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績溪:電氣化栽培 小香菇起扶貧大作用

  “真的很感謝供電公司,每年香菇種植的時候,都來幫我檢查線路。機器壞了,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只要是關於電的,我一點也不用操心,有你們就行。”3月18日,績溪縣伏嶺鎮老胡家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胡俊凱向上門服務的供電員工感謝道。

  據瞭解,西川村曾是績溪縣伏嶺鎮“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由於村裡沒有支柱性產業,該村年輕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留下來的多是孤寡老人和身患殘疾人員。為了幫助西川村摘掉貧困的帽子,2017年,愛心企業家胡俊凱在縣鎮府的支持下創辦老胡家農業合作社,帶動村裡40多戶貧困戶發展香菇種植產業。為了進一步提高香菇的產量,該合作社摒棄傳統作坊式種植手段,採用先進的電氣化栽培模式。電力設備的增多導致該村用電負荷激增,現有的供電能力已經顯得捉襟見肘。

安徽績溪:電氣化栽培 小香菇起扶貧大作用

  2018年,國網績溪縣供電公司將該合作社所在臺區納入農網改造計劃,新增200千伏安變壓器,徹底解決香菇種植、儲存、加工用電難題。“以前用電總是心驚膽顫的,木屑粉碎機、香菇裝袋機、滅菌鍋爐不能同時開,負荷過大就會頻頻跳閘,生產加工快不起來,現在電力充足,幾臺機器同時進行一點問題沒有。”胡俊凱介紹說。有了充足的電力做後盾,老胡家農業合作社開足馬力發展香菇種植業,種植面積呈現井噴式增長,種植基地由原先的30餘畝迅速擴張到150餘畝,年生產總值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00多萬元。西川村因此脫了貧困帽子,老胡家農業合作社搖身一變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龍頭企業。

安徽績溪:電氣化栽培 小香菇起扶貧大作用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我們合作社推遲了復工復產的時間。現在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這眼看要全面復工了,冷庫、灌溉抽水泵、木屑粉碎機等設備已經很久沒用了,怕出啥問題,就想著能不能找供電所的師傅幫我看看。”3月18日下午,胡俊凱聯繫上了伏嶺中心供電所客戶經理程本鈞。

  接到電話後,程本鈞與同事胡宏平帶上工器具,趕往西川村香菇種植基地。兩人首先對香菇冷庫電氣設備進行了檢查。在確保冷庫電氣設備運行正常後,程本鈞和胡宏平來到菌棒加工廠房,給木屑粉碎機、香菇裝袋機、滅菌鍋爐等電氣設備和用電線路做了一個全身體檢。經過檢查,發現木屑粉碎機通電後就是啟動不了。“這粉碎機可是加工菌棒的第一步,沒有它,肯定不行的。”站在一旁的胡俊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經驗老道的程本鈞一邊打開設備蓋板,一邊安慰道:“胡總彆著急,只要是線路上的問題,肯定幫你解決。”經過仔細檢查,程本鈞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是因為機器長時間不運轉,接頭線氧化造成線路接觸不良。程本鈞和胡宏平從工具包中找來了新的電源線更換上,木屑粉碎機又重新運轉了起來。

  “真的很感謝你們供電部門,現在終於可以放心復工了!”臨走前,胡俊凱握著程本鈞的手激動地說。(卜厚績 董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