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們都需要被“治癒”


疫情之下,我們都需要被“治癒”


最近網絡上關於疫情防控的討論基本體現了三個特徵或者說是趨勢。

· 國內本土疫情控制基本取得勝利,進入打掃戰場的階段。

· 國外進入了疫情的前期的高發傳播以及爆發階段。類似我們在春節前後的樣子。國外表現出了兩種態度,一種看似冷靜淡定實則無能為力,指望全民免疫。另外一種明確肯定中國的成功經驗,希望得到中國的幫助。

· 國外的留學生和華僑大規模返回國內,短短几天引起了幾十例的新輸入確診病例,幾個重要的國門一時間變得人滿為患,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焦慮滿格,衝突不斷,不斷有回國人員表現出了不夠理性和負面的做法。一時間本土百姓和海歸之間劃分了界線。雙方都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論調。

這次疫情對我們社會的影響,恐怕不僅僅單純確診病例的數字變化,從某種程度上,不光病人需要被治癒,所有人都需要被治癒,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

社會文明需要被治癒

這次面對疫情,一開始只有中國深陷其中,世界很多友好的國家,都提供了寶貴的幫助,海外華人也一直奔波協調大量的物資。可以說那個階段,除了個別某個大國一直不嫌事大的看熱鬧,搞小動作外。整個世界都是很團結。中國醫護人員用自己的血肉鑄造了防護長城,可以說如果不是中國付出了極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和嚴格防控,現在整個世界可能都已經變成了真實的生化危機。

在這次面對疫情的考試中,東方國家變現出的責任和努力,普遍比西方國家要更好。無論是新加坡,日本和韓國。反觀歐美澳的部分國家領導人和高層的表現,真是應了那句“活久見”了。

我肯定這次西方自以為傲的自由主義,民粹思潮和對中國的種族歧視和居高臨下的傲慢對這次抗擊疫情的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們只能祝他們好運,並且希望他們的確有一付好身體和免疫力。

並且希望當順利挺過這波疫情後,西方主流的文化真的能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都錯那了。你們的文化雖然曾經那麼的先進和璀璨,但是否也到了需要被治癒的時候了呢。

醫療行政需要被治癒

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控制,取得了關鍵的階段性勝利,但是在整個抗擊過程中,我們暴露的問題不能被忽視和遺忘。特別是疫情前期,武漢醫療健康行政系統的失效和懶政。很大程度上讓我們錯過了最寶貴的一個多月的時間。當然我們是站在事後的角度去批判,帶著倖存者偏見說出這樣的結論很容易。作為普通的民眾很難理解也不會認知到涉及一個上千萬人口城市的醫療健康系統有多麼的複雜。做出一個決策時需要多少的勇氣和掣肘。

但是這一切還是不能成為任何的藉口,在《第一財經》裡看到一段話,頗有心酸。“不要以為每個冬天都會過去,有些人永遠留在了這個冬天,而有些人應該被留在這個冬天”。

我相信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國家會充分認識和汲取這次疫情中暴露出的問題。因此很多人預測下一輪的國家基礎建設的趨勢已經呼之欲出。我本身作為一個多年從事醫療行業研發生產、流通等環節的相關人員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觀點。

目前國內的基礎社區醫療的綜合能力嚴重不足,導致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大家都要跑三甲醫院。平時就是人滿為患,在疫情期間幾乎更是醫療資源的嚴重擠兌。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這次疫情無法控制。很多輕症患者應該無法在三甲醫院得到一個床位,只能回家自行隔離,結果以家為單位交叉感染。

我看到網上有一些專家建議,以後應該加大三甲醫院的建設力度,造更多的三甲醫院。我認為這非常不明智,經濟學和管理學有無數的經驗和案例告訴我們,單純的擴大規模而不去從系統上協調資源的合理優化,最後的結果就是新增的資源很快就會被填滿,並且會變得更加臃腫。好比交通問題,把馬路從3車道變成4車道後,結果只會更擁擠得道理一樣。

在我們做醫療器械的行業,監管部門對醫療器械提倡進行分類管理,就是依據醫療器械的預期用途和臨床風險進行分類,從高風險的三類到低風險的一類。無論是註冊環節、生產管理環節還是監管環節都被賦予不同程度的管理程度。這樣才能最大化的合理利用有限資源,對高風險的產品進行全面的控制。對於醫療資源的使用場所,醫院其實也是遵循這樣的一個原則,我們有級別不同的醫療機構,從三甲到社區診所、從綜合醫院到中醫專科。但是我們的醫療服務資源出現了嚴重的頭重腳輕的情況。基層的社區醫療無論從能力還是宣傳上存在感都很弱,也不能滿足人們對輕度醫療需求的,這是系統性得架構問題,顯然不是很簡單幾條政策可以解決的。但是並不代表沒有明確的方向,而且現實是目前的條件正越來越有利我們開發基礎社區醫療的發展。

· 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和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從導診-篩查-診斷-協助給出治療方案-數據分析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滲入。按照這種趨勢,人工智能替代部分醫務人員的工作會不可避免的成為現實。未來勢必會有大量的醫務人員可能無法或者沒有必要全部在大型醫療機構工作。這部分人力多出來正好可以釋放到一線的社區醫療基層去。解決了社區醫療人力資源上的不足。

· 可穿戴醫療器械的發展,為以社區醫療為主的服務形態提供了足夠好的工具,增加患者與醫療機構的粘性。大型設備的微型化,讓社區醫療可能完成大部分和三甲醫院相同能力的檢查。

· 智慧城市的發展圖景本身就是強調去中心化,通過數量眾多,並且智慧化程度完善的社區醫療能夠有效的完成醫療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分流。對於突發的疫情,成熟的社區醫療就是一個現成的集中隔離場所。據我所知深圳已經開始有一些小型的智能化醫院出現,比如“企鵝醫院”。

我相信未來社區醫院一定不會是現在“破敗不堪”的樣子,反而會是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先進的可穿戴設備、健康醫療普及的中心。


疫情之下,我們都需要被“治癒”

圖片來自簡書


人際關係需要被治癒

最近從國外返回來躲避病毒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些人由於某種情緒也好、某些心理也好做了一些不太理性的行為,在這個緊張和高度關注話題上,勢必會引起大量的關注,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帶有批判的觀點。國外返回的華人自己也沒想到,突然間成了怎麼就成了國家的“近敵”。突然間承擔了很大的輿論壓力。對這件事的,我也建議從辯證的看待,就像硬幣的兩面。

硬幣反的一面:

首先說說不太好的一些感受,國家已經多次表態,祖國歡迎在海外的華人回家,但是需要配合和遵守所有必要的措施。中國能夠在短短一個多月將病毒的傳播控制住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完全是舉全國之力(甚至間接的全世界之力,海外華人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也正是這種嚴格的管控才有今天的成績,因此如果你做好了回來的準備,那麼必須接受隨之而來的一切你認為的不合理和委屈感。

我也有一些關係很好的朋友在國外生活工作,有一天發現他們在朋友圈調侃國內對待回去的留學生和華僑不夠友好。貌似證據有兩點,一個是回去需要被隔離,而且隔離需要自費。由此推論出兩點。第一國內自費做法讓之前還在做捐贈的留學生華僑感到寒心,第二,國家更多強調國家安全,大於個人。我不知道這是否,代表了國外生活的國人的普遍觀點。我希望不是這樣,我希望這些比我們“優秀”的能夠在國外生活工作的國人,所謂的精英們不會這麼膚淺和無知。

首先說該不該收費,在疫情嚴重期間,國家對確診的患者都是實行的全部免費,不是差異對待,因為這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必須這麼做,治療一個嚴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大概需要100萬的費用,篩查一個患者也需要近萬元,對於一般的民眾是很難負擔的,如果自費勢必會導致更多的人不去治療,傳播將無法控制。想想現在的美國,英國,就是國家政府在推脫責任,不願意拿出那麼多錢來為國民進行檢查。所以號召大家勤洗手,是他們唯一有能力做好的對策。

所以回國國人面臨的是一個常規的檢查控制,國家政府也明確表達瞭如果參加了國內的醫保,是相關治療方案是可以進行報銷的,非醫保範圍內或是沒有參加醫保的部分進行收費,這實在談不上什麼讓人寒心。(據說是200元/天的自我隔離。)。另外真的希望不要再有說,留學生捐款捐物資,不能被這麼對待的話了,這裡面的相關性和因果性問題,如果你還是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就應該知道這個邏輯有多愚蠢。

其次,國家安全和個人安全。到底那個更重要,我覺得這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問題,你說西方強調人權,作為個人你有生命的權力、自由言論的權力、追求幸福的權力。但是請注意這些權力你要實現是靠國家這套制度為你提供完善而且穩定一致的醫療體系、教育體系、職業體系等方方面面。你的權力才能得到實現,你才有個人的安全,個人自由與自尊。所以國家和個人之間到底誰更重要,從來就不矛盾,也不必做非黑即白的選擇。

· 當那個自己認為身體很好,剛從澳大利亞回來就要出去跑步的女士。你知道麼,武漢的同胞已經接近兩個月沒有出門了,你有什麼資格不能接受14天呢。

· 當那個在隔離區說自己三天沒喝礦泉水的高端人士,你知道麼,一線的醫護人員,為了節約防護服,少上廁所,一天也喝不上一口涼水,你有什麼資格不能喝開水呢。

· 當在機場等待的時間太長,情緒激動的對工作人員吐口水的,你知道麼,讓你穿著他們的防護服,你可能10分鐘都堅持不了,而他們要為你們登記、測量體溫、維護秩序好幾個小時。你有什麼資格不能等一會呢。

我相信類似的人一定是少數,大多數的回國的國人是理解和遵守規則的,因為大家知道,他們之所以回來,是相信祖國是安全的,祖國有能力保證他們的安全。

硬幣正的一面:

我相信上面說的很多話,會得到很多人共鳴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是件相對容易和過癮的事,但是下面不得不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思我們的行為可能更有價值。

首先保持還是請對廣大的歸國華人表示充分的善意和理解,在這個階段他們的確承受了很多身體和心理的壓力。他們花費昂貴的價格購買機票,他們做好嚴格的防護回國,一路上不敢吃不敢喝。他們配合了檢查和自我隔離。他們事大多數人、低調而安靜,但是且一不小心被部分人給代表了,並且壞事傳播的速度太快。

在國內的同胞也應該清楚,在疫情期間,全國各地也出現了很多各種奇葩的人,不配合檢查,做出很多突破下限的事情。當時我們也很憤怒,也在譴責和聲討。只不過現在是部分歸國的華人扮演了這些角色,從本質上講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看到的依然是我們自己,像看鏡子一樣。區別只不過我們所處在不同的時空維度上。

坦白講我不相信人性,人性的羈絆太多,脆弱且不穩定。特別是在災難下,你根本不能指望人性。人性太複雜,不是馬基雅維利的人性惡可以簡單概括的。但是我相信國家的力量,通過制度和系統去對沖人性,這是霍布斯《利維坦》中國家就是那個應對這條惡龍的機器,你得依靠它,相信它。

疫情結束後,很多人際關係需要治癒,醫生與患者、傳染者與被傳染者、中國與西方、國內華人與海外華人。希望疫情能夠讓人際變得更加傾向合作,而不是分離和隔閡。

醫護一線需要被治癒

最後一波需要被治癒的其實是我們的醫護人員,他們在這兩個月裡付出了極大的辛苦和挑戰,在和平年代他們是真正的戰士。在這樣一波嚴重的疫情下,即使是看慣生死的醫護人員心理也承受了很大的創傷。他們有戰友犧牲在戰場上,有搶救不回來的患者離開,甚至自己想回家都會受到隔離和另眼相待。醫者往往不能自醫,希望疫情結束後,社會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敬意,用社會的力量治癒這群可愛,可敬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