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小商业的“危”与“机”

3月22日8时至19时,记者以玉林城区金旺路为观察样本,试图了解在复工复产阶段,这里的小商业形态恢复状况。

小街逐渐热闹

金旺路是玉林城区一条小街,长约1.3公里,一头连着人民路的金鸡广场,终点是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其关联着众多社区、小区市民的民生。

餐饮业是这条小街的主业,以肠粉店、生料粉店、面包蛋糕店为主的早餐业是最先得到批复复工复业的,也是目前恢复得最好的。2月20日,经营肠粉生意的陈金水看到了玉州区关于服务业企业安全有序复工的通告,第二天就从兴业县返回玉林城区的租住地,办完相关复工手续,于3月1日正式复业。

陈金水说,开始时生意很难,然而最近几天的营业额已经接近正常。与他一墙之隔的闽记肠粉店在玉林城区小有名气,在3月13日恢复营业,老板告诉记者,现在营业额是正常水平的60%。

为了复业逐渐恢复正常,所有的店主都做了很大的努力,首先是尽量吸引顾客,其次减少人工成本,并与店铺业主商量减少租金,最后是增加营业时间,这也是所有餐饮店普遍采用的方法。

据记者当日观察,当日沿街80%以上的店铺已经恢复营业,包括餐饮业、小汽车美容、电动车及摩托车修理、美容美发等。

全面恢复仍需时间

记者走访整条街道,发现少部分店铺继续保持休业状态,有的甚至打出了转让的广告。

记者调查发现,造成店主经营困难的普遍原因,是由于疫情造成人们出行、消费习惯的改变。市民更关注健康安全,出外的时间大大减少,相应消费也在缩减。聚龙花园小区居民陈胜告诉记者:“过去小孩在外地读大学,我们夫妇一日三餐都是在外面消费,然而现在大学还没有复学,所以我们轮流买菜、煮饭。”

另一主因是目前部分限制没有取消,导致相关业态无法恢复。例如五金业,由于部分小区对出入限制比较多,所以装修业的复工还是比较迟缓,导致了与装修关联度比较大的五金业很多时候还处于歇业的状态,如聚龙花园外围街道唯一的一家五金店目前还没有开业。

此外,各中小学校还没有开学,导致对学生消费群体比较依赖的商业形态目前经营比较困难。金旺路一家鲜奶店目前处于“半开半停”状态,老板由于经营困难,现在应聘做外卖送餐员。

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客座讲师苏祖奔认为,疫情对小商业的损害或会延长,所有店主必须对坏的情况有所估计及预期,做好应对。

社区电商应运而生

3月22日黄昏,玉林城区金旺路聚龙花园小区大门,数辆送货的电动车、小货车停在门口,数批人送来米粽、沃柑、冰鲜鸡等食品。多名业主接到电话后,依次从小区出来,接过自己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预先订购的食品。

一种新的商业形态正在形成,苏祖奔将之称为社区电商。聚龙花园的苏红就是这样一名社区电商。据她反映,自己从事社区电商纯属偶然。苏红本来是跑客运运输的,由于疫情只能长期呆在小区里。2月中旬的一天,她从其弟弟处了解到博白老家的沃柑滞销,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同学群、社区业主群发出订购沃柑的信息,却得到意想不到的反应,第一批就卖出了约1200公斤。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目前她已经成功推销出15批沃柑。

方邦食品公司把苏红这样的社区电商作为自己长期合作的对象。由于疫情的影响,配送业务以学校为主的方邦食品公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董事长卢付化危机为机遇,把公司的主要力量转到为玉林各小区居民配送食品为主。“这个业务能打出去,主要是高性价比,一是食材好,二是价格有优势,而能把配送公司和小区居民整合在一起的就是像苏红这样小区业主认可度较高的社区电商。他们有信誉,居民比较认可。”

目前方邦食品公司已经打开社区销售的局面,正在招聘社区团长,苏红已经应聘。她说:“像这样的社区服务,我只是举手之劳,一方面服务了居民,自己又得到合理的收益,何乐而不为?”

原标题:疫情之下,小商业的“危”与“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