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海棠花開時


又到海棠花開時

柏國西平是中華之母黃帝元妃蠶神嫘祖的故里,生我養我的故鄉。陽春三月,家鄉那條蜿蜒曲折的小洪河,流水潺潺,碧波盪漾。洪河裡,游魚可數;河兩岸,鶯飛草長;綿延10餘公里的海棠花爭奇鬥豔,競相開放,與河兩岸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交相輝映。目睹此情此景,我的心裡湧起層層波浪,繼而又淡出一絲絲的嘆息和憂傷。

我的家鄉在距離縣城幾公里外的一個小村莊,小洪河在她的身後靜靜地流淌。伴隨我童年的不只是和小夥伴們在小洪河裡洗澡、逮魚、捉蝦、摸蟹、打水仗的快樂,也不只是瓜田李下爬高上低偷瓜摸棗時的驚悸和欣喜,還有下雨時家裡堂屋漏雨的滴答聲、生病母親病痛時不絕於耳的呻吟聲。更難忘的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前夕,村民們三天兩頭無緣無故地摩擦,動不動就對罵吵打,拳腳相加。生活在這樣一個令人難忘、單調貧窮而又有些血腥、野蠻、淒涼的地方,“鯉魚跳龍門”,走出窮村莊成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美麗夢想。兒時的我也曾暗暗發誓:一定要勵志學習,走出去,有所成就,把父母接到身邊,讓父母享受幸福生活。

星移斗轉,寒屋苦讀,我終於走出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小村莊,進了縣城,並逐步走上了單位領導崗位。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吹綠了我的家鄉。不少村民開辦了企業,住上了樓房,開上了小汽車,過上了幾代人嚮往的幸福生活。我也在縣城安家定居,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行走在縣城小洪河、引洪河沿岸,綿延10餘公里的海棠花長廊,各色成型海棠競相爭豔。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木瓜海棠、北美海棠……盡收眼底,白色的、黃色的、粉紅色的、桃紅色的……相映成趣。那些剛出來的海棠合著瓣兒,像一位小姑娘,嬌滴滴的,不肯露面;開開了的海棠,則大膽地展開圓形的花瓣和絢麗的蕊,漂亮極了,溫暖得和陽光一樣。西府海棠既香且豔,花未開時,花蕾紅豔,似胭脂點點,開後漸變粉紅,如明霞曉天。垂絲海棠含苞待放,奼紫嫣紅,令人遐想。看著河兩岸絢麗燦爛的海棠,欣賞著她那迷人的風姿,怎不令人心馳神往!

又到海棠花開時

觀賞著海棠美景,我不得不為西平縣這幾年來的滄桑鉅變所歎服。大凡來過西平的人,只要到西平走一走,看一看,無不被西平近幾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驚喜,而慨嘆。家鄉人民妙手神工,把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相融合,結合城市自然風貌及人文底蘊,以文“化”城、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業“興”城,構建起“四區三河六湖一帶”的城市框架,新建了嫘祖文化苑、南城河公園、嫘祖溼地公園、嫘祖海棠園、萬畝生態園等一批遊園綠地。中央公園、御都公園水岸、西平建業城、京都高爾夫公寓……拔地而起。“人在樹下走,車在綠中行,樓房花叢臥,城市森林中”。春天來臨,海棠花開,這些地方美若仙境,“河暢、水淨,岸綠、景美”。漫步洪河兩岸,三步一景、景景生輝,五步一畫、畫畫傳情,讓西平這座千年古縣煥發了青春。“花海旅遊新城”橫空出世,中原“小江南”美譽聲名鵲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我行走在鋪滿海棠花的河堤上,驚喜之餘,心裡又越來越沉重。年少時的誓言,彷彿離我現實的承諾又漸行漸遠。記得4年前的一天晚上,母親從我家裡出來散步,累了就坐在西關洪河橋的橋墩上歇息。當時那裡還不太熱鬧,現在卻成了兒童放飛風箏和許多中老年人街舞的地方。一到海棠花開時,那裡又成了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父親在我家居住的日子並不多,每次都是匆匆的來,又匆匆的去。只是17年前,父親健在時兩次生病,才在我家住上了幾天。一次,父親只張嘴向我要了5元錢,想起這些,都讓我淚流滿面。父親去世時,母親已經80多歲。妻子就把母親接到了家裡居住。母親是一位典型的農家婦女,不識字,愛勞動,愛護短。母親的身體不好,而且不吃雞蛋不吃葷,想給她改善一下伙食的機會都沒有。4年前,母親辭世而去。想起母親在我家居住的日子,心裡無限的懺悔。我幾乎沒有陪母親在縣城遊覽過一次。想起這些,我心裡都不是滋味。母親彌留之際,我守在她的床前,眼裡止不住地流淚,萬千思緒彙集成一首《夜語》:“慈母臥床彌留中,心急如焚恨無能。仰天長嘯空悲嘆,不見醫聖張仲景。夜闌人靜乾坤空,茫茫天宇月不明。神醫華佗那裡去?但聞鐘錶滴答聲。”此情此景,永留心中。為娘守靈的那幾天,我悵然若失,痛苦不堪,淚水婆娑,“為娘守靈五更天,冬風蕭殺天地寒。熱淚滾滾翻作浪,陰陽兩隔呎尺間。遙想當年小童玩,寸步不離娘不煩。孃親撒手離人寰,宛如風箏斷線。”2016年的母親節那天,我念母心切,心生慨嘆,母親節裡想母親:“夏雨濛濛滌浮塵,母親節裡想母親。別人慈母廳堂在,我母音容夢中尋。擦拭眼淚念母恩,感恩母愛淚紛紛。勸君堂前多盡孝,莫待親去留遺恨。”每年春節來臨之際,我都要到母親在我家居住過的房間裡整理打掃,往往情不自禁,淚如泉湧。2017年春節,寫下了《每當我從孃的門前走過》這首小詩,聊以慰藉。“門還是那扇門,窗還是那扇窗,這裡住著俺的親孃。每當我從孃的門前走過,都忍不住回頭張望:孃的柺杖倒了沒有?娘坐的沙發髒了沒髒?娘吃的鈣片還有沒有?給娘剝的桔子嚐了沒嘗?輕些啊,輕些!別驚擾了親孃。或許娘正在那兒梳理思想,或許孃親剛入夢鄉。娘已入睡,多麼安詳。多想再給娘梳梳頭髮,多想再喂娘一口飯湯,多想再給娘剝個香蕉,多想再和娘拉拉家常!總覺得孃親並未走遠,總覺得孃親就在身旁。輕些啊,輕些!娘已安然入睡,娘是那麼慈祥。幾回迴夢裡相見,幾回回熱淚盈眶。娘啊娘,不論海枯石爛,不論地老天荒,您永遠永遠活在兒子的心坎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又到海棠花開的時,恰逢西平縣嫘祖故里網絡拜祖大典之際,寫下這篇文章,以示對中華之母嫘祖的敬仰,也多少撫平些許我對母親愧疚之殤。

作者簡介:劉貴學,男,生於1970年,中共黨員,本科文化,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西平縣委政法委。作品曾獲華夏中學生作文大賽優秀獎、《散文選刊》全國散文大賽三等獎、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大賽一等獎等,被中國散文學會收錄《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著有《張調解傳奇》、《不能沒有你》等書,微電影《牽掛》獲駐馬店市委政法委三等獎。《農村普法宣傳教育讀本》獲河南省社科普及規劃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和著名劇作家楊鐵成合編普法戲劇《紅石榴》並演出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