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復工復產要做好“三結合”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復工復產也不能遲緩。在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提高復工復產效率,成為當務之急。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復工復產要與轉型升級相結合。疫情使一些傳統行業受到衝擊,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則展現出強勁韌性與巨大潛力。春節期間,全國兩百多家盒馬鮮生門店就迎來線上線下雙增長,特別是線上流量大增,是去年正月的2.8倍。3月18日,盒馬武漢的第19家門店火線開業,門店數達到了220家。將復工復產與轉型升級相結合,數字經濟在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同時,將成為新時代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復工復產要與擴大內需相結合。內需是中國經濟的“頂樑柱”。為對沖疫情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就曾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方面提出19條硬舉措。將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相結合,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復工復產要與擴大開放相結合。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經濟全球化暖風勁吹,帶動著我們進入到了一個“全球價值鏈時代”。擁有強大生產能力和廣闊市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上舉足輕重。將復工復產與擴大開放相結合,努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可以讓全球產業鏈運轉得更為順暢,為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上贏得更多機會、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打好政策“組合拳”,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財政到金融,都在有針對性地開展援企、穩崗、擴就業工作。比如,央行、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銀保監會等多個部委就推出了一攬子財稅金融政策。圍繞解決企業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等需求,採取更加科學、務實的舉措,進一步打通“堵點”、補上“斷點”,企業復工復產將更加有序有力地向前推進。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發揮制度優勢,加強黨的領導,將復工復產與轉型升級相結合、與擴大內需相結合、與擴大開放相結合,使復工復產成為開拓市場的機遇、技術改造的機遇、數字化變革的機遇、轉型升級的機遇,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追回來、造成的損失搶回來,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雙勝利。(秦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