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万亿元!重大项目资金提前落地 二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大反弹

  在刚刚结束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两大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最新的重大工程及相关投资的数据,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发行等,相关投资资金共近2万亿元。

  无庸置疑,这些投资资金的提前落地,将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吃下“定心丸”。加之,疫情过后的消费反弹,有专家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增长数据会非常亮眼。

  积极的财政政策力道十足

  一、地方政府债发行已超1.4万亿元

  “我想先给大家报一组最新的数据:截至昨天(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已经达到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其中一般债券3846亿元,占69%;发行专项债券10233亿,占79%。”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

  海通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姜珮珊认为,2020年1至2月专项债发行量明显增加、发行时间提前,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此前,财政部两次提前下达今年新增专项债限额:2019年11月,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2020年2月,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两次总共下达专项债12900亿元。

  宋秋玲总结这次发行有几个特点:

  一是发行的进度加快。截至昨天,已有9个地区完成了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分别是北京、天津、辽宁、宁波、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已全部完成了发行任务。

  二是期限更加合理。长期债的占比超过八成。截至昨天,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的期限是16.2年。与往年相比,债券的期限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限更加匹配。其中,十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发行了12131亿元,占86.2%。

  三是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昨天,各地发行的新增专项债10233亿元,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还有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各地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的资本金债券规模达到1200亿元,可带动相当大的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指导地方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进度,同时按照资金、资源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督促各地和项目单位加快新增债券的使用,发了债券必须赶紧用,及早形成实务工作量,尽快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宋秋玲说。

  二、加快中央拨款进度

  截至目前,财政部已经下达2020年中央基建投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进度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同时,还提前下达车购税资金2500多亿元,港口建设费70多亿元,民航发展基金240多亿元,这些资金全部都用来支持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我们还提前拨付了中国铁路集团总公司200多亿元促进铁路建设复工复产,铁路现在复工情况非常好。”宋秋玲说。

  三、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进度加快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欧鸿介绍,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的进度不断加快,以交通项目为例,目前全年的投资计划下达超过80%,涉及到的金额将近540亿元。

  “不是说只有这500、6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远多于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主任吴亚平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是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管理和安排的中央财政性投资资金,上述项目仅仅是交通类项目。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获悉,仅3月以来,该委就接连下达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分别是:

  3月17日安排2020年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29.4亿元,预计将带动总投资超过140亿元;

  3月16日下达“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中央资金24亿元;

  3月13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22个省(区、市)开展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支持项目190余个。

  据悉,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记者了解到,为对冲疫情,已有专家已建议大幅增加2020年度的这块资金,或许总量接近万亿。

  四、减免税费

  宋秋玲说,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税费减免政策,主要目的是切实降低各类的市场主体的税费负担,为保障各类的投资项目开工创造有利条件。

  二季度中国经济有望V型大反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应该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半年我国经济会走得更加稳健。

  对此,受访的专家表示,二季度我国的经济复苏可能会超过预期,“甚至有可能达到6.5%-7%。”吴亚平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东北证券分析师也表示,“我们预计二季度国内经济将出现明显反弹。积极财政政策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前期减税降费、财政贴息的基础上,后续通过专项债额度的继续下发以及财政赤字率的适度提升,将有力推动基建投资的向上修复。认为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从重大工程的开复工情况看,也见端倪。通过努力,目前重点项目复工率持续上升,已经从2月6日的2.3%上升到89.1%,已实现V型大反弹。

  “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交通建设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说,交通项目一般投资规模比较大,参建人员比较多,建设工作面比较广。以铁路为例,全国重大铁路项目都已经复工,涉及工点7000个,累计参建人员达到50万人。

  即便如此,截至目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调度的533个重大交通项目开复工率已经达到97.8%。

  不搞“大水漫灌”新基建是投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是搞“大水漫灌”,新基建等才是投资方向。

  “扩大有效投资,要聚焦疫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短板领域,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要科学论证,有序推进,不搞大水漫灌。”欧鸿说。

  郑剑说,新型基础设施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未来我们将统筹推进更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构建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的投资规模有多少?

  广发证券分析师郭磊判断,2020年新基建的年内投资规模可能大约1.1万亿元左右(大约占去年基建投资总额6%),不含城际高速和城市轨道交通大约4500-5500亿元。另有接近发展改革委的专家也判断今年的新基建投资或在1万亿元左右。


近2万亿元!重大项目资金提前落地 二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大反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