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說“中國有三個半人”,該怎麼理解?

郎紅川


為什麼中國只有三個半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只有三個半人這個話題不久前掀起了網上的大討論,原文出自錢鍾書中篇小說《貓》:中國只有三個半人,兩廣算一個,湖南算一個,江浙算一個,山東算半個。

那麼,三個半人的說法是否可信,三個人半人的意思是什麼呢?之所以有三個半人的說法,主要是基於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考量,主要是對中國歷史的進程的一種抽象化描述。

一 中國近代化的過程是一個被迫的過程,江浙沿海最早進入近代化

自近代以來,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西方列強打破了中國“天朝上國”的 美夢。列強的入侵,最早對沿海地區造成了深遠影響。

江浙一帶的近代化開始起步,中國最早的實業家紛紛開始學習西方技術,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江浙一帶逐漸成為最早進入近代化的地區,成為了近代中國的經濟搖籃。

鴉片戰爭讓中國被迫走入了近代化,江浙沿海被迫納入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圈,這是一種被迫的選擇,是一種應對外來侵略的無力反抗。

二 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南方諸省影響最大,主要原因也在被迫的近代化

錢鍾書說的江浙算一個,兩廣算一個,湖南算一個。主要從近代影響中國歷史變革的事件和區域來說的。洪秀全可以說是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第一人,為何這樣說?鴉片戰爭最早的戰場便在廣東,洪秀全及其族人是第一批與外國侵略者戰鬥的人,洪秀全的反抗代表了當時的中國人反侵略、反近代化的態度。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在廣西傳教並獲得成功,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太平天國運動長達14年,帶來了近代中國歷史的巨大改變。這種改變是多方面的,比如:漢族大臣的興起、地方實權人物的出現、清朝軍權的下移。

太平天國成就了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一大批漢族官僚的興起,開創了湖南人、兩廣人積極進取、敢於爭先的精神。壓迫越深、反抗就會越強。這些地方最早接觸近代化,最早受到外國侵略勢力的壓迫,自然也是最先起來反抗。

緊接著便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等等。這一系列的變革南方諸省皆率先啟動,最先起來搖旗吶喊和投入戰鬥。這並非是坊間所傳的這些地方的人如何優秀,而是一種歷史發展的趨勢所必然,那種爭論哪個省貢獻最大、哪個省出力最多的、哪個省人才如何等說法都是片面和狹隘的。

三 近代歷史的巨大變革衝擊了中國,但維繫中國最基本的東西依然沒變

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鉅變,使得中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但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生命力最持久的華夏文明,卻一直始終保持著其獨特性格和品質。這種貫穿於其中的性格和品質便是中國文化。尤其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是持久的,具有強大的融合力。

孔廟

中國古代歷史上持久的傳統文化為保證中國的歷史一統和大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無論何種文明何種文化,只要進入中國都將被融化。歷史上最難容入其他民族的猶太民族,最終也沒逃過被融化、同化的命運。

山東人為何只算半個?第一主要是山東是孔子之鄉,代表了儒家文化,與中國近代歷史上西學東漸形成了支撐中國進步的重要一半。第二則是山東自近代以來的人才不如南方諸省,因而只算得一半。

五四運動

各位朋友,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稗史候說


錢鍾書先生的原話是:“中國只有三個半人:兩廣算一個人,湖南算一個人,江浙算一個人,山東算半個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是是依據近現代以來這幾個地方出的對中國有巨大影響力的人物以及對近現代中國所做出的貢獻。


首先,兩廣尤指廣東對中國近代的發展及國民革命功不可沒,翻開近現代史,廣東人的名字俯拾皆是,兩廣成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搖籃。從林則徐虎門銷煙點燃中國近代反侵略的熊熊烈火以來,得風氣之先的廣東便成了“反賊”雲集之地。


洪秀全、馮雲山、康有為、梁啟超,從太平天國到戊戌變法再到辛亥革命,每一次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都寫滿了兩廣人的名字,廣東人開革命之先河,與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廣東是近代對外開放較早,思想最為先進的地區,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近代中國的變革與其密切相關,革命的源頭自此而起,直接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中國步入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


再看湖南,對中國近現代產生的巨大影響不言而喻,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與發展與其都密切相關,中國素有“一部中國近現代血淚史,半部由湖南人書寫”的說法,為近現代中國輸送了大量經天緯地之才。


從清末曾國藩開始,湖南在近現代人才輩出,名將雲集。湖南名士楊度的“若到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的豪情壯志,曾激勵了千千萬萬湖南人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拋頭顱、灑熱血,譚嗣同、黃光、毛澤東一輩又輩的人都抱著這樣的信念。


所謂”無湘不成軍“,近現代的中國軍隊也少不了湖南人的身影。近代以來,湘軍都是一個響噹噹的名號,自曾國藩創湘軍以來,湘軍這個名字就橫貫中國近現代史的長空。很多人從湘軍一步步走出,不但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也改變了湖南人的精神面貌。


有人曾言:”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從中就可看出湖南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地位。除去偉人毛澤東不說,更有中興四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魏源、譚嗣同、黃興、蔡鍔、宋教仁、劉少奇、蔡和森、何叔衡等一大批精英人才,無不為這個災難深重的國家做出過傑出的貢獻。


就新中國來說,十大開國元帥中有3位湖南人,十大開國大將有6個湖南人。湖南在中國近現代史中所佔的地位顯而易見,他們都無疑推動了中國近現代中國歷史的發展,改變了整個中國的面貌。


其次江浙,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富饒之地,長期是我國的經濟重心,在中國近現代史中,江浙人用自己的富饒為中國近現代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由於經濟發達,對於外來文化、技術的吸收程度也遠遠高於其他地區,思想相對來說也比較先進、進步,近現代著名人物如李鴻章、蔣介石、周恩來等等赫赫有名的人物皆出於此,可以說與中國近現代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最後看山東,中國儒家的發源地,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思想的發源地和中心。中國自漢武帝以來就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一直沿用至今。


儒家思想可謂深入國人文化的骨髓中,中國近代史上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都曾或多或少受過儒家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也處處可見其滲透的影響力,比如我們熟知的曾國藩、李鴻章等,一言一行都無不透露著儒家文化的身影。


山東近現代的著名人物如孫傳芳、吳佩孚、張自忠等,解放戰爭中也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當然,這只是錢鍾書先生個人的看法,要論貢獻其實其他地區也或多或少做出巨大的貢獻,比如四川、江西等等地區,也不遑多讓。其中四川開國元帥就高達4人,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領中,98人為四川人,成為全國各省將帥中含金量最高的省份。

而在開國將帥中,江西籍的將軍最多,共327位,佔全國開國將軍總數的20.26%,包括肖華、陳奇涵、賴傳珠3位上將;梁興初、吳克華等38位開國中將;謝振華、曾克林、丁盛等286位開國少將。當之無愧的紅色搖籃!


朝聞歷史


首先申明,無論是馮友蘭先生所說的,還是錢鍾書先生所有的,都是具有時代感的,不能拿來比較今天的實際。

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在我國的近代歷史中,有這個三個地方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

第一個是廣東廣西大部,這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先驅。

第二個是長江三角洲,這是我國近代經濟最發展的地區。

第三個是湖南,這是我國近代人才的輸出之地。

這是馮友蘭先生從近代中國的全局,言簡意賅的做了一個自己認為的總結。

而錢鍾書先生更簡單的將地區變成了人,更為形象。

錢先生說,近代中國主要有三個半人。

第一個是廣東廣西地區。

第二個是湖南地區。

第三個是江蘇浙江地區。

第四個算一半的是:山東地區。

錢先生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

第一個人:那就是兩廣的人因為靠近海,所以最先接受新事物,也最能第一個站出來變革,舉旗。

第二個人:有人舉旗了,那就要更多的人出來響應,於是湖南人就站出來了。

第三個人:大家都站出來了,那就要資金推動,於是江浙人就出來了。

第四個半人:大家成功了,那就該學學孔孟,定製度,學禮儀了。

如果把錢先生的話比喻成人的一生的話:

那麼第一個人就是少年熱血,第二個人就是青年激情,第三個人就是中年成熟,第四個半人就是老年穩重。


宇哥帶你讀原著


錢鍾書先生的原話是:“中國只有三個半人:兩廣算一個人,湖南算一個人,江浙算一個人,山東算半個人。”。這句話該做何解,鍾書先生此言應該是出自於這些地方對整個近代中國的影響,而非現在的“地域黑”,所以所做解釋,應當公正公允。

兩廣的一個人:兩廣是中國近代對外開放的馬前卒,也因此催生了一批起義,革命的有識之士。最早的比如洪秀全,後來的孫中山先生,兩廣之地一直是最早帶頭反抗的。



湖南的一個人:近現代史上,湖南為中國輸送了大量經綸治世的人才。滿清時代的曾國藩,近代的黃興,開國領袖裡面更是不勝枚舉,於是有言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


江浙的一個人:江浙一帶是中國近代最早進入近代化地區,成為中國的經濟搖籃,而且江浙地區文化繁榮,文人輩出,“江浙派”在中國文壇的地位不容置疑。

山東的半個人:山東是孔子之鄉,儒家聖地。儒家文化則影響中國人幾千年,成為我們基因的一部分。近代一來,西學東漸,雖然儒家文化的影響遭受了打擊,甚至壓制,但還是非常重要,因而算半個人。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錢鍾書先生的觀點呢?我是頭條作者圍知歷史,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是阿維啊


這句話曾經在網上掀起過軒然大波,有贊同的聲音,也有謾罵的聲音,說錢鍾書是最早的地域黑之典型。為什麼人們有這樣的反應呢?這句話的原話是這樣的,錢鍾書說:“中國只有三個半人:兩廣算一個人,湖南算一個人,江浙算一個人,山東算半個人。”那麼,該怎麼理解呢?下面有書君帶著大家對這句話一點點進行分析:

凡成大事,至少需要四種人,第一是事件的發起人,第二是出錢的人,第三齣血出力的人,第四就是一個定製度的人。

首先,為什麼說兩廣算一個人?

在鴉片戰爭之前,兩廣地區是最早與世界接軌的地區,可以說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馬前卒。在近代的中國,特別是清末,要問中國哪個地方的人眼界最廣,那必然是兩廣地區,著名的十三行就位於廣州。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兩廣始終處於中國改革的前沿,在政治上雖未成氣候,但他們奮勇爭先的勇氣、魄力讓人敬佩!舉幾個直觀的例子,比如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還有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以及奠定了國民政府對中國的統治的北伐戰爭。因此,有人說,搞事情,還得是兩廣人。所以,兩廣人就是三個半人中事件發起人。


其次,為什麼說江浙算一個人:

江浙有“天下糧倉”的美譽,歷來都是以富庶聞名。在近代中國,江浙地區是我國的經濟的重心。江浙人利用本身的富饒,為中國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所以,江浙是中國近代史上三個半人中出錢的人。

再者,為什麼說湖南算一個人:

湖南是中國近代革命的發源地,在清末年間,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最終被湖南人曾國藩所帶領的湘軍平定。

同樣湖南人出身的左宗棠,率領湘軍收復新疆,成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不論是清朝還是民國,都是活躍在軍政兩界最活躍的一派,以至於有“無湘不成軍”的說法。所以說湖南是三個半人中出血出力的人。

最後,為什麼說山東算半個人?

山東作為中國儒家的發源地,正統的儒家思想所在地,自然當之無愧。必須承認,歷史上山東人訂製度、搞穩定是有經驗的。不論做什麼事都要講制度,所以,山東就是那三個半人中定製度的人,雖然西學東漸之後儒家文化的影響遭受了打擊,甚至壓制,但依然不能否定它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故而算半個人。

最後,有書君認為,錢鍾書之所以說中國有三個半人,並非像很多人說的“地域黑”,主要是基於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考量。

一語歸綜:就是兩廣人說:革命了!於是江浙人出錢,湖南人出人,一統江山後,山東人出來擬章程,至此,天下從大亂轉而大治,就有了錢鍾書的中國有三個半個人的說法。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錢鍾書所指的“三個半人”分別是指:兩廣人、江浙人、湖南人,另外半個是山東人!通俗理解就是:兩廣人用腦子、江浙人銀袋子、湖南人槍桿子、最後半個山東人撐杆子!

革命風雲在兩廣!

為什麼說兩廣人靠腦子,帶頭搞事情。縱觀中國近代史,數次重大革命都是有兩廣人發起的。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廣東花縣人,在廣西金田起義。戊戌變法倡導者康有為,廣東南海人,梁啟超廣東省新會人。辛亥革命領頭羊孫中山,廣東省香山縣人(今廣東省中山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農民起義、資產階級改良、資產階級革命幾乎都出自兩廣人之手。換句話說就是:“兩廣人敢做飛一個吃螃蟹的人!”敢出頭!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是在以兩廣人為首的浩浩湯湯的改良、革命之中搖搖欲墜、土崩瓦解。的確,他們始終是站在風口浪尖的男人!

“財大氣粗”江浙人!

自從永嘉南渡之後,中國人口便開始大規模南移,漸漸地,南方一代農商業被開發。“蘇湖熟,天下足!”江浙人是不會缺糧食的。伴隨經濟中心的南移,江浙人也發揮其善於經商作賈的傳統,商業發達,不缺錢兒。“天下賦稅,三分有其二!”江浙靠海,資源豐富,漁業、鹽業更是為其帶來可觀之收入!

所謂革命,就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流血暴動。暴動就要打仗,打仗就是打錢!近代革命者武裝暴動靠的就是江浙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入”。有了錢,什麼都好說,沒有錢,連為你賣命的人都少!

“國之利器”湖南人!

有人提想法,有人搞投資,那就得有人辦事兒,所以湖南人站出來了!記得楊度曾經在《湖南少年歌》中慷慨激昂的寫道:“中華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 事實也是如此,自曾國藩創立湘軍以來,擊太平軍、掃捻軍,一路所向披靡,儘管這只是為了封建王朝做最後的一哆嗦。但廟堂之事,“肉食者謀之”,蕩蕩湘軍遵命便是。

先是革命初期,黃興帶領湘軍(這裡指湖南兵勇)驍勇將封建殘餘打的落花流水,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破壞共和,松坡將軍帶著兩千湖南兵,以一敵百,與十萬北洋軍殊死一戰。此戰,功在松坡將軍,役在湖南千勇!

安邦之才山東人!

齊魯大地自古以來便是才鄉。自春秋始,孔孟之道出,漢武大帝,罷黜百家,儒學興盛。最初作為政治思想的儒學,歸根結底便是為帝王統治謀方法,找出路(這也使得其一度成為愚民枷鎖)。作為孔孟之鄉,自老到幼,從上到下,無一不耳濡目染,所以齊魯大地自古以來就不缺治國安邦之才。也就是說有了指導思想,有了鼓鼓錢袋,有了百萬雄兵,還得要山東人立規設矩,用那源源不斷的齊魯高階知識分子制定暫行制度!

為什麼說是半個山東人,原因就在於綿延千年的孔孟之道已無形之中已經淪為工具,“聖賢”越發變成“腐儒”,既要循規蹈矩,又要瞻前顧後。革命思想是先進的,是民主的,與傳統帝王思想背道而馳。這也就證明山東人雖能定規制,但卻很難撇開保守停滯的思想。這也就是半個人的來意!

綜合來言,這只是我們對錢鍾書此話的理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者,一千張嘴可能會出現九百個答案,所以姑且看之,覺著有理是我之福,覺著無理也可不用在意!


(歡迎看官姥爺贊同、評論~通俗易懂的解答簡單有趣的歷史,歡迎關注,麼麼噠~)



秦風漢韻論古今


主要是近現代以來各地出的對中國有巨大影響力的人物和對中國有重大貢獻為依據。

  近現代,兩廣特別是廣東對中國的近現代進程有重大作用,對中國有巨大影響的人物有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汪精衛等(對中國有巨大影響包括正面影響和反面影響)。由於廣東頻臨南海,對外開放早,所以廣東人思想比較先進,革命得最厲害。

  中國素有“廣東人革命,浙江人出錢,湖南人流血”的說話,湖南對中國近現代的影響是沒有那個省可以比的,俗話說“一部中國近現代血淚史,半部由湖南人書寫”。從曾國藩開始到現在的朱鎔基、賀國強,湖南在近現代人才輩出,湘軍將士,英勇奮戰,平定太平天國,收復伊犁,以至於有“無湘不成軍”的說法,更有“若到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的詩句傳世。湖南近現代著名人物有曾國藩、魏源、左宗棠、黃興、蔡鍔、宋教仁、毛澤東、劉少奇等等等等,十大開國元帥中有三個是湖南人,十大開國大將中有六個是湖南人。湖南在中國近現代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敢為天下先”是湖南人的優良品質。

  江浙一帶,廣義的江浙一帶就是指江南一帶,自古就有“天下糧倉”,“魚米之鄉”的美譽。江浙自古富饒,是我國的經濟重心,在中國近現代史的屈辱歷史中,江南人利用本身的富饒,毀家紓難,為中國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清末的淮軍更是與湘軍共同撐起大清王朝,並逐漸取代湘軍,成為清軍主力。江南人敢於接受新鮮事物,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好技術,改善軍隊裝備,因此當時的淮軍是中國最先進的部隊。江浙近現代著名人物有李鴻章、蔣介石、周恩來等等還有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解放軍將領。

  山東,中國儒家的發源地,中國外交家曾在巴黎和會上向各國宣告:山東之於中國,猶如耶路撒冷之於西方,中國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穌,中國不能失去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可見山東對中國的重要性,中國人從小就接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都受過儒家文化的影響,山東作為儒家的發源地、正統儒家思想所在地,對中國的影響不言而喻。山東近現代的著名人物有孫傳芳、吳佩孚、張自忠等。


用戶61933336183


錢鍾書所說的三個半人,其實指的是他自己認為對中國近代歷史做出傑出貢獻的那些人,他們歸屬於四個地方。其中兩廣是一個人,湖南是一個人,江浙是一個人,還有一個山東,算半個人。

兩廣地區的一個人。

可以說兩廣地區是革命的發源地,無數革命先驅是在這裡起家的。我們最熟悉的孫中山先生,其實也是在廣東地區開始革命,開啟了中國革命之先河。

除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早在鴉片戰爭前夕,林則徐先生已經在廣東虎門銷煙,開啟了中國近代史。而廣西地區,最著名的近代事件,莫過於太平天國起義了。

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了這場持續14年的起義,浩浩蕩蕩幾乎佔領了長江以南的半個中國。這是一場對清王朝打擊最大的起義,規模之大,前所未見。

所以說兩廣地區是中國革命先驅最早的發源地,在這裡看到了革命的種子和希望,所以才會有前赴後繼的人,加入到了革命當中去。

湖南地區的一個人。

湖南地區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新中國革命的發源地,若干開國元勳都出自湖南地區。毛主席、賀老總就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

其實早在清朝時期,湖南人就已經混跡於歷史潮流前線,比如說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湘軍領袖曾國藩那就是湖南人,收復新疆保證中華領土完整性的左宗棠,他也是湖南人。包括捨身忘死,為了戊戌變法而獻身的譚嗣同,他還是湖南人。

第一個反對袁世凱稱帝的將領蔡鍔是湖南人,清朝改革派中的胡林翼、彭玉麟等人也是湖南人。民國第一任大元帥黃興也是湖南人。

他們得到了革命的種子,所以引領所有人向前走,不管是清朝末年,還是民國初年,包括抗日時期,在歷史的最前沿,總是能看到湖南人的影子。

江浙地區的一個人。

我個人覺得,江浙地區的一個人主要指的就是周恩來總理。當然了在中國近代,江浙地區還出現了很多厲害的人物。

比如說在清朝晚期的權臣李鴻章,他在江淮地區訓練淮軍,成為抵抗太平天國的重要力量。還有民國的領袖蔣介石,也是非常厲害的一個政治人物,他也是江浙人。

這幾個人都是中國近代舉足輕重的人物,所以江浙地區佔據一席之地自然是有道理的。而且江浙地區是較早吸收西方文化的地區,也是改革最早的發起地區。中國共產黨就是在江浙地區成立的。

山東地區的半個人。

山東最出名就是孔子,孔子的儒家文化影響了中國兩年多年的歷史,也是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說儒家文化是為了帝王統治而出現的,其實儒家文化是為了保存中華文化而出現的產物。過去的百家爭鳴,現在又有幾家是留下來的呢?

如果註定是流傳不下來的東西,那即使出現了,又有什麼意義呢?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夠存在兩千多年,的確是有道理的,因為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生存法則。

但是山東地區在近代的革命當中,並沒有太出眾的貢獻,尤其是沒有太多著名的革命人物出現在近代歷史當中。

不過也有孫傳芳、張自忠、吳佩孚等人在中國近代史中擔當重要作用,所以錢鍾書認為山東地區只能算半個人,其實指的就是在近代歷史上著名人物出現的數量而已。

總結:這種說法是相當片面的,錢鍾書只是從大人物的角度來看的這件事。

我認為這種說法十分片面,因為不管是在中國的哪個地方,都有不少傑出的人為革命作出貢獻,這是肯定的。

而且小人物的貢獻,未必就比大人物的少。可以說中國革命如果沒有千千萬萬個小人物的努力的話,那也沒辦法成功。

而且拋頭顱灑熱血的不僅僅有大人物,也有無數小人物的出現。之所以稱他們為小人物,並不是說他們的貢獻小,而是因為他們的名聲遠沒有大人物那麼大。

可是他們的貢獻呢?沒有人可以抹殺他們當中任何人的貢獻,所以我覺得中國的人遠不止三個半這麼多,這只是錢鍾書老先生的一家之言罷了。


江湖小曉生


現代很多人都討厭地域黑,現在很多人都把錢鍾書的這句話當做地域黑的始作俑者,錢鍾書確實說過:

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湖南、江浙算一個,山東算半個 。

這句話是在錢鍾書的小說《貓》裡面提到的話題。但是首先要明白這句話的時代性,錢鍾書是中國近現代作家,經歷過中國近代史的一個人,而我們都知道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歷史,從晚清到新中國建立的這段時期中國遭受了有史以來最為屈辱的一段歷史。而錢鍾書的這句話就是以中國近代為背景的。所有有很強的地域性,更有很強的時代性。為什麼錢鍾書只說到兩廣,湖南,江浙,山東這幾個地方,中國諾大的地方難道其他地方的人就真的不如這些地方嗎?

先說兩廣,中國近代革命兩廣人的貢獻確實是功不可沒的,太平天國的洪秀全,戊戌變法的康有為,辛亥革命的孫中山等等這些都是從兩廣走出來的,而這些人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革命的形式,中國近代革命也是最先在兩廣地區打響,北伐就是在兩廣地區誓師出發的。因此兩廣人算一個確實不為過。

再說江浙地區,江浙地區在中國近代也是湧現除了一大批的人,特別是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一說到江浙就是魚米之鄉,江南水鄉,富饒之地,江浙人會做生意,所以江浙地區在近代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而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統一全國背後就是江浙財團的支持,正是江浙財團對於中國近代的貢獻,所以江浙算一個。

然後就是湖南,為什麼湖南能夠獨佔一席呢?一句話就能說明湖南人的貢獻:一部近代史,半部湘人寫。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不只是半部,甚至更多。湖南人對於中國近代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從晚清開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再到後來的黃興,蔡鍔,宋教仁,到無產階級革命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等等。正是這一群人影響了中國近代百年,無湘不成軍,若到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等等這些都是說湖南人的。湖南人能夠獨佔一席確實都是拿命拼出來的。

山東為什麼只能算是半個呢?只因儒家對於中國的影響太大了,可以說整個中華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的代表,而孔孟之道就是從山東開始的,孔子也是山東人,所以山東在整個封建時期都是孔孟之道最為昌盛的地方,也是影響了中國整個封建時期。

但是很顯然這句話放到現在就不適合了,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4億人口,56個民族的人都是最棒的。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稱謂——中華民族!!


中國歷史研究所


“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人算一個,江浙人算一個,湖南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而湖南人的影響似乎更深遠些。”

錢鍾書先生這句話,是用以形容中國近代史上最出風頭的幾個地區的。

兩廣自然是指廣東廣西兩省,近代史上,鬧出大陣仗的洪秀全、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他們都是兩廣人。洪秀全先在清王朝的腐爛軀體上狠踹一腳,孫中山又在上面到處捅窟窿,康梁是戊戌變法始作俑者,客觀上也撬動了清王朝的地基。

總結:兩廣人善於搞事情,做帶頭大哥。

江浙,當然就是現在的包郵地區,長三角近千年來,一直是經濟發達地區,近代上海崛起,更是穩固了這種地位。江浙人有錢、有文化。生逢亂世,懂得政治投資的道理。

總結:無論官辦民辦,江浙人辦企業,賠的少,賺得多。

湖南:考慮到江浙和兩廣其實都是兩個省,單獨列出的湖南人,無異於是一種絕對褒獎了。兩廣人洪秀全可以搞事情,但湖南人曾國藩等出馬,一定能夠搞掉搞事情的人。辛亥革命離不開湖南人的犧牲精神,無論是後方的革命家,還是首義中的實踐者,湖南人十分密集。

總結:搞軍事行動,湖南人可以不帶頭,但一定要喚起他們的參與精神,決定不能讓他們參與到對手陣營中。

山東:拿顧維鈞的話說,山東就是中國的耶路撒冷,聖人呆的地方,對於各種造反行動是內心牴觸的,維持穩定才是心中所想。當山東人加入進來的時候,往往意味著,這場造反行動已經接近尾聲了,山東人一定會致力於各種重建工作,目的當然還是為了保持穩定。

簡單概括:江浙人積極地購買了武器彈藥;兩廣人打響第一槍:“兄弟們,衝啊”;湖南人一窩蜂衝了過去;山東人跟著默默撿起戰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