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讀物的無聲革命


原文標題:The audiobook circuit in digitalpublishing: Voicing the silent revolution

數字出版中有聲讀物的傳播閉環:為無聲的革命發聲

摘要:

近年來,數字出版有聲讀物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紙質書籍,佔據知識傳播的中心位置,但在出版學研究中卻很少被談及。該論文強調了有聲讀物的特殊位置,通過對有聲讀物的初始模式基於全球行業中的丹麥市場進行分析。


有聲讀物的無聲革命

文獻綜述:

從現狀來看,由於網絡數據技術的分佈式發展,有聲讀物正在經歷著一場無聲革命(爆炸式出現),之所以被稱為無聲,是因為在學術研究中相關主題依舊很少。在這篇文章裡,研究者團隊明確了有聲讀物的定義:已出版書籍的錄音版本,同時細化為虛構/非虛構,日常/非日常。我們必須理解由於有聲讀物解說員等人的加入,其傳播渠道和形式也變得更加複雜多樣,其背後技術,機構,商業公司的推動也是這個傳播環的一部分。


有聲讀物的無聲革命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研究者會解釋這項誕生於新的目標讀者和閱讀環境的“無聲革命”,基於此,採用了訪談式的質性研究方法,對話內容顯示了在法律法規中修訂內容的利益重疊和矛盾衝突。


該研究主要解決如下問題:


1 為什麼這個革命是沉默的?

2 我們如何能夠將講解員融合進這一傳播環中?

3 當我們從經濟邏輯,文學價值和技術發展的角度出發去看待這一傳播環時,我們能獲得什麼樣的知識增量?



結論:

1 近十年來,有聲出版讀物迅猛發展。它並未擾亂原始的出版行業,反而如華爾街日報預測一般,成為數字出版行業的真正贏家


2 以丹麥有聲讀物市場為例,研究者著重研究了講解員在傳播環中的角色,並且增補完善了目前研究中已有的傳播環理論。儘管國家之間的市場運行系統定有不同,但研究者希望在未來可以看到有聲讀物的一般全景式呈現


3 有聲讀物這個行業正如播客行業和音樂唱片行業,從後面兩者學習面對相關挑戰的經驗必不可少,如盜版問題,海量複製,以及表演者應該獲得的酬勞等……


4 有聲讀物可以被理解為出版行業和錄音行業的中介,它既在某種程度上激活了錄音行業,也影響了現有出版行業的運行,可以預計,

在未來,該“革命”的聲音會越來越大

模型:

有聲讀物的無聲革命


傳播流開始於作者寫作——寄往出版社或者自己尋找外包公司進行錄音業務,有的作者甚至自己招募獨立工作人員或開設公司進行錄製;

接著作者將完成的作品上傳至免費或者收費的有聲讀物閱讀平臺,獲取流量帶來的收益;

聽者/讀者是這個傳播閉環的最後一環。

在這個模型中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

作者身份的重塑,有位作者因為有聲讀物版本爆火,趁勢重新出版自己的四本系列書籍獲得巨大成功,此時他們在有聲讀物的創作過程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Source:

The audiobook circuit in digitalpublishing: Voicing the silent revolution

Iben Have, Birgitte Stougaard Pedersen

New Media & Society

Vol 22, Issue 3, pp. 409 - 428

Issue published date: March-01-2020

10.1177/14614448198634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