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歐美小留學生是否違反了義務教育法?

沽上風雲


從本質上來說,我認為是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實施的目的是:

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

1、保障少年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因為在過去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孩子無法得到受教育的機會,甚至有的家庭就是不讓孩子讀書,所以國家從法律層面制定的義務教育法,強制所有適齡兒童必須要讀書,如果這些孩子無法接受教育的話,家長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2、義務教育法實施的另外一層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民素質,每一個公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理應提高自身的素質,這也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本。

那麼現在很多家長把小留學生送到國外去,是不是達到了這兩個目標呢?

我認為只達到了第一個目標,那就是讓孩子接受到了教育,給了他受教育的權利,甚至是優質的教育。但我不認為滿足了第二個要求,出國留學享受所謂更優質的教育,這就意味著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了嗎?

好,那我們就看一看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在學習什麼?

上面的課程當中有多少在英國是不學習的?或者說哪些教材是我們國內所特有的?國外有語文課程嗎?有歷史與社會嗎?有思想品德類課程嗎?而恰恰只有學習了這些課程才能說明你是一箇中國人,如果連這些課程都沒有學習的話,即便學習了國外最先進的知識和文化,也不代表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假如有一天我們14億人都放棄了學習自己的文化和特色的東西,那麼我們這個民族將面臨著什麼?

結果是不可想象的,新一代的教育直接關乎著民族的未來,如果讓年輕一代都去學習西化的那一套,然後再回到國內來治理國家,服務於國家,我們這些長輩放心嗎?


小留學生去國外我們不反對,但是在基礎教育就接受了西方的那一套,我個人是不接受他們再次擁有中國國籍,但是我尊重他們選擇追求的權利,我們擁有這樣的胸襟讓這些人走出去,但絕對不歡迎一個沒有接受國內義務教育的人再次回到國內工作,因為我們很難讓這些人對自己的祖國產生認同,這和高中生以及大學生出國留學完全是兩碼事,高中生以上出去留學之前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和是非觀念,但小留學生出去完全是接受了訓化教育,請各位家長給孩子轉國籍,謝謝!


美蛙英語


根據屬地原則,人在英國就應該受英國法律管轄。


長島男爵


小留學生違反義務教育法?這該從何說起?看來題主對義務教育法還是不太清楚。國家出臺義務教育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每個適齡兒童接受到教育,從而提高國民素質。


義務教育法中沒有規定,不許孩子出國留學這一條,而是說適齡兒童、少年到了入學年齡,而其父母或者監護人不讓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會受到相應的批評教育,責令整改。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這本是人之常情。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父母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也無可非議。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小留學生也不會進入公眾的視野,引起大家的熱議。

父母讓低齡孩子出國留學,各有目的。有的是看重國外寬鬆的教育環境,有的是想把孩子早點送出去,早日加入外國國籍;還有的是因為國內高考競爭壓力太大,自己孩子成績不是太好,不具備競爭優勢,出國上學,幾年之後,頂個留學生的頭銜回來,以彌補學業的不足。

不管何種原因,都談不上違法。只是,現在國外疫情形勢緊張,小留學生進退兩難。不回國,父母不放心,孩子年齡小,許多託管家庭不讓孩子住,有的學校放假,不讓學生住校,這些實際問題真的讓人擔心。回國吧,航班停飛,機票難求,回來途中還面臨被感染的風險。面對如此形勢,166個家庭簽字申請中國政府包機接回留學生,由此引發對留學生的熱議。


但是,不管怎麼說,留學生也是祖國的孩子,無論如何,祖國不會對留學生不管不問的。關鍵是這些留學生如果回國,一定要遵守國內的相關規定,如實報告,自覺隔離,不敢特權,自然不會引起人們的反感!


靜靜助學


低齡留學並不是最近兩年才出現的新事物,在英國的1.5萬小留學生也絕不是一下子冒出來的。前幾年,對於低齡兒童留學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是問題,國內還有過一些討論。不過,普遍認為,低齡留學仍然存在法律空白,國家對此也只是默許。


有些專家認為,《義務教育法》雖然規定適齡兒童應該接受義務教育,但並沒有具體規定在哪裡接受,可以在公辦學校,也可以在民辦學校,只要是學校就行。那麼,送孩子出國留學,只不過是學校不同,並沒有剝奪孩子受教育的權利。不過,真經認為,低齡留學,屬於鑽法律的空子,對國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若干年前,有家長希望能自己在家教育孩子,不過這種方式最終被認定為違法。2017年,教育部印發過一個通知,明確提出,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並要求高度關注接受“私塾”“讀經班”等社會培訓機構教育的學生。也就是說,國家並不認同這些教育形式是義務教育,因為國家的義務教育,對教材等是嚴格管理的。而某些教育方式,並不能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



同樣,從小去國外留學,完全接觸不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接受不到愛國主義教育。就說升國旗這樣的事情,孩子在英國唸書,週一早上就算不升英國國旗,也不可能升中國國旗。孩子對國旗的感情幾乎為零。此外,每個國家都要向孩子講述自己國家的歷史,如果孩子從小在英國上學,那學習的就是英國的歷史,甚至可能會接受一些美化鴉片戰爭和侵略者的歷史教育。這樣的孩子,將來還能和中國一條心嗎?


所以,真經認為,低齡留學不叫義務教育,甚至這叫逃避義務教育。義務教育作為國民的義務和權利,學到什麼知識可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受教育過程中明白自己是中國人,明白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來之不易。我認為,受中國式的教育才是義務教育。我們應該修訂義務教育法,對低齡留學進行規範,減少低齡學生出國的情況,除了在境外工作的人群外,不允許適齡兒童去接受西方的教育。如果我們需要精英教育,我們可以將歐美學校引進到國內,但一定要加上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為孩子們繫好第一粒紐扣。


高校人才真經


部分歐美小留學生是否違反了義務教育法?

這個就扯遠了,根據規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週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週歲。

我們法律規定公民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但是沒有強制性要求公民就只能在中國接受教育。這些留學歐美的小留學生也在接受義務教育,並不違反我們法律規定。我們的義務教育只是保障基本的教育,作為有能力的家庭自然可以選擇更好的地區,更好的學校,甚至是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留學。客觀的說,這些家長選擇讓子女留學歐美,是支付更高昂的學費,是為了讓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教學。


葉律師


要不是此次疫情,我還不知道有那麼多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在接受純粹的外國教育。比如光英國就要15000多人,平均年齡才14歲。

對於這些小留學生是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我不是專業人士,特別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那麼小,有些父母寧願放棄國內免費的義務教育,放棄閤家團聚,而在孩子“三觀”形成之前自費送孩子出去接受異國教育真正原因,所以沒法定論。

但是我熟悉《義務教育法》的一些條款,現摘抄如下,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判斷。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制度概說】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第三條【實施目的】……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四條【適用對象】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第五條【政府、家長、學校、社會的義務】……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從以上條款可知,假如本應該在祖國接受義務教育的中國未成年公民,家長卻無正當理由讓TA接受純粹的外國教育,而不履行《教育法》義務,那麼肯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育兒智匯


小留學生的家長沒有違反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的初衷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9年義務教育,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識,不至於成為文肓。而由於社會的進步,部分家長的收入高或想讓孩子接受國外教育,為將來移民打下基礎,早早地就把孩子送了出去,不過是把國家的無償義務教育變成了給外國人交學費罷了,沒有違法一說。


不過在民族情感方面,我們認為小留學生的出現傷害了中華民族的情感。孩子從小學、初中就到了歐美留學,與母語教學整個脫了鉤,用外國語言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就造成了孩子的母語的退化,沒有學習到母語的精華,有的連漢語都說不流動了,與人交流全是外語,這就造成了他們今後不能回到中國服務的第一障礙。

在認知方面,小留學生學的是外國的課本,歷史、地理、政治,他們的意識形態和對歷史的解讀與我們完全不同。小留學生時間長了,就可能把老牌資本主義的血腥擴張理解成為正常的資本輸出與貿易;把中英南京條約理解為大英帝國的勝利;把火燒圓明園當成是一種國與國戰爭的勝利。


這就是歷史方面的差別,我們的孩子讓外國人教完以後,再讓他們學中國的歷史,講解外國列強如何侵略我國的,他們還會相信嗎?


從2007年以後出國的小留學生,現在應該統計一下了,有多少人還在外國上高中或大學,有多少人大學畢業後回國服務了,有多少人加入了外國籍,有多少人的父母也隨之移民出國。數據統計出來,估計會嚇人一跳吧。

通過幾天的問題回答,我大概計算了一下,一個小留學生到大學畢業,平均需要600萬元人民幣,一年就需要60萬,假設全世界有10萬小留學生,每年就要交給外國600億元,嚇人不,這是真金白銀交給處國人的錢啊。而在我國,小學到初中階段是免費的,這麼多錢流到了外國,令人心疼不。

送孩子到國外讀書的家長,不違法但有點違心吧。你們培養了一批小假洋鬼子,還不如家長現在就走吧,別在中國掙錢了,我們不想要你了。看著都來氣。

我是: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感謝您的閱讀。更希望得到您的評論和關注,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老師了。再次感謝!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我認為留學歐美的這些小留學生,他們的父母並沒有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出臺的初衷是為了保障適齡的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從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雖然這些小留學生沒有在國內接受優教育,但是不可否認他們接受的這些教育肯定要比國內更優質。而我們的義務教育法只規定了最低層次的權利保障,如果這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或許有的人說他們去國外接受的教育,能夠跟國內相比嗎?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雖然我們對於歐美一些國家有其他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認,他們的教育發展歷史和現代教育的方式確實比我們要先進一些,我們可以大方的承認他們的先進之處,進而改變我們的弱點,從而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由於疫情的影響,導致這些小留學生不能在國外正常的上課,所以才引起了國內的巨大關注,我認為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畢竟疫情無情,孩子是無辜的!所以我認為他們受到的教育是完全符合優教育法規定的,沒有任何爭議!


說文寫作


我認為這明顯違反了中國的《義務教育法》

中國的《義務教育法》必然不同於英國或美國的《義務教育法》,必然是有利於中國的,這就是讓每個受教育者首先接受本國文化的薰陶,從小培養愛國主義情操,用本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信仰等價值觀武裝頭腦,這是國家和民族長治長存,繁榮興旺的保證。

接受那國的義務教育就必然有利於那個國家,把小孩送到外國接受基本教育,只會用別國的價值觀,人生觀,國家民族觀等理念鑄造其頭腦,教育出的公民只能是一個合格的“外國公民“,而決不是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尤其是意識形態敵對的國家去留學,必然會培養出本國本民族的“敵人“,這一點,只要看一看那些留過學的“精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即可明白。

這難道就是中國義務教育的目的嗎?

如果這樣的“教育精英”被委之以國家的重任,在他們的領導下,我堅信不要太久,“中華特色“就會被慢慢地“磨沒“了,我們的後人雖然存在,甚至活的很好,但已不是“中華民族“了,當然也不是英國或美國的民族,而是一個“失憶的民族,失去自我的民族“。


意識物理學


對於這個問題,一直都比較爭議,而且義務教育法制定時,可能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沒想到小學留學生現象會越來越普遍,併成為一種現象,這方面的法規,我想用不了多久,可能會有所修正。就目前的小留學生來講,他們能夠出了國,這說明他們是被允許的,那麼就不是一種違規行為,我們看不慣歸看不慣,但從法律上來講沒有任何問題。

關於小留學生,我想談談個人的意見。

誠然,國外的一些教育更注重個體化,能夠儘可能的釋放孩子天性,這也是他們區別於國內應試教育的優勢所在,這個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它都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我們必須要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但是,我不支持小孩子留學生,尤其反對從小脫離母語的教育體系。母語的成長體系,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土壤,每一個民族的文化,走到最後的壁壘絕對是語言,是母語決定的。雖然到了國外,接受了西方教育,但在骨子裡仍然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因為你的家人和中國人,這是一輩子都脫離不掉的文化基因。

中國的文化和思維,和西方是有區別的,西方世界注重的是理性規則,而我們更看重感性的情感,西方世界教育我們辦事的方法,但是中國文化教育我們要有感情的豐富性。

當然,我的觀點並非是抵制西方文化,我認為系統的基本教育不應該脫離母語,要留學可以,起碼要等到大學之後的教育,這樣可以帶著思辯能力去學,知道什麼是有利的,什麼是沒有利的,可以把中西方文化中的優秀元素吸引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