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語文老師的作文教學祕訣,3個關鍵詞6個字,教好寫作!

寫作教學,歷來是筆糊塗賬。但青年教師們可以清楚應對,心中不糊塗。

關於技法。

這幾日在整理幾部面向兒童的作文童話書稿。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關於寫作技法的部分,說來說去還是那幾樣:開門見山,首尾呼應,過渡自然,篇末點題……再看看其他專家們撰寫的書稿,無一例外。

想通一個問題:寫作技法,不管你教與不教,她都那樣存在。有專家說:小學生寫作,不要講技法;有專家說:小學生學習寫作,要知道技法。我說:不要爭啦,如倉央嘉措的詩句一樣:不管你來與不來,我都在這裡等你。

寫作技法,不管你教與不教,她都那樣存在。而且,她基本上是“天山童姥”,保持不變。學與不學,就那麼幾樣。如果再劃分為“習作技法”和“文學創作手法”,小學階段能學的寫作技法就更明晰了。多本小學生寫作讀本中都有提及,其實可以不糊塗的。

不過,特別重要的提醒:教學,不是講技法之後就萬事大吉。技法講述,價值不大,點到為止,而且儘量減少,因為這些“條款”式的技法,真正“實戰”時,很難發揮作用。很多技法都在寫作實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式”,千變萬化,教學很難一一定位。所以,技法教學,知道就好,不要迷戀。

關於練習。

記得我在兒子還沒入小學就讀的空檔,帶初學游泳的兒子練習蛙泳。從最初的五米,到十五米,到五十米,到一百米,之後就是三百,五百,八百……暑假內,他已經能輕鬆完成一千米不間斷游泳。游泳和寫作都是一門技藝,靠的就是練,持續地練。

由此,我也想通一個問題:練習,就是提升寫作水平的不二法門。

青年教師感覺寫作教學設計困難,教學效果不佳,沒關係,可以從百字作文入手!我倡導每日寫“百字作文”,強調每日練習。寫作的量不大,但要堅持恆久,持續地練習,積小成多。這麼做,一來可以養成習慣,二來為自己組建素材庫。但也有人說:練習能起到的作用不大。練習的量不是決定作用,關鍵要巧練。

其實,真要談到“巧不巧”,就更玄妙了,教學更是無從下手了。因為“巧”是見仁見智的,是偶然性很高的,是偏向於作家創作的。然而,兒童寫作就是打基礎,紮紮實實地每日練筆,就是童子功。“大匠能予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梁啟超的作文教學觀點給我們啟發:教作文實際上是教作文的種種規矩而已。因為文章做得好不好,屬於巧拙問題,巧拙關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來的。規矩怎麼建立,就在日常的規範中。沒有練習的量,一切空談。

寫作提升,就是“在游泳中學習游泳”。如果你能巧一點,能用心多想出好玩的方法,就去做。如果不行,先從紮實的實踐入手,一篇一篇累積,也是好辦法。最怕就是“為了想出好辦法,我什麼都不去做”。

關於進步軌跡。

我時常從三年級帶兒童畢業,經歷小學生寫作訓練全程。經過近二十年實踐,我開始看清楚小學生寫作進步的軌跡:

明確規矩——實踐運用——化為無形。

首先,可以和兒童講授一些必要的寫作基本規矩,也就是梁啟超說的“規矩”;之後就是不斷實踐,練習;寫得順暢了,就變得自然了。最後他的技法會“化”,變得無形。此時如果你硬要讓他“開門見山”“首尾呼應”也不成。他會覺得彆扭,因為他的劍招是自由灑脫的。無招勝有招。

從這個角度看,在指導寫作之初,教學系統談及的“規矩”,更偏向於:詞彙使用的適切性,不要特意使用一些詞彙來吸引讀者,力求表意的順達;寫作流程的完整性,預寫,起草,修改,校正,發表,一個都不能少;寫作立意的正能量,不管寫什麼,表達對真、善、美的嚮往和追求;文章審美的童稚化,美不在於高、大、尚,美在於返璞歸真,珍愛童年。

我喜愛山水,也教過一些小孩畫畫。就像教別人學畫山水。起初要教技法,石頭的皴法,流水的畫法,樹法,雲法……之後就是長期練習;等到練成時,你會發現他的石頭,流水,白雲並不是那樣的有法,自然隨性,妙趣天成。那些大師成“家”之後,最為耐看的就是風格。而每一個大師回過頭來再教弟子作畫,沒有人會跳過基本功練習而去說:來,畫得怪異些,有個性些;來,不用練,靠悟性成功……

聽上去就知道是笑話。寫作教學上卻爭來爭去,更是笑話。

寫作教學要想“不做糊塗賬”我們可以按著規律辦事:精講,多練,放手。相反,“不講”是失職;“少練”進步慢;到後期還在講,還提出按部就班的八股式要求的,那就叫做誤人子弟。

(作者單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給語文老師的作文教學秘訣,3個關鍵詞6個字,教好寫作!

歡迎關注 ,更多教學方法可以點擊專欄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