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司机朋友看过来!交通部出台新的法规,对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有了明确规定。

随着人口激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动车给城市道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因此行人推出的“中国式过马路”使城市更加拥堵。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长,对此交通部出台新的法规,对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有了明确规定。总括来说,当机动车前方有行人通过斑马线或正准备踏上斑马线时,机动车应该礼让行人。若行人已通过前方斑马线,车辆可以通过斑马线。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机动车司机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上,行人通过时应该礼让行人,否则就会罚款100元并记3分处理。

第二、对于在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上也要礼让行人,即使行人是在闯红灯,作为机动车的司机应道遵守法规,遇到斑马线是否有行人通过都应提前降速,以较为安全的速度通过路口。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然而,目前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相当一部分人堂而皇之地认为:机动车礼让行人已经纳入了法律法规,你不让我就得扣分罚款。于是,在原本该井然有序的斑马线上,低头玩手机的、打情骂俏的、踱着方步闲庭信步的比比皆是。看到这些,大多数司机朋友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声:“我好难!”。有什么新闻能比生命更重要呢?到了对面再看吧!有什么事情急在这几十秒呢?把电话收起来,走过马路了再说!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还有更可怕的!本来确认斑马线上没有行人,而当你想安全通过的时候,突然在前方冲出行人,轻则有惊无险,吓出一身冷汗;重则酿成事故,现场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行人,不是永远受“庇护”的弱势群体!

大家都知道斑马线礼让行人是个基本常识,如果机动车在穿越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而我们交警的实际执法情况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执行的,因为在全部道路交通参与者中,毕竟行人是属于弱势群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人就可以为所欲为!章法有度,超越了这个度,事情可能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近日一女子横穿斑马线时,酿成交通事故,就被法官判决担负主要责任,并被判刑十个月,缓刑一年执行,同时处罚金20万元整。这样的判决立即在网友中炸开了锅!一向被视为弱势者并在交通事故中备受“庇护”的行人,如何就被判担负主要责任?而且还判了刑罚了款?更有网友直呼这是“2018年最佳判决”。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事情发生在广东省中山市。这还要从2017年5月27日说起,事发地点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六路上陂头村对出的人行横道上。当晚8时左右,一名女子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在闯红灯过斑马线。这时一辆摩托车从女子左侧道路行驶,撞倒了这名女子,而摩托车司机和乘客也滑倒在地。当这名女子看到摩托车驶来时,没有停下,却试图加速通过,但最终还是导致了事故发生。事故造成双方受重伤,均被送往医院抢救。而摩托车乘客张某很不幸,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符合钝性暴力作用于头面部致重型颅脑损伤而死亡。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智者善于用教训守望生命、只有愚者才会用生命购买教训!

生命是神圣的!也是法律意义的终极体现。这也是所有国家道路交通法规的立法意义所在。在衡量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物理属性时,行人无疑是最脆弱的,故此,礼让行人,这是道路交通法规的根本所在。

另外,行人也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所以理所当然地应该遵守有关道路交通的法规。在一些配置了红绿灯信号设施的斑马线上,红绿灯就是法律的代言者,做为行人本该有敬畏的意识。无视红绿灯的存在,其实质就是对法律和秩序的蔑视。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我们更应该遵守规则、敬畏生命。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道路交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通行效率是第二位的,只有车礼让、人快行,不同角色的交通参与者都遵章守法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文明斑马线最大的交通效能,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最优化,体现城市的交通文明。不要让斑马线前的礼让,成为彼此的负担!


斑马线前,莫让礼让成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