走势、行业轮动及市场风格的判断,认为

福能、 蒙电、淮矿、亚泰、新北当下更值得关注。

转债市场风云突变,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


〖风险提示〗

(1)近期转债市场的定价受到多因素扰动,权重券整体表现不佳,从机构主流持仓品种权重券的表现来看,整体略显低迷,近期多以调整为主。

(2)海外市场依然是短期影响国内市场走势的主要变量.

转债市场风云突变,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


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