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化”发展为主攻方向 寿光市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内涵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潍坊“三个模式”的第3年。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寿光拿出硬招实招,将“三个模式”与乡村振兴、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以“六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持续“补短板、促发展、树样板”,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内涵,奋力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在产业提升上攻坚发力,始终抢占产业制高点。以标准化引领发展方向。深化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建设,探索成立蔬菜标准化产业学院,完成2项国家标准立项送审,加快10项行业标准和102项地方标准研制进度,全面加强对6省19处试验示范基地的标准输出和技术服务,推动在全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应用寿光标准,推动“寿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世界标准”。以品牌化实现优质优价。重点培育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加快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创建。创新举办第21届菜博会等3个国际性大会,实现“办好一次展会、打响一批品牌”。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盟,加快推进生鲜冷链、净菜加工、鲜切菜配送等业态发展,不断提升寿光蔬菜附加值。以园区化提升经营效益。加快蔬菜小镇、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等农业园区建设,实行“国企+农场+农户”“龙头合作社+合作社+产业工人”等模式,打造安全、放心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持续开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和规范提升,争创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突出抓好洛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和营里、田柳2个潍坊市级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向文旅、康养领域延伸,打造“业态融合、产城融合”新典范。

在人居环境提升上攻坚发力,提高群众获得感。抓好村容村貌提升。在高标准建成首批3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再筛选300个村进行集中打造,加强潍坊市一类、二类示范村验收。确保年底寿光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公共照明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美丽庭院”示范户建成率达到20%以上。抓好基础设施提升。科学编制镇街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高标准推进污水治理、农村公路建设等重点工作,力争9月底前实现“户户通”全覆盖、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强化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推广应用蔬菜秸秆生态循环、综合利用新技术,进一步完善环卫、绿化、道路等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巩固提升环境整治成果。抓好公共服务创新提升。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镇街卫生院基础设施PPP项目、完成11所镇街小学和农村幼儿园建设等重点项目。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026处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持续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力争今年县级文明村创建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上攻坚发力,增强乡村振兴支撑力。强化人才保障。抓好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蔬菜产业人才峰会等活动,出台政策鼓励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建设,强化省级以上农业高端人才引进。强化资金保障。扎实推进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全面整合财政、金融各类资金集中投向农业农村领域,积极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下乡支农,大力推广整村授信、“政银保”合作等贷款新模式。强化组织保障。大力实施农村优秀人才“雁归计划”,动员在外能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回村任职,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通过部门帮扶、企业结对、强村帮带等措施,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争年内95%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