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世界上還有別的國家認同嗎?

沒想來又沒想走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他提出以“仁”為核心的學說,主張以仁愛之心處理人際關係。在政治上把“德”“禮”作為首要的統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刑殺;主張“克己復禮”。

戰國時期孟子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他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立場出發。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政在得民”的思想,

以後西漢的董仲舒,南宋朱熹,明朝的王陽陽不同程度的完善了儒家學說。

儒家在歷史上多次遇到過如何對待異族文化的問題。其總的思路是"道並行而不悖",主張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在歷史上,中國文化並非華夏文化的一元格局,亦非儒家思想的一家獨行,而是華夏文化與周邊少數民族文化"多元一體",儒、釋、道"三教並存"。

儒家觀察社會發現,人們在生活中的需要是分不同的層次和多側面的,並非一種文化所能滿足,不同的多元文化各有其位置和作用。由此形成的中國傳統文化格局是儒學為主,而又多元互補。即使儒學內部也有各種派別的爭論。儒家思想具有這樣的文化多元並存的開放性和寬容性,是以"和而不同"為理論依據的。

儒家文化講"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差別,崇尚和諧,反對搞單一的同質化。將這樣一種思想用於不同文化的發展,就是要承認差異和尊重多元。既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以博大寬容的精神對待其他民族的文化。

如果搞某一種文化的霸權主義,結果就是不同文化間的嚴重衝突、對抗。"和而不同"就是要首先承認"不同",在"不同"的基礎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發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僅不能使事物得到發展,反而會使事物衰敗。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將其作為處理經濟全球化時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間關係的一條原則,將有助於消除所謂的"文明的衝突"。

縱觀儒學文化,體系非常龐大,包括了道德、修生、養性、治國、治家、哲學、藝術、教育、倫理等各個方面。至漢朝時,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思想第一次被改造和融合完善。

儒家文化思想的發展過程中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體現在對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影響。比如說“和”的思想在日本的傳統思想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從中日語言文字學的角度上看,日本人自稱為“和”族,是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和為貴”思想分不開的。


聿遠


有很多國家認同,不然孔子學院不會世界開花。儒家思想是中國特殊地理條件下產生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樑。2000年的千禧之年,在美國紐約的全世界宗教大會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被評為人類共同的道德準則。



神農架冷杉


讀懂了李白(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合掛左袂。後人得傳之,仲尼亡兮誰為出涕”。所說的“後人得傳之”=“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老子(道德經)真諦!就能知道儒家的原罪與其處境了。“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知?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


蓋天宣夜說


這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強勢文化的國家就不認同,比如俄羅斯,日本,法國,英國,德國。。。

弱勢文化屬性國家和需要文化輸入的國家,比如落伍非洲和小邦

文化是自然法則屬性,不具有統一性。儒家文化早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這個是個進步的人都可以看出來。

因此,希望不要拿傳統文化的道德來綁架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更不要綁架政治!!因為政治是強權文化,儒家奴才文化。。。。不是一個格局和範疇


空色不一


儒家思想除了中國漢地外,主要還是在日本、韓國等漢文化圈流傳。至於西方,主流文化以及價值觀還是基督文化及其價值觀。東方文化,包括孔子思想,還屬於小眾文化,主要只在華人中有流傳。中國人也不要夜郎自大,沾沾自喜。


日月明rym1220


當然有。比如日本比較崇尚的是王陽明,而王陽明的心學的根本就源自於儒家!


東哥丁向東


儒家思想在日本 韓國 朝鮮 越南佔據很大的思想空間,同時也在新加坡 印尼 泰國 馬來西亞 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華人 華僑中佔據重要思想空間。


寒尚萱


儒家思想一方面只是東亞地區國家的一種思想的一個流派,東方地區思想還有很多,更不用說世界上更多的思想了!世界很大,儒家思想只是少數派思想,而且儒家思想太古老了,作用不大了,跟不上時代了,新時代要用適應新時代的思想!而不是用用一種古代思想!改革開放前什麼思想都白費!開放後才有社會快速發展!


洪浪湯姆


歷史上日韓都從屬於以中國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東亞儒家文化圈,日韓現代企業的權威管理模式就是通過對儒家文化的揚棄再與西方管理文化相結合,形成了日韓現代管理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日韓社會中的“男尊女卑”思想、“長幼有序”思想、“仁,義,禮,智,信,孝”思想等等。


壹家之言


有的,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研究中心、日本國立島根大學、俄羅斯、哥倫比亞等國家都對儒家思想有研究,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都受過儒學思想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