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讀通鑑,學通鑑,用通鑑。讓陶陶帶大家,一起品讀《資治通鑑》。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漢王劉邦與霸王項羽訂立鴻溝之盟,暫時了結束了楚漢之間的戰爭狀態。而項羽也依照約定,將劉邦的妻子呂雉以及父親劉太公從大牢中放了出來(彭城之戰後,呂雉和劉太公被楚軍俘虜)。當呂雉歡天喜地的回到丈夫身邊後,卻發現劉邦並沒有對她笑臉相迎。

正所謂“祗看後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如今陪伴在劉邦身邊的,已經換成了能歌善舞、年輕漂亮的戚夫人。而劉邦最愛的兒子,也從嫡長子劉盈,換成了戚夫人的小兒——劉如意。一股強烈的危機感瞬間爬到了呂雉的心田。

雖然劉邦對的呂雉已經沒有男女之情,但對於她的才能,劉邦還是相當認可的。漢朝統一天下後,劉邦便立呂雉為皇后,封劉盈為皇太子。然而,劉邦並不準備讓呂后一直在皇后的位置上坐下去,畢竟在他心目中,戚夫人才是皇后最好的人選。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一方面,呂后年老色衰,而且經常留守於長安,很少與坐鎮洛陽的劉邦會面。因此,夫妻倆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另一方面,劉邦對“仁弱”的劉盈非常不滿。畢竟劉邦英武過人,怎麼會容忍這麼一個沒出息的兒子。相比之下,劉邦更喜歡幼小可愛的劉如意。劉邦從劉如意的眉宇間,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經常說他“類己”。而劉盈,自然就“不類己”了。

劉盈對於呂后來說,不僅是她唯一的兒子,也是她擴張權勢,永保富貴的希望。相比於劉邦,呂后年紀要小很多,劉盈當了皇帝,她便是皇太后。對於呂后來說,劉盈的“仁柔”反而是好事,這樣她可以隨意弄權,為所欲為。

如果劉盈被廢,不僅富貴不保,甚至連性命都可能丟掉。後宮鬥爭,自古以來就殘酷無比。廢掉的太子,大多都死於非命。對此,老謀深算的呂后又怎會不知?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為了討好劉邦,呂后兩次出手,先殺韓信,再誅彭越,為劉邦去除了兩個心頭大患。呂后滿以為這麼做,可以博得劉邦的認可。然而可惜的是,呂后的陰鷙和兇殘,反而激發了劉邦的危機:

“如果讓呂雉當了皇太后,戚夫人和劉如意還有命在嗎?”

因此呂后誅殺韓、彭,堅定了劉邦廢掉劉盈,保護戚夫人的決心。

高祖九年(公元前198)春正月,劉邦向群臣們提出,太子劉盈太過仁弱,不適合作為天下之主,因此希望將他廢掉。對此,群臣們均對此提案表現出極大的反感。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其中患有口吃的御史大夫周昌反對最為激烈,他激動地說:

“臣期期不敢奉詔!”

劉邦見群臣們如此不配合,也只好作罷。當時,呂后在屏風後旁聽了這次易儲會議,嚇出了一身冷汗。會議結束後,呂后甚至親自向周昌下跪,用以感謝他的仗義執言。然而劉邦對於廢太子,早就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群臣們的反對並不會讓他放棄。

知父莫如妻,呂后自然瞭解自己丈夫的無賴本性。劉邦這人用言語很難說服,只能用勢將其壓服。因此,呂后決定增強自己的勢力,找來一個強力的外援——張良。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眾所周知,漢初有三大功臣——蕭何、韓信和張良。當時韓信已死。而蕭何屢次被劉邦猜忌和敲打,自身難保,恐怕很難幫助自己。因此呂后認為,只要能夠請動張良為自己說話,大事必然可成。

而此時,張良可不是那麼容易能請動的。張良深諳韜晦之術,天下一統後,他便躲在家裡修道辟穀,低調做人。畢竟“飛鳥盡,良弓藏”,劉邦不好惹。

於是,呂后派自己的兄弟呂釋之在上朝的路上截住張良,“強要”他幫助太子說話。而張良則回答:“改易太子是天子的家事,哪是我用口舌就能說服的呢?”但在呂釋之的軟磨硬泡之下,張良最終還是心軟了。畢竟廢長立幼,可是有違國本的,張良認為自己還是應當挺身而出。

因此,張良向呂后獻上一計,即請來傳說中的隱士——商山四皓,讓他們作為太子的賓客。所謂四皓, 乃是秦末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角里先生等四位隱士。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他們於秦末亂世而隱居山林, 既不幫項羽 , 也不順劉邦 。而在劉邦稱帝 、世局趨於安定的情況下 ,他們似乎耐不得寂寞 了, 有了人世取祿之意 。 當呂后與太子厚禮召客之 際 ,便順水推舟來到京城 , 住在呂釋之家,依附於呂氏和太子門下 。

然而商山四皓是太子集團的底牌,不能一開始就打出。因此,商山四皓依附太子之事,一直秘而不宣。漢十一年夏,淮南王英布作亂,關東一邊大亂。而此時,劉邦卻自稱有病,要從不掌兵事的劉盈帶兵討叛。

對此,商山四皓認為,這其實是劉邦廢黜太子的詭計。太子從不掌軍,和久經戰陣的英布作戰,必然是以卵擊石。太子一戰敗,劉邦便有廢掉他的藉口。因此,太子決不可出征。於是呂后哭哭啼啼地哀求劉邦,希望他收回成命。而從當時局勢來看,英布連戰連捷,對於漢家天下確實有很大的威脅。因此,劉邦勉強收回了他的詭計,還是決定御駕親征。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實際上,劉邦想得還是他的天下,絕非是哀憐太子。大軍開拔前,一向深居簡出的張良罕見地為劉邦送行,他說:

“臣宜從 , 病甚 。楚 人彪疾 , 願上無與楚人爭鋒。”

這句話,不過是張良說得場面話。緊接著張良又建議:

“令太子為將軍 , 監關中兵。”

這句話,實際就大中要害了。劉邦出征,確實需要一個靠得住的人來執掌關中兵權。畢竟總讓蕭何當大總管,實在不放心。於是,劉邦欣然同意了張良的建議,並讓他“行太傅事”,幫助太子料理關中政事。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由此時起,太子不僅得到了商山四皓的相助,而且還握有關中禁兵的實權,羽翼進一步豐滿。呂后的“勢”已經大大超乎了劉邦的想象。

漢十二年初 , 劉邦徵英布勝利而歸長安。此戰中,張良一語成讖,劉邦不幸中箭,健康受到了嚴重損害。因此劉邦想在自己死前,趕緊把太子換掉。

就當劉邦圖窮匕見之時,呂后和張良終於打出了自己的底牌。在討平英布的慶功宴上,劉邦發現太子身邊站著四個鬚髮皆白、氣質卓然的老頭。劉邦一問,正是自己屢招不至的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的現身,給了劉邦巨大的打擊。劉邦自然不會害怕區區四個老頭,他真正害怕的,是呂后一黨深不見底的實力;他真正畏懼的,是張良已經站在了呂后一邊。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劉邦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在廢黜太子之事上,他已經成了孤家寡人。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於是,他流淚眼淚,對戚夫人慨然而嘆:

“我欲易之, 彼四人輔之 , 羽翼已成 , 難動矣 。 呂后真爾主矣 。”

至此,劉邦徹底向劉邦投降,他的潛臺詞非常明顯:“戚夫人,我保護不了你了!你必然會死在呂后手中”。

聽到這裡,戚夫人痛哭流涕。劉邦說:“我唱一首楚歌,你為我跳一段楚舞吧!”說著,劉邦唱道: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作為唯我獨尊的帝王,卻保不住自己最愛的女人,對於劉邦來說,這恐怕也是種悲哀啊!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在筆者看來,劉邦之所以不易太子,張良的計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對此,司馬遷評價道:

“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上以留侯策即止”

其意思很明顯,就是張良的計謀,讓劉邦失去了廢易太子的決心。

劉邦死後,劉盈登基稱帝。而張良也受到了呂后的禮遇,不再需要通過辟穀修仙來避禍。根據史料記載,呂后強行要求張良吃飯,而張良也聽從了。

有人笑便有人哭。呂后當權後,立即向戚夫人母子開刀。呂后先是毒死了趙王劉如意,隨後又將戚夫人殘忍製作為人彘,瘋狂地發洩自己的仇恨。而劉盈看到戚夫人的慘狀後,竟被活活嚇死。漢初保易太子之事,從此以鮮血作為結末,任何人都沒有成為勝利者。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讀了呂后與劉邦明爭暗鬥,不知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呢?近期,陶陶將為大家講解《資治通鑑》,幫助大家瞭解歷史,學習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可以多讀讀《資治通鑑》。畢竟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鑑》。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劉邦欲廢掉太子,卻發現他身旁有4個老頭,哭道:我救不了戚夫人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1.3萬本賣完了,大家可以買一本,和陶陶一起品讀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