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舍家為國,一走就是28年,回來一年後在妻子的懷中與世長辭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講述了“相遇”的故事,從事原子彈研發相關工作的高遠舍小家為大家,同未婚妻方敏不告而別,此部電影取材於現實,在那一代科研工作者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他們從事高度保密的工作,一旦進入沙漠,便意味著半生與世隔絕,對於他們的家人來說,留下的只有無盡的等待,但正是像電影中方敏所說的

“愛是需要等待的,我堅信,他會回來的!只是這個等待太久太久。”

鄧稼先舍家為國,一走就是28年,回來一年後在妻子的懷中與世長辭


許鹿希女士是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先生的愛人,1958年, 鄧稼先進入西北戈壁秘密研製原子彈,28年間,他人間蒸發,生死未卜,但夫人信守離開時的諾言,用近三十年的時間盼到他回家,誰知等來的僅僅是6個字,相愛之人剛剛聚首又面永別……

一、 等待的愛情

鄧稼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他為中國的核研究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而他的愛人,許鹿希女士,她是我國的著名學者,同時,她也是一個默默等待丈夫28年的女人。

許鹿希,1928年生於上海,她的父親許德珩是九三學社創始人,她的母親勞君展曾是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國籍女學生,許德珩同鄧以蟄,也就是鄧稼先之父是摯友,所以許鹿希和鄧稼先可說是青梅竹馬的關係。鄧稼先大許鹿希4歲,他讀書期間有著一顆拳拳報國之心,之後,戰事吃緊,他轉去昆明西南聯大讀書。

鄧稼先舍家為國,一走就是28年,回來一年後在妻子的懷中與世長辭


聯大畢業後,鄧稼先輾轉至北大物理系擔任助教,在這裡,他和正在北大讀書的許鹿希再次相遇了,當年的玩伴如今長大成年,一個青年才俊,一個北大才女,兩人之間很快就擦出了愛的火花,但受制於時代背景,他們兩人的愛情之路從一開始是就充滿曲折。

當時正值戰爭年代,和廣大熱血青年一樣,鄧稼先並不滿足於整日在三尺講臺之上擔任一名助教,他所追求的是救國興邦,作為一名高學歷知識分子,他希望能通過科學救國的方式來為國效力;1947年,他赴美留學,攻讀物理學研究的相關學科,在解放前夕,他毅然決然地去往異國他鄉,只留下一句“將來國家建設需要人才,我學成後一定回來!”從此,留給愛情萌芽的只有無盡的等待。

二、幸福總是短暫

鄧稼先進入美國普渡大學學習,他學習刻苦認真,勤鑽研多探究,所以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他就獲得了博士學位,那一年,他26歲;在獲得博士學位9天之後,他毅然選擇回國,離開當時科研和生活條件優厚的美國,投向戰後滿目瘡痍的祖國的懷抱,1950年,遊子又回到了故鄉,開始投入到中國近代物理研究中,為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開創了嶄新局面。

鄧稼先舍家為國,一走就是28年,回來一年後在妻子的懷中與世長辭


同時,許鹿希從北大醫學部畢業,投身於醫學事業之中,兩人於1953年結婚,正式地結為夫妻,但這不過是個開始,對於他們來說,若要長相廝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愛情的開始,總是甜蜜,但未來的日子,難免會有苦澀。

兩人在結婚後的一段時間如膠似漆,他們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兩人相約一同去頤和園看菊花展,但因為工作,到時已經關閉展室,但鄧稼先知道妻子喜歡菊花,跟工作人員軟磨硬泡,最後竟然還延長了時間,鄧稼先有情,許鹿希有意,天造地設的一對妙人卻在之後的日子裡嚐盡艱辛。

1958年秋,錢三強等人找到鄧稼先,徵詢他是否願意參加原子彈的研究,心懷報國之志的鄧稼先自然是義無反顧地投入其中,在他34歲那年,他被任命為中國研製第一枚原子彈的主攻專家,於大家,科研事業迎來了新的希望,於小家,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不說緣由就離開了,把年紀尚小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留給了他的妻子,這一別,就是28年。

鄧稼先舍家為國,一走就是28年,回來一年後在妻子的懷中與世長辭


三、漫長的等待

在收到上級通知的那個夜晚,夫妻兩人躺在床上,鄧稼先默不作聲,許鹿希知道,丈夫有心事。這一夜,兩人無眠直到天亮,眼瞅著太陽就要爬上來了,鄧稼先才開口對妻子說:“希希,我要調動工作了”,僅僅這一句,不說做什麼,也不知道去哪,甚至連一個通訊地址都不能留下,“如果我在這項事業中遭遇不測……”“別說了,你放心去,家裡有我,你要照顧好自己”。天亮後,他們在一起拍了一張全家福,從此,鄧稼先從世界上消失了,他人間蒸發,不知所蹤。

曾經每天定點去上班的鄧先生卻整天不見人影,鄰居們紛紛猜測他是不是升了高官,拋妻棄子;孩子們也總是追問爸爸去了哪裡,但答案只要一個“他去遠方出差了,快回來了”,可孩子們不傻,一天兩天可以等,一年兩年可以等,但直到他們成年,都沒能等到爸爸回來。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許鹿希好像猜到了丈夫在做什麼,她看見希望了,他很快就要回來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他並沒有回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下他應該會回來了吧。但令許鹿希失望的是,一切還遠遠沒有結束,她沒日沒夜操勞的日子才剛剛開始,除了要照顧一家老小,還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人體解剖學和神經解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當中,多年來,她在醫學上的多個領域,先後發表論文數十篇,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鄧稼先舍家為國,一走就是28年,回來一年後在妻子的懷中與世長辭


四、來生我們再相愛

時光如梭,歲月漫長難抵熱愛,28年後,鄧稼先回來了,但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小夥子了,他因為收到核輻射,在回家的時候身體已經十分虛弱。造成核輻射的原因來源於七十年代末的一場實驗事故,飛機空投下氫彈時發生了意外,降落傘沒有在指定高度打開,導致核彈直接從高空落在地上,不知所蹤,但他知道必須要在這沙漠中找到它,彈頭中的鈈239輻射可以要了這沙漠中所有人的命。在找到氫彈的那一刻,為第一時間判定情況是否可控,他徒手拿起了核彈碎片,這一個舉動,改變了他之後的人生。

1985年,鄧稼先終於回到北京,他同許鹿希在醫院的病房中再次相見,當年英俊強壯的小夥如今已經成了奄奄一息的頭髮花白的老人,核輻射讓他迅速地衰老,嚴重縮短了他的壽命。28年的等待,換來的卻是永別。

鄧稼先舍家為國,一走就是28年,回來一年後在妻子的懷中與世長辭


1986年7月17日,鄧稼先在病房中,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

稱號。12天后, 7月29日,鄧稼先與世長辭,享年62歲,在他離開前,他躺在妻子的懷裡,開口對她說了一句“希希,苦了你了”,隨後,鄧稼先先生永遠地閉上了雙眼,對許鹿希來說,這一句已經足夠,他們之間的愛情之火將永不熄滅。

鄧稼先先生去世後,許鹿希女士選擇仍然住在兩人曾共同生活的老房子裡,房子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建築,七十多年過去了,這樣的房子很難再住人,但許鹿希女士從沒離開過這裡,她在這間房裡守著他們的愛情,她等待著,有一天,鄧先生能夠推門而入,對她說上一句“希希,我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