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以仁”的“令”为何意并谈谈引发的思考

“巧言令色,鲜以仁”出自《论语·学而》,是其弟子为孔子编纂的传世的著作。孔老夫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周游列国,创办私塾学堂,晚年修订六经,留下许多经典,至今仍浸润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孔夫子主张:仁、义、礼、智、信。显然,巧言令色不符合“仁爱”的学说。巧言指能言善辩,色,指面相,那么,“令”又为何意呢?

子曰“巧言令色,鲜以仁”的“令”为何意并谈谈引发的思考

孔子画像

  • “令”在该句中的意义以及其他意义

令:美好的

巧言令色的故事:秦人尊卢沙,为人谄媚,靠说大话骗取了楚国上卿这一官职,并吹嘘:只要楚国封我为上卿,国富民强指日可待。三个月后,晋国出兵攻打楚国,楚王便问尊卢沙有何对策,尊卢沙此时却想不出万全之策,说只好割地求和了。楚王一气之下割掉其鼻子,驱逐出楚国。

巧言令色作为一句成语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也被人们广泛使用。“令”用作褒义时,想必大家都听过“令尊”、“令爱”、“令夫人”等敬词,此处的“令”则表示美好的。当“令”用作中性词,有动词表示“使”、“让”的支配含义;也有短的词调的意义,如,如梦令。当然这些大家早已熟知。

回归成语,从字面翻译来看,巧言与令色并列,巧言不难理解,不过令色指的可不是美好的面色。此处作贬义,多用来形容人巧舌如簧,花言巧语,面相伪善,没有仁心。

在工作中,有人向领导谄媚,私下偷懒,却拿到头等功,我们可以说他巧言令色;在外交中,中国面临严峻的疫情,有的国家给予我们物质支援,而有的国家却仅靠媒体声援......话不多说了,自在人心。


子曰“巧言令色,鲜以仁”的“令”为何意并谈谈引发的思考


  • 孔夫子所主张的“仁”

“巧言令色,鲜以仁”说完了“令”,我们再来谈谈“仁”。仁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都属于高尚的道德范畴。我们形容一个善良人,大多会说他仁义,有仁心,仁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道德境界。自己终身践行,并劝奉弟子及他人践行。

“有教无类”就是其仁爱的一个很好例证。"有教无类"指不分贵贱,对谁都可以进行教育。孔子开办私塾,传道授业解惑,不因学生的低贱身份而歧视学生,也不会因学生智商有差异而进行选择性教育。孔子一生弟子无数,可以见得他对学生的仁爱。

孔子把“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他称人应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孔子富有同理心表现出的仁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家有福同享,互帮互助,这是孔子胸怀天下表现出的仁爱;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身边,我们不要离他们远去。即使外出工作,上学,也要告诉他们自己在哪以及自己的现状。这是孔子对于孝所主张的仁爱。

不论对个人,对家人,对学生,对社会,孔夫子以家国情怀傍身,都把“仁”作为基本的道德准则,而这种准则,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子曰“巧言令色,鲜以仁”的“令”为何意并谈谈引发的思考


  • 我们如何对待巧言令色的人?“仁”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1.先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仁”的主张对自己也极为严苛,子曰:苟志于仁者,无恶也意为我们如果追求仁,首先自己不能有恶行。但是要知道,巧言令色有时并不是有意的,面对一些事,我们不得不低头,不得不说好话。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价值观会有偏差,每个人对于谄媚的标准自然也参差不齐。也许在自己的眼里是毛遂自荐,在他人的眼里便是巧言令色了。重要的是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度如何把握,就要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是否利人又利己?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符合,则继续,忽略其他声音;不符合,及时止损。

2.了解情况,好意提醒,劝其改正。,因为人性本善。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并不是天生如此,和他后天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接触过的人,遭受的社会洗礼有关。要知道,巧言令色有时并不是有意的,面对一些事,我们不得不低头,不得不说好话。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价值观会有偏差,每个人对于谄媚的标准自然也参差不齐。在对方没有伤害到自己的前提下,我们应秉持仁爱之心,大度包容,利他行为会大大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感 。这时,有人会问:对方听取我的意见并改正还好,倘若不听呢?

3.绝对相信,因果有报。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为我们作为一个仁者,能帮助别人,也能憎恶一个恶人。要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巧言令色之人不听劝告,社会自会以别的方式惩处他,所以请你绝对相信。


子曰“巧言令色,鲜以仁”的“令”为何意并谈谈引发的思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