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礦區換容顏,新城有鉅變

感謝您關注,轉發朋友圈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美麗的珙縣巡場鎮,巡場河靜靜的流過)

今天我們繼續聊聊老巡場的味道。

雖然離開巡場多年了,但每年的春節都要回巡場,那裡比成都的年味要濃,寧肯長途奔波也要回去。

父母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我思念的味道,是兒時父親帶我去巡場時,吃的鍋貼餃子的味道。雖然現在我再也找不到當年鍋貼餃子的飯館,但每次我路過那兒,我都會停下腳步。

如果有同行的朋友,我會鄭重其事的介紹:“曾經,這裡,有一家味道非常棒的鍋貼餃子店,味道非常好,我後來再也沒有吃到過那麼美味的餃子”。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青瓦白磚的老房子)

現在巡場鎮正街上的老房子已經撤得差不多了,重新修的房子,不論從外觀、結構、牢固程度,都是老房子無法比擬的,城市也越來越漂亮了。這本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沒有什麼可以感惜的。

人,就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在擁有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應該如此。而一旦失去了,卻對已經消失的事物充滿回憶。

回憶的這些事物,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一定是刻骨銘心的。

以前巡場鎮的老房子的確很舊,照明不好,木製結構,很容易發生火災, 這些都註定了舊房子隨著城市的改造,肯定遲早都會消失。而一件舊的事物消失了,因為有人的參與,總有值得留念的地方。

隨著巡場的老房子消失的,還在這些老房子裡的飯館,飯館消失了,飯館的味道卻沒有消失,仍然頑固的留在記憶裡。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小城市的街道,騎自行車經過的人們)

剛才我念念不忘的餃子店在巡檢街上,這個店子的鍋貼餃味道至今還在我腦海裡,那個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要說那個時候吃的少,沒有見過世面,倒是真的。

但長大以後,我也走過南,闖過北,也吃過不少虧,摸過不少黑,各個地方的美食也嚐了不少,各個地方的鍋貼也吃過不少。常言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即便是這樣,我仍然覺得那家飯館鍋貼餃子的味道還是最好,他一直都在被人模仿,卻從來沒有被超越。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青瓦白磚的老房子)

“巡檢街在哪裡?”喲,客官,你連巡檢街在哪兒都不曉得啊?

其實我也是剛才在地圖上查的,一般本地人都只知道街上的標誌性建築,哪管什麼街名不街名。那我這樣告訴你,飛典歌城你知道不?曉得哈!原來那個鍋貼餃子店就在飛典歌城的斜對面,朝街心花園方向走一點,但還沒有到金口岸那個步行街口子。

那個店子叫什麼名字呢?說實在的,我真記不住了,可能是根本就沒有名字。那個時候的飯館都不咋個取名字,直接用賣的食品做為店名,在店子外面用硬紙殼或者木板寫上食品名字就OK了。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老房子的門面,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店子門面倒不小,約有4米左右長。大門是用一小塊一小塊的木板拼成的,晚上關門時,按順序把門關上,早上開門時,又把木板取下來。門板上編了號,要不然可能門就關不上了。

門面雖不窄,但留給食客進出的位置卻不寬。門面左邊是一個小櫃檯,櫃檯裡坐著一個賣票的。食客一進門,抬頭看櫃檯後面貼的價格,根據自己的喜好點餐,不象現在,進門就喊:“老闆來二兩燃面!”那時,你需要用錢和糧票才能夠買到吃的。

點餐、付錢,然後櫃檯裡丟給你一張票,上書“鍋貼餃子3兩”,或者“牛肉麵2兩”,食客便進入飯館,坐等餃子或者麵條上桌。

櫃檯對面,門面的另一側,有一煤炭爐子,爐裡燃燒的煤炭只留了一個小口,其他地方用粉煤與黃泥合成的煤泥封著,保證火勢不能太大。

爐上坐著一口大鐵鍋,裡面熬煮著大骨,骨頭湯汩汩的冒著泡,湯色白裡泛著些許黃色,一旦舀進碗裡,卻清澈見底,碗底的青花紋絲毫畢現,撒上一點蔥花,再根據自己的口味,還可以少許的倒點醋,這便是吃鍋貼餃子的絕配。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金黃的鍋貼餃子)

在爐子後面則是一個大的面板,上面放滿了麵粉,師傅在使勁的揉搓著麵糰,在他手裡,麵糰慢慢變得光滑起來。常有熟悉的食客進來,打趣,“今天揉了好多了?手膀子都大了一圈了”,揉麵師傅:“早著呢,這才第三團哦!”

揉好的麵糰馬上還不能用,需要放在一邊發酵,麵糰排兵佈陣一般的排在面板上,象被檢閱的士兵。

發酵好的面分成小團,用擀麵杖擀成餃子皮。餡料早已拌好,幾個服務員動作麻利的包著餃子。餃子包好後,送到後面的廚房。現在想起來,那廚房可是開放式的,廚房與食客之間沒有阻擋物,食客能夠直接看到廚師煎鍋貼餃子的背影。

聽到廚房裡,餃子在滋滋著響,香氣從廚房裡傳出來,瀰漫著整個飯店。

這香氣是有手的,餓著肚子進去,香氣抓心撓肝,哈喇子止不住的在口腔裡分泌出來,總不能讓它淌下來吧?那樣太不雅觀,只有使勁的又將哈喇子吞到喉嚨裡。找位置坐下來,眼巴巴的看著廚房裡忙碌的廚師。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青瓦白磚的老房子)

父親帶我到巡場, 經常光顧這家鍋貼餃子店。和其他食客一樣,伸長脖子等著餃子上桌。

餃子用盤子盛著端上來,貼鍋的一面煎得金黃色,局部有的地方可能煎得過一點,有點糊了,但一點也不影響口感。另一面則油光水滑,冒著絲絲熱氣。餃子上部有一些已經裂開,可以看到裡面的餡料,小蔥翠色慾滴,白菜一青二白,豬肉紅潤油亮,此該不吃,更待何時?邊吃餃子,邊喝骨頭湯,快樂的日子總是和美食有關。


懷念那一盤饕餮盛宴般的鍋貼餃子。


各位看官,您有什麼最留念的美食嗎?歡迎分享!


老巡場的故事,就如同和尚敲的木魚,多,多,多!

老礦區新城舊事|巡場、巡檢街,鍋貼餃、大骨湯,魂牽夢縈的味道

(生活理應簡單,吃飯喝酒聊天)

後 記:

1、文中的照片,來自於朋友提供及朋友圈,一併表示感謝。

2、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秋天的童話Autumn”公眾號,所有寫的東東在今日頭條公眾號的歷史消息中都有。

3、老故事歡迎大家參與,故事可以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