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蒲松龄!为何他如此悲愤?


文化名人:蒲松龄!为何他如此悲愤?

天孙(织女星,她为天帝之孙。此指主考官员)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世传大罗天放榜于蕊珠宫,蕊珠宫为神仙所居。科举时代以得第为登仙,也指乡试榜)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古代能识玉的人)哭死……每每顾影自怜,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大江东去·寄王如水》)从这断续的摘录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呼天抢地、悲愤不已的老者身影。他就是众所周知的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又号西周生,山东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关于蒲松龄的生卒年代,存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蒲松龄生于明思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鲁迅和谭正璧的《中国文学家大词典》持此说。另一种说法认为蒲松龄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卒于171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Ⅰ卷》和《中华文学通史》诗此说。两种说法在生年上相差10年。

文化名人:蒲松龄!为何他如此悲愤?

蒲松龄


蒲松龄为什么如此悲愤?这和他一生的经历有关。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祖上虽然没有出过大人物,却是书香门第,在地方上也算是一个大家。但是这个家庭在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中败落了。到后来,他的父亲不得不放弃举业(读书人通过读书、科举的道路,达到做官的目的称为举业),而从事在当时十分被人瞧不起的商业活动。少年蒲松龄就随父亲读书。他少年聪颖而勤奋,深得父亲的喜爱。放弃举业,对一个书香门第的后代来说,无疑是放弃了一个理想。父亲只得把自己不能实现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家人的期望和家族的影响,铸成了蒲松龄对功名的强烈追求,这个梦想跟随了他一生,但都没有实现,这就是蒲松龄那样孤愤的原因。

其实蒲松龄有过人的学力。19岁的他,应了童子试,获得了县、府、道三级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补选了博士弟子员,得到了当时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称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使他一时间文名大震,于是他更加勤奋学习。蒲松龄在《醒轩日课序》中记录过一些当时勤奋学习的情况,他说:“请订一籍,日颂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就是说,找来一本书,每天读一篇文章,并且书写出来,每天看一篇经书,并且把它抄下来,每天作一篇文章,仿一篇字帖。每天清早起床就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假如哪一天没有完成,或没有收获,就惭愧,就警醒,汗水涔涔地往下流。可见他是如何的用功与苦读。但是,他的命运不济,从19岁参加了童子试而获选以后,就没有再中一次,直到临死的前几年,才以七十一二岁的高龄,获得了一个贡生(太学的肄业生)的名声。而这时,他的孙子也考中了。七十多岁的爷爷和十几、二十岁的孙子同时应考,是个新鲜事,同时也是个悲剧。蒲松龄就是这样,永远也不忘情于功名。

家境的贫寒使他受到了很多的冷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却找不到对象,还遭到人家的讥讽。分家之后,他只分到“农场住屋三间,旷无四壁”,周围“小树丛丛,蓬蒿满之”,连一块隔断房间的木板也没有。为了多隔出一间屋子来,他不得不向堂兄借了一块白茬门板。科举的不利,使他愤懑不已。在48岁时,他又落第了。这时,他已鬓发皆白。对着满头的白发,他慨叹,不平,他把那股不平之气,化作了一段愤怒的语言,形成了他的《责白髭文》。文章写得好,录以馨饷读者诸君:官有汝则致恶于大僚,士有汝则取厌于文宗。冯唐于焉淹蹇,颜驷因而飘蓬。嗟汝白髭兮胡不情!汝宜依宰相,汝宜附公卿,勋名已立,尚不汝惊。我方抱苦业,对寒灯,望北阙,志南溟;尔乃今年一本,明岁一茎,其来滚滚,其去营营。如褦襶之客,别去复来,似荒芜之草,昇尽犹生,抑何颜之厚而不一赧也?

文章的内容大概是:当官的有了你,就被厌于上级,当士的有了你,就被厌于文宗。冯唐有了你就受阻滞,颜驷有了你就成飘蓬。你这个白须啊,为什么这么无情!你宜于依着宰相,附于公卿,他们都已是功成名就,不会因你而惊心。我刚苦苦为业,夜对寒灯,遥望宫阙,大展宏图之志。你今年一根,明年一茎,来势汹汹,去却慢慢吞吞,如不懂事的客人,去了又来,像荒芜中的野草,生了又生,是怎样的厚颜而不知一丝的羞耻啊!

在这里,蒲松龄把身体的自然老化和功名的无成对立了起来,才产生了如此无尽的悲叹和满腹的牢骚。

不能进仕,没有功名,他没了进身之路,这样的知识分子,只有当孩子王了。他在外乡当了短时期的幕宾之后,回到了故乡,开始了乡村塾师的生涯。在这漫长的生活中,他一方面了解社会现实,一方面研阅经史文哲,进一步充实自己。这时,一个念头在他的头脑中产生,那就是写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名垂史册、被鲁迅评为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的《聊斋志异》

文化名人:蒲松龄!为何他如此悲愤?


《聊斋志异》是一本记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的书。它的内容不外志怪、传奇一类,但它“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因此而有别于其他的志怪之作。蒲松龄通过这部作品,揭露政治的黑暗腐败,抨击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弊端,揭露封建婚姻的不合理等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文化名人:蒲松龄!为何他如此悲愤?


《聊斋志异》的创作之由是作者的题词中所说的“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喜人谈鬼”,因而“闲则命笔,因以成编”。这里的干宝,是晋代《搜神记》的作者,《搜神记》是一部神鬼志异小说。“黄州”是苏东坡,他被贬过黄州,因此,有人这样称呼他。就是说,蒲松龄因为像干宝、苏轼那样喜爱谈鬼神之事,所以在闲暇之中就命笔成篇,写成了这本《聊斋志异》。不过这话还不能完全这样来听,蒲松龄写《聊斋志异》除了自己有干宝等人的爱好之外,更有他深沉的寄托。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腐败,正直而勤奋的文人没有出路,蒲松龄就把自己的企求和好恶寄托于另一世界的神鬼狐仙身上,以表达自己的价值评判。在他看来,冥幻之中的神鬼狐怪都比人世中的达官贵人要善良,所以,他把它们写得很美丽,而现实却是那样的戕害人性。当他在科举之途中拼搏了一生之后,他认识到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制度,它戕害人的身体,又毒害人的精神。因此他在

《王子安》中将科举考试比为“七似”:初入考场时,白足提篮,“似丐”。点名时,官喝隶骂,“似囚”。归号时,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来之冷蜂”。考试完后,“神情倘晃,天地易色,似出笼之病鸟”。等发榜时,“侧似被絷之猱”。到报子没报自己时,“则似毒之蝇”。这时,他发火,他怨愤,但日深年久之后,他又旧业重操,“衔木营巢”重新来过。这时,他就“似破卵鸠”了。这就是经历了一生科举之败的薄松龄对科举制度最后的看法。他所追求的科举,在他对现实进一步认清以后,已经成了一个既没有尊严又没有人性的制度。如他在《王子安》中说科举的考场有“七似”:初入时白足(原指和尚)提篮,“似丐”。点名时,官喝隶骂“似囚”。归号舍的时候“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考试完了出考场,“神情徜晃,天地易色,似出笼之病鸟”。等发榜时,“草木皆惊,梦想亦幻”,若作得意之想,“则顷利而楼阁俱成”;若作失意之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时,“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到报子没有报到自己时,“神情猝变,嗒然若死,则似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这时,他“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他怨天怨地,砸东摔西,披发跣足,面山向壁,谁要与他谈文,他可以操戈追打。但日深年远之后,他又会旧业重操,“衔木营巢”重新来过。这就是经历了一生科举之败的蒲松龄最后对科举考试的看法。

民间相传,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常常在自家门口设一茶瓮,内盛苦茶,有过路的行人可以饮用,不过,必须留下一个故事。口渴行者往往也在歇凉之余讲上一点见闻作为谢礼。最后,蒲松龄将它们记录编撰下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闻和创作,这便成了《聊斋志异》。这是传说,不过,这也多少可以想见蒲松龄作《聊斋》的一些情况。

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名人》

《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您的关注将支持我发布更加优质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