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一个名字: 伍连德

#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艺志愿者

每一次出门戴上口罩,每一次看到全民出门标配~口罩,每一次看到此次防控疫情采取的许多措施,每一次深刻感受口罩带给我们的安全与好处,心里都忍不住想说:请记住并感谢伟大的医学家~~伍连德。

他是中国第一个医用口罩的发明家!

记住一个名字: 伍连德

伍连德是193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一个近代史上伟大的医学家,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曾师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梅奇尼可夫和霍普金斯。

1903年,他以有关破伤风菌的学术论文,出色地通过了剑桥大学博士考试后,被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1910年,在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中国东北部地区时。伍连德不顾自身安危,赶往疫情重灾区。

在抵达哈尔滨的第三天,为了弄清楚疫情来源,他冒险在当地一间贫民窟里,进行了中国医生历史第一例人体解剖,并分析定义疫情为肺鼠疫,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这是医学史上第一次对鼠疫进行分类。

同今天的新冠病毒一样,也是正值年关,返乡过年民众众多,为了阻止疫情的漫延传播,伍连德提出了初步防疫措施,控制铁路、公路交通,设立隔离区,并向关内征召医生,他甚至还组织了庞大的运输队伍,动员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一同加入防疫活动中来。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他设计发明了一种双层纱布口罩,用于隔离病患,后来这种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疫情中民众纷纷带上了口罩,“伍氏口罩”在此次鼠疫中,对阻断传染降低死亡和早日终结疫病起到了极大作用!

在1911年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这种方便又实用的口罩,受到了各国医学专家的赞赏肯定!疫情后期为防腐烂尸体成为二次传染,伍连德又克服重重困难,先说服大家并通过清政府批准,将染病的尸体集中火葬。在伍连德的组织下,仅仅不到四个月,这场百年不遇的瘟疫终于被终结,这次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伍连德具功巨伟!他还和医史学家王吉民先生一道,花费了16年,用英文撰写了《中国医史》,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传统医学,以及中医的历史成就,维护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地位和尊严。

1924年,伍连德在沈阳筹建了东北陆军医院,1926年,他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这个学校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并且,他前前后后总共为中国,筹办了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

他一生所做出的贡献。足以让我们记住他,记住曾经有这么一个华人,为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字叫“伍连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