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有很多人擔心這次疫情會給自己家的孩子帶來心理影響,其實完全不用擔心。現在我們國家這麼強大,疫情已經基本穩固住了,現在根據新聞上的消息來說,我們國家的基本現狀主要是由於境外輸出。

  然而還是有人比較擔憂,對此我給出如下建議:  第一,對於三觀已經成熟的大學生來說,班主任的心理輔導作用微乎其微,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信息源,有自己辨別信息真實度,有效度的判斷準則。  第二,對於高中生來說,尤其是高三的學生,他們更關心會不會影響高考,有的人還希望高考延後,這樣有更多的時間幫助複習;有的人想要早點開學,讓老師進行有方向的複習。對於這類學生,我們要把重心從疫情上分擔出一半放在學業上。  第三,對於小學,初中生來說,網絡授課模式並不能讓他們感覺舒適,反而有些時候會讓人變得焦躁。但因為疫情原因,這種模式對他們的保護是非常全面的且高效的。既不會影響課程,也不會為安全擔憂。  但我們還是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  首先,可以組織開展班會,針對學生在家上課的感受進行分析瞭解,幫助學生建立對網絡授課模式正確的認知。  其次,對學生進行提問式教導,針對抗議期間怎麼更安全的保護自己?怎麼看待這場疫情?進行提問,通過回答明白學生是如何認知這場疫情的,然後做總結。  最後,多為學生播放抗疫情的正向積極的新聞和視頻。讓學生明白,不僅僅是他們,還有全國人民在一起努力。因為家長都很關心這個疫情,而且總會對一些負面消息(看球的郭姓男子,要喝礦泉水的女大學生等等),這樣會對孩子造成負面認知,會讓孩子認為,生活中很多這種人,甚至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對的。  第四: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更親近的人是父母,老師在他們眼中僅僅是一個長輩,所以來說最好的心理輔導就是來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一些知識也可以讓家長代老師教給孩子。  
總結:我們要為三觀不成熟的孩子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榜樣教育,讓他們多向戰鬥在一線的人們學習,不能被社會的蛀蟲所影響。教育他們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正確。還要多家長溝通,瞭解學生在家的目前狀態和心理感受,確保健康積極發展。

在疫情中,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