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精准施策助力残疾群众脱贫不掉队

青海新闻网·大美客户端讯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坚持“输血”与“造血”、“扶智”与“扶志”结合并进,大力实施康复、就业创业工程,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不掉队

“现在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特别大,还免费给我们培训技术,相信我们的生活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一定会更好。”在党的惠民阳光普照下勤劳脱贫的古鄯镇残疾贫困户杨双露感慨说。

2019年,古鄯镇残疾贫困户杨双录在县残联的扶持下,支起了百货摊位,卖起了土特产,两个月的时间盈利了6000余元,过了旅游旺季,他又积极报名参加洗车培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技能培训合格证,现在正琢磨着在古鄯镇开一家洗车行。

巴州镇残疾贫困户李海成在县残联的帮助下,已经学会洗车技术并开起了一家洗车行,一个月也有几千元的收入。

转导乡忠孝村残疾贫困户刘明在县残联的扶持下,依托发展养殖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刘明家原本养着几只羊,2018年,县残联给他送来了3只小尾寒羊和3袋饲草料,2019年产下7只羔羊,当年出栏的11只羊给他带来1万余元的收入。

同村,70岁的残疾人安福女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卧床20年,她的儿子刘全发因照顾母亲无法外出务工。县残联获悉情况后,将3只母羊送到安福女家,经过一年的养殖,加上家里原本就养的几只羊,今年也出栏11只,刘全发又购买3只母羊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刘明、安福女是民和县通过产业扶持助力残疾贫困户摘取“穷帽”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民和县坚持“输血”与“造血”、“扶智”与“扶志”结合并进,累计为4.9万人次残疾群众发放“两项补贴”9195万元,托养就业段贫困残疾人774名。投资870万元对1万余人次贫困残疾群众实施免费康复训练、提供适配辅助器具、无障碍改造等项目,370余名残疾学生享受助学金近700万元,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4%,投资326万元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产业扶持348户、安置就业170余人次,不断提高残疾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改善残疾群众的生活条件,提升残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