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三結合”夯實村幹部隊伍基礎 助力脫貧攻堅

每日甘肅網訊(通訊員鄭亞娜)會寧縣把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基礎工程,堅持選育與培訓結合、嚴管與厚愛結合、考評與獎懲結合,按照配強班子、用好乾部、發揮作用的總體要求,培養了一支善管理、懂協調、敢擔當、有作為的村幹部隊伍,為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選育與培訓結合配強隊伍

以優化結構、提升能力、儲備力量為目標,整合各級各類培訓資源,提升村幹部整體素質。拓寬渠道“選育”。突出政治標準,堅持把信念堅定、作風過硬、能力突出作為衡量標準,通過選舉、下派、兼任等方式,公開、公正、公平地選拔德才兼備具有開拓創新、致富帶頭的人員進入村級班子。同時,村黨支部書記按1:2、其他村幹部按1:1的比例,從返鄉創業青年、致富帶頭人、種養殖大戶、生產技術能手、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等中篩選建立後備幹部隊伍信息庫,並實行動態管理。

目前,全縣從鄉鎮幹部中下派任職村“兩委”班子成員21名,大學生村官任村“兩委”班子成員20名,支書、主任“一肩挑”村幹部20名。2018年從後備幹部庫選配黨支部書記17名,村主任8名。創新方式“培訓”。把十九大精神和意識形態,納入支部“1+11+X”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列出學習計劃,每季度開展學習研討,推動理論學習常抓常新。同時,在村黨組織書記培訓全覆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黨性教育基地作用,採取交流培訓、現場教育等形式,夯實村幹部理論基礎,提升村幹部履職能力。今年,累計培訓村黨組織書記284人,選派村黨組織書記到南梁幹部學院和高臺縣委黨校培訓141名。

嚴管與厚愛結合用好乾部

堅持嚴管和厚愛並重,注重村幹部人文關懷,建立村幹部績效、榮譽、待遇掛鉤機制,激發村幹部幹事創業活力。完善制度“嚴管”。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強化作風建設,加大對村幹部違紀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從清產核資、扶貧政策落實、惠農資金髮放、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實施等方面,強化權力在監督中運行。推行“三議五會”工作法,制定《會寧縣村幹部管理辦法》、建立村幹部“小微權力清單”、設立黨務政務公開欄,讓群眾充分參與村級事務在權力運行中的監督,使村級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強化保障“厚愛”。

嚴格落實村幹部養老保險、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和定期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等政策,讓村幹部在政治上有盼頭、工作上有勁頭、生活上無顧頭。2018年共發放村幹部養老保險金2.61萬元,發放離任村幹部生活補助金55.77萬元,慰問生活困難黨員和老黨員619人,發放慰問金42.65萬元。同時,加大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中定向招錄公務員的力度,近年來已有12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主任進入公務員隊伍。

考評與獎懲結合發揮作用

不斷創新完善考核機制,著力提高考評工作科學化水平,正確運用考核結果,激勵和引導幹部履職擔當主體意識。注重實績“考評”。結合年終考核和村黨支部書記“雙述雙評”工作,聚焦脫貧攻堅任務、村級陣地建設、基礎設施改善、群眾滿意程度,合理設置村級考核內容、分值和權重,充分發揮產業達標導向作用。把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工作、深入開展“破三弱、強造血”行動等重點工作作為考評重點,推動任務落實。今年共完成137個“三弱”村的整改工作,73個先進黨支部、192個一般黨支部和19個後進黨支部的達標任務,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得到全面加強。圍繞任務“獎懲”。

把脫貧攻堅任務落實、基層社會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作為重要考核內容,通過“兩委”評、黨員評、群眾評,客觀衡量支部書記工作業績。下發了《村幹部隊伍履職情況進行全面排查評估的通知》,從6個方面對村幹部履職盡責情況進行全面評估,針對存在的問題建立了整改臺賬,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確了整改時限。對業績突出,考核中評為優秀和排查排名靠前的村幹部在“評優選先”時優先推薦,對考核中評為差和排查排名靠後的村幹部,一年內不得評優評先或享受各種獎勵。“七一”期間表彰優秀村黨組織書記17名,村主任4名,村級黨組織13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