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嚷著要跳出體制,可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有一些人,“過五關斬六將”,終於進入了體制內,拿到了旁人夢寐以求的“鐵飯碗”。可是,在體制內幾年,自感圈子封閉,發展受限,脫軌嚴重。實在想跳出圈子擁抱世界,臨了發現各種經驗不足,各種證件待考,各種能力缺項,站在走、留的十字路口彷徨,不知如何是好。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做決定之前,先要清楚自己內心需要什麼,痛恨什麼,自己的特徵是什麼。

1.要清楚自己討厭的是什麼。如果你討厭的並不是體制,而只是你的單位;也許你討厭的並不是你的單位,而只是你的部門;也許你討厭的並不是你的部門,而是你的某一個領導。那麼,最好先不要急著離開體制。但如果到了那種非辭不可的地步,辭之前先好好想想,辭了以後要做什麼?能養活自己和家人?自然是找好下家再做決定穩妥些。

2.要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是什麼。如果是自己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而能力水平甚至情商等都普普通通,從而導致處處碰壁不如意。那麼,即使你離開了體制,這些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會衍生出更多新的問題。畢竟,體制至少給了你一個高的平臺,給了你保護。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儘快在體制內解決自己的困擾。少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想,少一些眼高手低、這頭望著那頭高的浮躁,多一些腳踏實地。

3.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身邊有的朋友,跳出體制後,多年來輾轉航天、互聯網等行業,過得風生水起。促使他們跳槽的原動力就是在體制內多年後,有時候會在夢中驚醒,彷彿一下子看到了自己65歲退休時候的樣子,而這個並不是他們想要的。現實和夢想存在差異的時候,他們就毅然決然申請離開了體制。如果你志不在此,有能力創造更好的生活,那麼,選擇跳出體制,未嘗不可。

4.要了解離開體制可能面對的困難。離開體制,少了一個平臺,更是少了一道保護,需要面對很多挫折和困難。在體制內,你是公務人員,是勤務員,很多人都要到你這裡來辦事,你很享受這個過程。但是離開體制後,你要求基層辦事,身份的轉變,是否能夠適應;在體制內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人脈資源,離開體制,需要從頭開始,自己是否能夠應付體制外的環境。

很多人都說,體制內、外,就好比圍城內、外: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有的人,在走與留之間糾結著。好不容易考入了體制內,然後覺得工資不夠用,就跳出來自己做事了,雖然掙的錢確實多了,但,覺得很累,又開始羨慕體制內了。其實,他們雖然跳出了體制,但沒有跳出內心的期望。沒有得到所需要的東西,就想去折騰,累了又想要安逸。

總之,跳出體制很容易,一紙辭呈就夠了;但又很難,需要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去評估、說服和改變自己。至於在走、留之間如何抉擇,關鍵還得看是不是過得了自己這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