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長林K


如何評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後世所以搞的特別繁雜,根本在於儒家VS儒教,傻傻分不清。


一、家VS教

家的說法來源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家”,準確的說叫學派。而學派中數量最多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政治學派,比如儒法墨楊朱荀子韓非等等。在此以外的,有兵家孫臏,水家李冰父子,醫家扁鵲等等。他們的共通之處,都是所在領域的思想理論研究和發展。

教就是教派,或者更準確的說叫宗教。比如本土的道教、境外傳入的佛教、儒家蛻化的儒教。教派不同於學派根本,在於教派是疏導百信心靈,規範百姓言行的。比如道家推崇大自然的規律(天之道),推崇修身養性、煉丹製藥治病救人。比如佛教,小乘佛教崇尚渡己,大乘佛教崇尚渡己渡人。

儒的很多理論,比如仁義禮智信(禮除外)、天地君親師、修身治國平天下、以德報怨、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等等,實際上都是對人的教化。本質上屬於儒教的範疇。


二、儒法墨

與法家、墨家一樣,儒家思想的誕生是同一個背景:“春秋無義戰”,戰國幾百年內戰頻頻。儒、法、墨三家的出發點是一樣的:結束內戰,給百姓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

儒法墨三家有相同想通之處。比如說,儒家講仁愛,墨家講兼愛,都是愛民,只是過程不同。比如說,儒家看重人性善的一面、主張揚善抑惡,而法家看重人性惡的一面,主張抑惡揚善。理論上說,人性友善也有惡,揚善抑惡和抑惡揚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儒法兩家只是不同角度。

儒法墨三家又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之處。儒家反對墨家的兼愛,罵墨子為無父。墨子嘲笑儒家的仁愛,問儒家“愛自己嘛”,“愛自己嘛”是無敵之問,歷史上稱之為“踩了儒家的雞眼”。(崇尚儒家的,有興趣不妨試試墨子的無敵之問,看看是不是真無解)

歷史上將之稱之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根本正在於這種競爭是良性的、優勝劣帶的競爭。


三、目標與措施

儒法墨三家目標相同,但選擇的措施卻不同。用易中天先生的話說,叫治世之藥,藥方不同。

墨家的兼愛相當於今天的“人人愛我、我愛人人”,顯然是很先進的。但是,墨家實現兼愛的辦法叫尚同,也就是統一觀點、看法,這個顯然不可能,即便21世紀的今天也無法實現。墨家當時就掉進了這個陷阱,尚同理論最終尚同到天意,以虛無縹緲作為最終答案,顯然是荒謬的。而墨家自己,在墨子過世之後,很快陷入了學派分裂的境地。也徹底宣告了尚同、兼愛的失敗。

法家有三個代表人物,商鞅的法治派,特點是公開法律(主要是刑罰的處罰條款);申不害的術治派,特點是考核官吏,其中不乏窺探、暗查、威逼等等手段(所以稱之為術);慎到的勢治派,特點是以勢壓人,也就是有勢力的說了算。申不害、慎到的變法失敗,宣告了術治、勢治的法治的失敗,而商鞅的法治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後世以商鞅為法家的標誌,可謂順理成章。

需要額外多說一點的是。商鞅變法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時代性,或者叫不完美。改革是利益的大調整,商鞅變法犧牲了士大夫階層的利益。改革是讓百姓獲得更多,商鞅變法的軍功農爵制度雖然讓奴隸變成自由民,擁有了出將入相的機會,但也付出了連坐的代價。改革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商鞅變法卻是獎勵耕種,遏制商業,秦國社會的法治,更趨向於一個質的國家,卻犧牲了一個文的國家。我以為,現代人應該充分讚美這種時代性的、或者叫不完美的商鞅變法。因為,只有充分體現時代特徵的,不追求完美的,才是真正能行得通的。商鞅崇尚踐行的理念,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四、儒家的政治思想與施行舉措


儒家的政治思想實際上就是恢復周禮,完整的說叫克己復禮(甭拿仁政說事,【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直白的說,就是回到西周初期,國家、社會、人們統統恢復到西周初期的哪個樣子。周王是周王,諸侯是諸侯,士大夫還是士大夫、奴隸還是奴隸,大家都各安本分,不要因私慾導致矛盾、激化、戰爭。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各安本分,做好自己的意思。這個思想有錯嘛?沒有。此非臆斷。即便是現代的人們,依然有很多人春節微信拜年的時候,思念60、70年代大年初一,鄰居鄉親,挨家挨戶拜年,給晚輩長輩磕頭,長輩給晚輩發紅包的溫馨。

眾所周知,越是戰亂的時代,執政者越是重視人才,這是跨越時代、跨越國家民族的不同,普遍存在的規律。那麼,儒家為啥在春秋戰國幾百年內戰時期,普遍遭受各國諸侯的拋棄呢?根本在於,儒家思想很好,但卻完全不可行,沒有點滴的可操作性。

1、揚善VS懲惡是兩個辦法。但是,即便現代社會,以懲惡為手段的各種法律處罰,種類繁多、規模龐大,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以揚善為手段的各種獎勵措施,基本靠原則上,靠輿論、靠評選。法律已經現代化多年,並且在不斷進步、完善中;而獎勵保留著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使用了幾千年的方式,並且看不到進步和完善的可能。法家選擇以懲惡為手段、法家贏,儒家選擇以揚善為手段,儒家輸。假如(歷史無法假如,僅僅邏輯推論),法家選擇揚善,儒家選擇懲惡為手段呢?就會變成儒家贏、法家輸。這是大自然的規律,誰都無法逆天。

2、無論過去再美好,回到過去也是倒推。周朝雖然800年江山,但周朝並不美好。“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幽王逃出皇城,周王這個天下共主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了。即便周朝美好務必,也不可能回到周朝。生產力的發展,必定帶動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是絕不可逆的。承上例,懷戀傳統春節溫馨而快樂的人多得是,但有人因此放棄使用手機,改用跑腿嘛?


五、沒有金剛鑽、崩攬瓷器活

儒家學說(包括儒家思想和儒教教化)的重要特徵之一是普通型。這個普通型意味著大眾性、也意味著平均性、平庸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宋江、吳用活生生把盧俊義逼上梁山,反而成了英雄。盜賊竊賊教唆兒童偷盜,反而不違反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為他們是在“身體力行”。

“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說了2000多年也沒有誰是達者、誰是窮者的區分標準,結果變成了想獨善其身的獨善其身,想兼濟天下的兼濟天下。“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成了一句廢話,甚至成為偽君子潛規則的大旗。

這樣的例子,在儒家理論、儒家典籍中可謂比比皆是。究其根本,儒家學說本身就是智商100左右的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湊合出來的。平庸性是天生的。

與之相反,比如荀子的“積微者速成”,比如韓非子的“強國之道無奇術,荒誕之謀不濟邦”,比如孫子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等,都不是看一眼就懂的,而是需要認真研讀、努力體會,才能恍然大悟的。更高級的,如老子的“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國人讀了2000多年也沒搞明白啥意思。到現代,世界才知道要珍愛環境,保護動物;中國才有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老子、荀子、孫子、韓非子等思想,才是真正擁有中華文化特徵的、極具思辯性的思想(西方所謂的逆向思維)。


六,時代不同啦

漢武帝劉邦和大儒董仲舒攜手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是消滅對手為手段的競爭,是惡性競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屠殺了中華傳統文化,2000年封建帝制的中國,改朝換代變成了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中華一步步走向衰落,5萬八國聯軍都能橫行中國,中華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

其中的根本,就是儒家沒有金剛鑽,還偏偏要攬瓷器活,最終害了中華,也害了儒家自己。從百花齊放的顯學之一,淪落為蒙元、滿清的走狗,淪落為倭寇侵華時的漢奸。

儒家思想充其量是小學初中的水平。在中華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歷史上,這算是高水平,畢竟99%的百姓都是文盲。但是,在今天,高中畢業已經算差的了,本科畢業才是就業的起點。儒家思想更顯得漏洞百出了。比如說:有一個網絡流行詞叫“心靈雞湯”,從來源上講跟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類的,都是“勸人向善”的。但是,一部《論語》在儒家眼裡是“半部論語”知天下。而心靈雞湯要是彙集成書,能甩《論語》幾條街。這充分說明,儒家理論是“人間智慧”。

作為對比,老子《道德經》中的思想,你在網絡上能聽到一句半句同水平的“創新”嘛?老子水平太高,無人可以望起項背。模仿,都難以做到。


附加一句:

總有崇尚儒家的,哪讀沒讀過某書作為評論,實在不厭其煩。後加一段。

1、虛擬的網絡難以證明現實中的自己。讀過、或者沒讀過,有辦法拿出證據證明嘛?反正,持讀過沒讀過觀點的,至今沒碰到一個人拿證據證明自己讀過。

2、“學歷不等於能力”。讀過沒讀過是個人自己的事,跟學歷相比差了一個考試、權威機構認定。學歷都不等於能力,讀過沒讀過能證明什麼?“熟讀唐詩三百首”你就會作詩,成為詩人嘛?

3、所以,讀過沒讀過某書,是一個極其弱智的觀點。說難聽點,只要臉皮夠厚,就敢說自己讀過。反正也無法在虛擬的網絡上證明。讀過沒讀過某書,還是一個及其無恥的觀點。實際上等於找人比臉皮更厚。

崇尚儒家的,拿本事出來。別在說這種弱智、甚至無恥的觀點了。


滄桑短笛


為當封建社會帝王服務的學說而已,若是還抱著這種落後的思想,社會如何向前發展,如何成為強大的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引進了先進的理念,和高科技的技術。使我們走向繁榮富強。就這短短几十年的發展,可頂以前幾仟年的歷史。如果倒著走用過去名家思想,還不如更遠些,回到原始社會,鑽木取火的年代。


楊慧146337298


您好,我是熹木木,很高興在這裡分享一點我的個人體會。

個人毫不客氣地覺得,凡是認為孔子及儒家思想全是糟粕(請注意我說的是“全是”)的人大部分都沒看過《論語》。古人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任何一個人及其思想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當時條件的影響而有侷限性,當然孔子也不例外。但是以這些侷限性來徹底否認孔子顯然是不恰當的。下面僅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孔子的一些思想在現代仍然有用。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強調“好學”,也強調虛心向別人請教,孔子的學習也是建立在與別人交流和自我反省的基礎上的。當今社會很多人仍然自高自大目中無人……這些人我想應該從這句話中獲得點啟發。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個字簡單,但做起來又是不簡單。公共場合討厭別人的喧譁,可是自己有時又忍不住高聲呼喊;自己開車時討厭行人亂竄,自己步行時又說開車的不遵守規則;遠光燈從自己正前方或者後視鏡反過來時自己恨不得馬上將對方碎屍萬段,可是自己的遠光燈從來就沒有關過……如果每個人都能記住這句話做到這句話,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會更文明更和諧。“人人皆可為堯舜”,你我都可以講文明。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也想“富且貴”,但他“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去做那些損害道義來換取高官厚祿的事情。反觀當代很多人利益為上,金錢為先,為求金錢與虛名不惜損害很多人的權利與利益。一些人的興旺發達是建立在別人痛不欲生的基礎上的,這句話對這些人不應該有警醒嗎?


總之,孔子的很多話語還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與領悟的,在此只作三例,聊表體會。也請各位看官指教。謝謝!


熹木木


孔子是兩千多年奴隸社會的人,孔子的思想在當時社會非常進步了,你非要讓孔子的思想永遠進步。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一樣麼?孔子也不是封建社會的人,封建社會在用奴隸社會的思想發展肯定是錯誤的。如果現在用奴隸社會時期的思想辦事這肯定行不通,孔子思想在當時奴隸社會時期非常好了。奴隸社會就是少數人是人,大部分人不是人,奴隸就是奴隸主的財產,孔子能夠讓奴隸成為人這就是進步。儒家大部分就不是孔子的思想,那是後來人自己的思想給孔子關係不太大。別人說的話非要說成是孔子說的話,這給孔子有關係嗎?現在社會的人 ,用現在人的思想來評論兩千多年前人的思想好壞,你這就是瞎胡鬧。人家孔子是奴隸社會的人,怎麼會和現在人的思想一樣呢。儒家思想是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工具,儒家思想就是滿嘴仁義道德一肚男盜女娼,儒家思想就是利用封建迷信騙人的,儒家思想是害國害民的大毒草。


小財神博士688


孔子的根本思想是井田制聖王統冶是落後的思想。雖然其中有一些不錯的觀點但思想根基落後,故他所代表的就是落後,只符合統治者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對社會進步無什麼作用,最好的例證就是他在大爭之世的春秋戰國時代的遭遇。其實井田制代表秩序,王道實際上最終都是亡國之道。


心2074998


儒家思想是以國家治理、個人修身為基本理念的,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強調社會秩序,強調合理、包容的中庸理念。提倡進取、擔當社會價值。最具代表性一句話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它在維持中國社會生態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在當前西方社會民主日趨民粹的情況下,更具有現實意義。


寒來暑往57017021


聯國教科文組織已有正確評價,遍及世界的孔子學院也是一種評價。你要正確評價先把關於孔子的書即《論語》、《大學》、《中庸》、《易經》、《禮記》讀懂了再評價。

中國近代落後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建立現代民主法律制度、閉關鎖國、夜朗自大、官民腐敗等,與先秦儒家思想沒有必然聯糸。沒建立好的家規不等於家訓不好,子孫犯法不等於祖上沒教育。


王煜霖94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承認孔子儒教是先進文化。現在西方敵對勢力很害怕中國的先進文化的傳播於世界,和諧共生的道義人類共識,與西方的肉弱強食的道義是大相徑庭


閒野村夫OK


孔子是儒家的大師,但孔子不等於儒家,儒家不等於孔子。

下面摘錄一下龐樸先生對於孔子和儒家的看法,供大家借鑑——

孔子創建了一個學派,留下了許多為後人由以出發並得以利用的思想資料。他的學說在後世發生的影響,有的可以從孔子思想本身找到說明,有的更需要從各該時代的社會條件中尋求答案。

孔子並不曾自詡為聖人,他被法定為聖人,是漢武帝以後的事。漢代,起先請來的是老子,後來才請來了孔子。孔子之能夠穩坐聖人寶座,成為“萬世師表”,比起韓非的“刻削寡恩”和老子的“清靜無為”來,孔子的仁政禮治,更利於統治。總的說來,後人尊孔,多半還是出於利用,也就是魯迅尖銳指出的那個“敲門磚”。所以,孔子臉譜常被隨時改換,孔子思想常被任意引申,就是說,歷代尊孔者並不真的尊重孔子,而只是尊重他們自己的利益。

宋代孔子的面目同漢代孔子的面目就大不一樣,漢儒崇奉的經書內容同宋儒崇奉的經書內容也迥異其趣。在漢時,孔子是個形體怪異,未卜先知的半神半人式的教主;到宋代,孔子又變成了修心養性、道貌岸然的綱常禮教的化身。

漢儒從孔子經書裡演繹出了許多神奇怪異;宋儒欣賞的卻是“人心”“道心”之類大義微言。在這兩個時期裡,孔子都是聖人;但這同一個聖人,的確是兩個不同的孔子。

清末民初的尊孔活動也是例證。那時候,政治風雲急劇變幻,各式人物輪流表演,孔子的聖人形象,也隨之光怪陸離,令人目不暇接。改良派搞維新運動,孔子成了託古改制的鼻祖;洋務派幹買辦勾當,孔子的“禮失而求諸野”又成了委婉說詞;行共和新政,從“禮運大同”中吸取過力量;鬧復辟,孔教會便應運而生。甚至那些駕著炮艦闖進來的侵略者,捧看聖經踱進來的傳教士,為了謀取他們的利益,也每每讚美幾聲孔子,全不計較《論語》中視夷狄如禽獸的輕蔑。這一切,當然不是由於孔子思想真的萬能,足以適應各種不同的乃至對立的政治要求。


光明大先生


孔聖之仁孝為本,侮慢天下眾百姓。

以孝事君悌事長,持禮施官刑施民。

上智君子秀獨裁,下愚小人肖盲遵。

仇民侮民忤先祖,應予剪滅祛毒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