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1933年8月,四川軍閥劉文輝、劉湘叔侄爭霸四川進入尾聲。岷江戰役中,劉文輝勢力土崩瓦解,劉湘則成了獨霸巴蜀的“四川王”。劉文輝敗退到四川雅安,面對一望無際的荒原,心中淒涼。

後來,劉文輝請求蔣介石將寧屬(今四川涼山州)、雅屬(今四川雅安地區)兩地劃歸西康。蔣介石讓劉湘定奪,劉湘堅決反對。直到劉湘死後,劉文輝再次提出西康建省。此時蔣介石考慮全盤局勢,為取得劉文輝支持,把原屬四川省的雅安、西昌兩個專區劃歸西康。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康巴女孩

 1939年元旦,西康建省,省會設在康定,劉文輝是首任省主席。劉文輝反覆向西康的各級官員們強調“三化”之於西康的意義,即對少數民族以德化代替征服、以同化代替分化、以進化代替羈縻。趙爾豐當年經略川邊時提出的“經邊六事”:練兵、興學、通商、招墾、開礦、發展交通,被劉文輝和他的幕僚總結髮揮,最終發展成為《建設新西康十講》。

  為解決語言及文化衝突的問題,劉文輝設置了邊務處,邀請一批熟悉邊境的政客和學者,專門處理這些棘手的邊境問題。在他麾下,還擁有全國十幾個省的大學生,以及從歐美和日本各國回來的留學生。而且,劉文輝還創辦了一系列培訓班,包括邊政人員訓練所、縣政講習班、財政專門學校、財政人員培訓班、合作人員培訓班、漢藏語文傳習所,針對西康具體的問題,培養各領域專業的人才。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劉文輝

抗戰期間,當時的國民政府中央訓練團要求各地也建立地方幹部培訓組織,意在灌輸統一的思想。西康的省訓團也成立起來,下屬們尊稱劉文輝為團主任。這位團主任成功地獲得了各級官員的狂熱愛戴。其實,這種舉措早已被劉文輝運作得輕車熟路。劉文輝領兵打仗時就常面對“幹弱枝強”的局面,一場仗打贏了,整編的隊伍就比他原來的軍隊人數還要多。於是,他創辦軍事學校,與各級將領建立起介乎官兵與師生之間的關係。這些秉承多年的經驗,強化了西康的內在聯繫,並化作西康前進和發展的保障。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劉文輝全家福

在管轄西康期間為彌補軍政開支,劉文輝一度在西康解禁禁菸令,公開徵收鴉片稅,造成“罌花遍地開,煙燈照城鄉”,下屬競相販賣鴉片。1946年,迫於各方壓力,又下令“鏟煙”,激起民怨,釀成民國時期震驚全國的“雅屬事件”“倒劉運動”。儘管治理中伴隨著過失,但比趙爾豐的“經邊六事”更加細化,也更加切中要害並落到實處的《建設新西康十講》,確實對安定西康、發展經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罌粟花

不過,西康時有紛爭,有時劉文輝也不得不使用武力。1930年,大金寺和白利土司之間起了爭端,劉文輝前往調停,最終率軍與大金寺開戰。國民政府命令劉文輝停止進軍,聽候中央處理。延至次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政府自顧不暇,便授命劉文輝全權解決“大白事件”。劉文輝起兵,一舉收復甘孜、瞻化,將藏軍驅趕到金沙江以西。儘管此時可以一鼓作氣,甚至拿下昌都,不過,面對藏軍派來的使者,劉文輝還是答應和議,“自有是役而後,藏人始知畏威,不敢萌東侵之念”。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藏軍頭領

此後,劉文輝又輕鬆平息了1935年的“諾那之變”和1936年的“再復失地”,尤其是後者,在劉文輝的嚴辭抗議下,蠢蠢欲動的藏軍居然主動撤兵。當年趙爾豐治理川邊常年征戰,崇尚武力平定各方紛爭。不過一時暢快的威服,並不能達到長治久安。劉文輝顯然比趙爾豐更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他認為“三化”才能保證邊城的根基。劉文輝也開始同西康各地高僧及土司頭人保持極好的關係。他逐漸找到平定叛亂的方法:通過向民眾廣發宣示,以正視聽;派兵征剿,防止事態擴大;同時藉助喇嘛和土司頭人的力量介入戰事。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趙爾豐

早在落難到西康之時,劉文輝就已經看透了自己面對的艱難處境:“康區藏族人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信奉佛教。五明以外無學術,寺廟以外無學校,喇嘛以外無教師,所謂文化,即是佛化。其人民精神與物質生活悉受佛法之洗禮與薰陶,因而形成一種少欲知足的人生觀,重聽行而輕物慾,重未來而輕現實,生活習於固陋,鄙夷現代科學,排拒外來文化,一味守舊,不求進步。”

  對於世代生活在邊陲的民眾們而言,藏傳佛教不僅是宗教信仰,而且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教育是喇嘛寺所包辦,人們日常生病,大多不會去尋醫問藥,而是直接到寺求喇嘛。寺廟在西康人的生活中無所不在。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雅拉雪山與寺廟

所以,1935年,劉文輝在《西康建省委員會成立宣言》中,特地把宗教問題提出來。曾經崇尚武力的劉文輝也開始有些改變,他開始研究佛經。在對佛教中黃、紅、白三派的理念甄別之後,他選擇了西康地區最流行的黃教加以特別提倡。人們甚至常常會在金剛寺裡遇見他,他披著喇嘛的僧袍,安靜端坐聽講經,拜佛。他也時常召開僧侶大會,撥款修建寺廟,進行佈施,他還幾次請人到西藏三大寺進行供養,出資派人到拉薩學佛,他和許多藏族的高僧大德都保持著極好的私人關係。他還專門成立了西康佛教整理委員會,來解決各寺廟、派別之間的糾紛。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喇嘛

其實在西康,除了中式的傳統學校教育外,早在1922年,就出現了一些“洋學校”。來自美國的教育博士施勉志在基督教浸禮會的資助下,在雅安新建了私立明德中學。施勉志成為這所學校的第一位校長。當時,雅安基督教友家庭和一些較為開明的鄉紳,還有做生意、開店鋪的富商們,以及地方政府中不少有背景的人物,都紛紛把子女送到這所洋學校去讀書。那個時候學生們的學費和生活都不用掏錢,甚至有些家庭相對困難,學校還貸款資助。明德中學的老師和學生們,每天吃住都在一起。學生有什麼問題,隨時都可以向老師請教。有時候,他們還會到山下的亂墳崗去找尋骷髏,以便在上生理衛生課的時候搞清楚人體的結構。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民國學生

西康省正式成立後,十分注重發展地方教育的劉文輝自然也少不了與洋人們打起交道。在西康建省後的第5年(1944年),西康省立女子中學也在原雅州府文廟的位置成立起來,並堅持專門招收女生到1949年下半期。該校從建立開始,—直到1950年2月雅安解放,這所女子中學總共招收了上千名學生,為雅安培養出了不少優秀人才,

  苦心建設西康的劉文輝,也時刻密切關注著外界的局勢變化。他反蔣,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的事了。早在1928年和1930年,劉文輝就曾兩次通電反蔣,而後來紅軍著名的“飛奪瀘定橋”,則徹底讓蔣介石與他結怨。1935年5月,長征中的紅軍向大渡河挺進,要北上就必須奪取瀘定橋。蔣介石曾通電話讓劉文輝將鐵索橋砍斷,但劉文輝卻回應說那是康熙皇帝御批修建的,趁蔣介石思考的間隙,劉文輝表示:沒關係,我把鐵索橋上的木板拆了就行。紅軍順利通過瀘定橋。蔣介石大怒。劉文輝之所以這樣做,是擔心蔣介石派嫡系部隊借追剿紅軍的名義進入,從而失去自己在西康的地盤。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瀘定橋

抗戰進入最為艱難的時期後,劉文輝除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外,兼任二十四軍軍長、川康邊防總指揮、國民黨西康省黨部主任委員,集黨政軍權於一身。但畢竟不是蔣的嫡系,劉文輝始終心存芥蒂。蔣介石坐鎮重慶,覬覦西康,劉文輝便有向中共尋求政治上支持的傾向。

  中共中央是在1942年6月開始派王少春到四川雅安,和劉文輝經常聯繫,並設有一個秘密電臺與延安直接通報。王每天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和解放區的勝利消息向他傳達,同時把出安康方面的軍政動態向黨中央彙報。與中共暗地聯繫,需要與國民黨中央鬥智鬥勇。包括電臺的設置,也經過一番周折。劉文輝說,他事前就料到蔣介石的特務要來破壞,故把它安置在蒼坪山下的一個旅司令部內,前面駐有一連衛兵,王少春和他直接聯繫。如他離開雅安時則指定兩個參謀長張伯言和楊家楨同他聯繫;除此以外,王少春不同其他任何人打交道,以保持秘密。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延安

1949年10月下旬,劉文輝由雅安去成都,結成以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三部為核心的反蔣力量,準備相機配合行動。當月30日,重慶解放,蔣介石逃至成都,企圖組織“川西大會戰”負隅頑抗。12月5日,周恩來電告劉文輝“時機已至,不必再作等待。行動關鍵是勿戀成都,而要守住西康,不讓胡宗南匪軍竄入;萬一竄入,應步步阻擋,爭取時日,以利劉、鄧解放軍趕到後協同殲滅!”1

2月9日,劉文輝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聯合鄧錫侯、潘文華在彭縣通電起義。蔣介石幻想的“川西大會戰”計劃被劉文輝起義徹底挫敗,絕望之際蔣最終放棄大陸,乘飛機逃往臺灣。

劉文輝:四川爭霸失敗後經營西康,晚年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

蔣介石

1955年7月,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決定,撤銷西康省建制,其行政區金沙江以東地區劃歸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地區劃歸西藏自治區籌委會管轄。1955年,劉文輝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國家林業部部長。

1976年6月,劉文輝病逝北京。劉文輝從軍從政一生,雄心壯志,經歷刀光劍影;晚年迴歸平淡,他教導子嗣“搞政治沒意思”;在彌留之際,他反覆跟家人說:“就這樣吧,就這樣吧。”(彭忠富/整理;參考文獻:《劉文輝與舊西康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