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是;

严寒的冬天,必不担忧。曾经的磨难,也无需愁怨。寒冬里萧瑟的大地,只要春风过后,就可重现蓬勃生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天里,醉人的春色,迷人的春光,柔和的春风,滋润的春雨,欣喜的春雷应时而至,唤醒了无数亿个冬眠中的生命。春风里的柳丝,春雨后的鸣鸟,春光中的蜂蝶,春色间的百花,是春天向人们发出的召唤,是春天引人的魅力。

春天是令人向往的季节,令人陶醉的季节。春天也是令人愁怅的季节,令人怨恨的季节。有谁说不;请看「宋词」三百首。区区三百首宋词,且有着一百二十首之多的词,带有一个“春”字。以此足可证明,古人对春天这个季节的喜欢和向往。不过,古人喜欢春天的到来,更多的却是对春天怨恨和悲愁。在词中,对春天的表达,除了对春天的赞美外,更多的还是春怨、春愁、春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譬如[辛弃疾]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读吧怨春不语,再看[欧阳修]的「蝶恋花亅: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愁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在古人的古词当中;“识尽了愁滋味,读懂了怨恨心。”把美好春光,描述的一片愁怅。让人觉得,作词不写怨愁恨,就作不出优秀的词句来?当然不是这样的情况;是人的气度、人格、学识决定了作词的方向。大家请看;伟大领袖毛主席所写的,关于春的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知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大家再读一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婚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可见,陆游的词,又带着人“愁”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