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曹魏之於禁

于禁,出生年月不詳,221年因病去世。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人,官至左將軍,封益壽亭侯,諡號厲候。于禁在194年投奔曹操,成為曹魏集團的萌芽力量。破黃巾,討呂布,攻張繡,于禁所向無敵,官渡之戰立奇功,成為曹魏集團的骨幹。于禁以法家思想治軍,殺氣騰騰,持軍嚴整,降服故友昌豨後又以法斬之,曾帶領數十人奉命解除朱靈軍權。

219年,關羽包圍樊城,于禁率七軍馳援,遭遇漢水氾濫,向來以軍法嚴格要求別人的于禁,放棄抵抗而投降,關羽敗逃後,于禁滯留東吳,221年,于禁被孫權作為“效忠”曹魏的道具,引渡回國。曹丕以“于禁降敵,龐德義死”的高陵畫像羞辱他,他因此發病而死。

《三國志》,206年曹操上表為于禁、張遼、樂進三人請功,說于禁三人“武力既弘”(武功高強),還說于禁等人“無堅不陷”,請功時曹操是把于禁排在第一位的。即使是在《三國志·樂進傳》裡,在記錄請功的結果時也是把于禁排在第一位:“於是禁為虎威(將軍);進,折衝(將軍);遼,蕩寇(將軍)”。

曹操時代,外姓將領鮮有都督大軍遠征者,能做個前鋒就算是重用了。張郃、徐晃大多是被夏侯淵都督,張遼大多是被夏侯惇都督,樂進多和李典、張遼等組合使用。于禁是個例外,219年,曹操一下子拿出七支部隊讓于禁帶領去和關羽過招。樊城,與劉備和孫權的地盤接壤,曹操必須派最有能力也最靠得住的人去,這個人,他選擇的是于禁。《三國志·呂蒙傳》中記載:“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擒)禁等,人馬數萬”,看來,于禁當作大禮送給關羽的“七軍”,是真正的“重兵”。曹操時代,能帶這麼多士兵的外姓將領,唯于禁一人而已。

漢末三國曹魏之於禁


于禁是曹操從行伍士兵中提拔出來的,于禁也真得像曹操在205年為他寫的請功書裡寫的那樣“當敵制決,靡(無)有遺失”。對陶謙:他攻下廣戚(今江蘇省沛縣城東一帶),對呂布:他在濮陽城南打敗呂布二營人馬,不久又獨自率部在須昌戰勝高雅,最後又在下邳見證了呂布的被擒,又和曹仁、史渙攻打支援呂布的眭固,斬了眭固,對袁術:他包圍袁術集團的骨幹橋蕤,斬了其麾下四將,對張繡:他先後從徵到宛和穰縣(河南省鄧州市)立下赫赫戰功。

有一次曹操的大營在汝南遭到劉闢、黃邵等黃巾軍的偷襲,他率軍全殲來敵,斬了黃邵等人,盡降其眾;對叛將:他與臧霸等攻梅成,梅成舉眾三千餘人投降,他一走,梅成復叛,與另一叛將蘭成聯合起來,于禁督運糧草,幫助張郃平叛,他又奉命進攻昌豨,迫使其投降。曹操早期,哪一個戰場都有于禁。

漢獻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收編了張繡軍隊,也把張繡的嬸母收編到了,結果搞得張繡反叛了,曹軍猝遭肘腋之變,頓時大亂,曹操在眾將士的拼命掩護下狼狽逃竄,損兵折將,曹操的兒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戰死。曹軍潰散,兵敗如山倒,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將,幾乎所有的部隊都亂了編制,各條道路上,都擠滿了曹操的逃兵。

《三國志·于禁傳》記載了當時的情景:“(於)禁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勒”的基本意思是“套在牲畜上帶帽子的籠頭”,“懸崖勒馬”的“勒”,就是指用馬籠頭控制馬。當時士卒們一門心思逃命,誰還顧得上“戰”?可是,于禁手下的士兵卻是“且戰且引(退)”。“引”在這裡就是“退”的意思。

早先曹操收降的黃巾軍餘眾,是曹操早期的家底,由心腹夏侯惇率領。青州軍由流氓無產者組成,是一支野性難馴之師。在擊破徐州陶謙的戰鬥中,青州軍所過之處,嚴格貫徹“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不否認這是得到默許的,青州軍是曹操徵陶謙、討呂布、伐袁術、打張繡的本錢,曹操也只能遷就他們,于禁在且戰且引的路上遇到劫掠的青州軍,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砍,青州軍跑去找曹操告狀,曹操等著于禁來辯解呢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好不容易來了,于禁慷慨激昂地說了一句話:“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結果曹操只得表揚了于禁。

200年3月,袁紹手下大將顏良率領著郭圖、淳于瓊,渡過黃河,包圍了白馬(今河南滑縣)。曹操採納荀攸的聲東擊西之計,決定派一小股部隊,前往延津,做出要渡河的架勢,吸引袁軍主力,然後曹軍主力再襲擊顏良。“太祖徵袁紹,紹兵盛,禁願為先登”,“願”是“自願”的意思,曹操“壯之”,於是就精選了二千步騎,交給於禁,守延津去了。

袁紹派軍猛攻,竟然拿不下於禁堅守的延津。曹操急忙派樂進帶領3000人支援于禁。于禁判斷延津絕對守不住,鑑於袁紹親率主力前來,行動一定緩慢,決定主動攻擊。於是,在於禁的規劃下,5000步騎以最快的速度,偷偷地繞過了袁紹的主力,接連攻打延津北岸向西的袁紹軍三十幾座營區,展開火攻,斬殺並俘虜了數千袁軍,擒獲何茂、王摩等二十幾員袁將,使袁紹還沒有出師就遭到了沉重打擊,袁軍為了對付于禁的游擊戰,被迫重新整編,影響了進軍的速度。

官渡之戰,于禁就已經是裨將軍,雖然是最低一級將軍名號,但裨將軍通常都有權參與軍中帳議,是主帥的重要幕僚,于禁滲透進了決策層,不再是單純的執行層。在率七軍增援樊城前,于禁已是左將軍,距離四徵將軍只有一步之遙。

《華陽國志》記載:“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長,皆為羽所獲”;《三國志·孫權傳》記載:“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三國志于禁傳》記載:“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晉書·宣帝紀》記載:“及蜀將羽圍曹仁於樊,于禁等七軍皆沒”。就連《三國志·關羽傳》也這樣寫:“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于禁不知道雨季在低窪處屯兵危險?于禁要救樊城,必須要靠近樊城,而樊城恰恰是建在低窪處。龐德屯兵在樊城北十里處,洪水到來,也被關羽率船攻打,最後想乘著小船逃到城內,可惜洪水太大,船翻了,弓矢落在了水裡,被關羽像捕魚一樣把他逮著了。坐船才能回城,可見洪水之大,也可見城的地勢之低。

于禁七軍乃是主力,其屯兵之處首先要考慮的是扼守關羽登陸攻樊必經之所,正掠其鋒,而不能把躲避洪水放在第一位。況且,七軍屯處還是依傍“相對高地”的,不然于禁何以“登高避水”?當時關羽處於攻方,地勢由著他選,地利就被他得了。曹仁守城,不可能因為城外或許有座小山可以躲水,就棄城往山上搬家吧,那樣還不如直接棄城北還。劉備是靠赤壁之戰的水軍發家,曹操是靠三十萬青州軍發家。劉備常年活躍在南方,重視水軍建設,曹操始終未能在南方站住腳,水軍建設幾乎為零。

司馬懿和蔣濟分析:“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因此,並沒有拿于禁的家人出氣。因此,水淹七軍,于禁並不需要承擔責任,魏國也沒打算追究他的責任。于禁只是名利場裡的芸芸眾生,活命第一是大家都能理解的選擇,螻蟻尚且偷生,況于禁乎!

孫權殺了關羽父子,佔領了江陵,于禁便又到了吳軍手裡。孫權騎馬散心,為了讓自己更開心,他就把于禁叫來和自己同行,體驗勝利者的感覺。于禁和孫權騎馬並行。孫權的手下虞翻對於禁大喝一聲:“你這個投降的俘虜,怎麼敢和我們的主公並行!”孫權和眾人在樓船上與群臣宴飲,把于禁也叫了去。于禁聽到當時演奏的音樂,忍不住流下淚來,虞翻見狀,起身罵道:“你想用眼淚來換取大家的同情嗎?你以為這樣就可以免去你犯下的罪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