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3月16日起,援鄂白衣戰士陸續卸下鎧甲,分批撤離。17日,首批完成救治任務的41支國家醫療隊、3675名醫護人員踏上了回家的路。家在召喚,親人在期盼。他們離開家已經20天、30天、40天,在隔離衣、防護衣、護目鏡和口罩的包裹下,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流盡最後一滴汗水,送走各自負責院區裡最後一個患者,成為這個春天最璀璨的勝利者。

江水東去,英雄歸來。他們要離開了,脫下戰袍,離開戰場,卸掉鎧甲,離開武漢。來時疫情正緊滿目冷,走時硝煙已散春色濃,但,他們沒有看一場櫻花,沒有遊一次東湖,沒有吃一碗熱乾麵,沒有看一眼黃鶴樓。脫下戰袍,作別武漢,作別這段為民族拼命的時光,作別這個用生命守護過的武漢家園。雖然疲累,雖然傷感,但心裡滿滿的全是春天。

送行,告別。你我今日分手,眼裡全是淚水,心裡全是感激。武漢感激白衣戰士的守護,白衣戰士感激武漢的照顧,在這場戰鬥裡,你和我同呼吸共生死,成為過命的弟兄。一生最不願意經歷或看到送行的場面,那場面總是讓人傷感。昨天看到武漢送行一個個醫療隊的情景——有些市民在陽臺高喊“感謝你們,白衣天使”,有些市民在陽臺上掛出用床單寫的橫幅“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有些市民自發組織在路邊列隊送行,手裡舉著牌子,“我們感激終生”。從集合點到機場或高鐵站,交警全程護送,沿途民警列隊行禮,志願者、機場和火車站工作人員列隊相送,每個人眼裡都蓄滿淚水,心裡都有難捨深情。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共同戰鬥的日子,水深火熱的武漢市民也感動了援鄂醫療人員。有個護士曾說,“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而是武漢人感恩的心”,昨天武漢市民送別山東醫療隊時,走在醫療隊最後的那個隊員轉過身來,向武漢市民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說:“我回頭一看,大家一直在向我們揮手歡呼,一種莫名的情緒一下子湧上來,我就向他們,向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多次鞠躬……”

這個春天,鞠躬的場面處處可見,病房裡,康復出院的患者紛紛給醫護人員鞠躬;有位中年人出院那天跟主管醫生說,“麻煩您摘下口罩,我想看看您長什麼樣子,我要記住我的救命恩人。”醫生摘下口罩,他給醫生鞠了一躬;一位三歲兒童出院時,給護士阿姨鞠躬,護士阿姨給他還躬,這一大一小兩個人的鞠躬禮,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這個春天;一位年愈八旬的阿姨要給醫護人員下跪,被醫護人員趕緊扶起;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性患者辦好出院手續,但她在病房門口久久不願離開,見到醫護人員就鞠躬。她說:“你們生生把我從死神那裡搶回來,又精心照顧了我一個多月,可我連你們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我想看看你們長什麼樣,我要記住你們”;那天,一位患者家屬來到醫院,見到醫護人員就說:“你站著別動,我想好好地給你鞠個躬!”醫生見狀,也深深地還躬;馬路上,正在行走的市民看見接送醫護人員的通勤車路過,紛紛駐足鞠躬;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送走最後一名患者,一位年輕護士鄭重地關上醫院大門後,向著大門鞠了一躬……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穿越烽火覓鐵騎,凱旋門前聽歌聲。要返程了。硝煙散去,記憶長存,精神不死。

——還記得那個護士,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後,向著家的方向三鞠躬,說一聲“媽,您走好,女兒不能送您了”,然後擦乾眼淚進入病房繼續衝鋒。抗疫期間,十幾位醫護人員的父母或其他親人去世,他們只能用這種方式送行。河南一個護士,晚上下班後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她在賓館的地板上,向著家鄉的方向長跪不起,她說:“我的親人沒了,我要救更多病人。”第二天照常披掛上陣,對患者照常暖若春風;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還記得那群90後、95後的小丫頭:一個丫頭扛著一個比她高半頭的文件櫃就跑;一個丫頭拖過一個比她重的氧氣瓶就給患者換上,一個丫頭拖著隔離病房的垃圾爬樓梯時過度勞累,暈倒在地;一個瞞著父母奔赴武漢的丫頭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眼淚在眼圈裡打轉,我不能哭。一哭護目鏡就花了,就做不成事了。” 一個26歲的丫頭,含淚給剛離世的老人脫掉身上的衣服,為老人仔細地擦拭完遺體,再用酒精泡過的紗布將口、耳、鼻等身體所有的孔洞堵塞起來,給老人換上衣服,再用專用袋將遺體包裹好,然後在袋子外面標明逝者姓名、性別、年齡等信息,最後向逝者鞠躬告別。她說:“因為家人都不能在身邊,我要讓逝者體面地離開”;記得另一個23歲的護士不僅把逝者身體擦得乾乾淨淨,還幫逝者刮鬍子、梳頭髮,她說:“親人不在身邊,我就是他的親人。我要讓他有尊嚴、有體面地走。”但當她料理完逝者的一切後,看到他還沒吃完的車釐子,哇地一聲哭了;記得一個剛滿20歲的丫頭一邊哭一邊說接受採訪,當記者說“你自己還是孩子,還需要別人照顧”時,她說:“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我就要保護別人……”這次全國援鄂醫護人員4.2萬人,90後1.2萬人,擔當著病房一線主力;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還記得那個“插管敢死隊”,奔走在各個ICU為危重病人插管,這是直面病毒的工作,直接暴露在病人口腔中噴出的病毒下,但他們勇往直前,搶救生命是他們的職責,更是他們的擔當。一直忘不了那個場景、那個聲音——幾個醫生正在搶救病人,兩人輪番做胸部按壓,一人注射藥物,一人操作儀器,突然有個醫生說:“過來了,過來了,你看,過來了……”而那個被搶回來的病人,緩緩睜開眼睛後,完全不知道剛才發生過什麼。這個場景,只是醫護人員跟死神搶人又打的一場勝仗,疫情期間,這樣的勝仗數不勝數,他們從來沒有放棄危重病人,直到無力迴天……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還記得那一張張血痕累累的臉以及臉上明媚的笑容。這個春天,他們用佈滿傷痕的臉,為小姐姐、小哥哥乃至為整個民族重新定義了顏值;還記得她們剪掉的長髮,還記得她們拍的視頻——拽著自己的“戰袍”問同伴“這身衣服好不好看”,還記得她們跳的抓雞舞,還記得他們唱的祈禱歌,還記得她們累得走出病房就倚著門框睡著了,還記得她們因為有個危重病人恢復意識後說了一聲謝謝,就激動地坐在走廊裡哭……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還記得那個護士凌晨下班回酒店,下電梯時用酒精棉球給自己剛剛按過的按鍵消毒,還記得那個醫生狠狠批評一個拒絕治療的重病患者,讓他重燃生的希望,還記得那個醫生帶病人做CT的路上一起看夕陽,還記得那對同是醫護人員且多日不見的母女,在同一層樓相遇後隔著病房的玻璃牆擁抱,還記得醫護人員精心照顧的那個9歲小女孩時,出院流著淚大喊了一聲:“我替武漢謝謝你們……”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還記得一位父親寫給援鄂女兒的家書:“丫頭,這些日子你媽、你哥拼命刷抖音,凡是看到有關武漢病房裡的視頻,他們就看一遍又一遍。那天你媽在你同事的抖音裡看到了你——你吃力地拖著一個比你還要高的氧氣瓶,快速給病人換上,不知是因為低血糖還是穿得太厚重,你轉身時一下子被床腿絆倒了,又艱難地扶著床站起來,然後趔趔趄趄拖著一大袋垃圾走出了病房。你媽看到你跌倒時,哇地一聲哭了,手機都掉到了地上。其實我的同事也轉給我一段視頻,我沒敢讓你媽看——那段視頻27秒,你給一個剛剛去世的奶奶清理完身體,又仔細地用酒精棉球堵住她的鼻孔和耳孔,奶奶的眼睛沒有合上,你反覆好幾次才把她的眼皮攏在一起,然後你用黃色袋子把她裝起來,還不忘鞠一躬,你說:‘奶奶,一路走好!’丫頭,不瞞你說,看到這段視頻,老爸也流淚了,要知道平時的你,看到一支飛蛾你都往媽媽懷裡鑽啊。還記得去年夏天的那個晚上嗎?20歲的大姑娘了,你半夜跑到了我和媽媽的床上,說是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身邊有死人……丫頭,這些日子你總是報喜不報憂,不知道身體究竟怎麼樣?還能吃得消吧?務必保護好自己,爸爸媽媽心疼你,哥哥嫂子也心疼你。嫂子給你買的內衣和巧克力收到了吧?昨天晚上你嫂子哭了,她說:‘等妹妹回來,我再也不跟她搶好吃的了,而且她再跟我要錢花,我再也不那麼小氣了,要多少給多少!’你媽說:‘我也是,等她回來,要什麼就給買什麼……’”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櫻花開了,湖水暖了,你們要回家了。此刻,你們脫下戰袍摘下口罩,我們終於看清了或俏麗或帥氣的模樣,尤其看到了20歲青春的臉上表現出的天真與堅強。臉上的壓痕還沒有修復,剪掉的頭髮還沒有長起來,帶著這一時期的疲憊,帶著這一路的艱辛,帶著ICU與方艙醫院的刻骨記憶,你們要回家了。回家吧,回家接受家人的愛,這些日子他們揪著心,回家享受作為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的天倫吧。我們欣喜地看到,你們回家的路上贏得了應有的尊重——飛機上、高鐵上,空姐、“高姐”與你們合唱《我的祖國》;飛機落地,機場以最隆重的“過水門”儀式,為你們洗去風塵;互聯網上,祖國各地的網民紛紛隔空致謝:“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流著淚寫這篇文章,送別醫療隊,眼淚像春雨軟軟地滴落在鍵盤上

我們會記得你們,永遠記得。2020年春節前後以及今年的大半個春天,在我們躲在後方、宅在家裡還瑟瑟發抖的情況下,你們冒死衝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