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看電影背後的社會價值

新聞改編電影一般是反映現實、關懷現實等題材,通常這些電影的創作者,是想要把社會上一些問題,或者是價值觀、文化等傳達給觀眾,讓更多人瞭解現實,得到觀眾的認同,或者說是聚集群眾的力量,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方式。

電影《親愛的》的故事素材是來源於社會新聞,編劇選用了彭高峰和孫海洋兩人尋子故事,並把兩個故事複合進行二次創作。影片圍繞著兩個家庭的衝突和矛盾展開,講述了一個關於尋子和失子的故事。

《親愛的》: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看電影背後的社會價值


從社會新聞到熒幕電影,編劇不是簡單的節選和隨意的移植。在電影《親愛的》中,我們看到編劇對“拐賣兒童”行為不是簡單的批判,而是多角度挖掘人性的複雜和矛盾,反映和正視中國社會的階級差異,使得電影能夠多方面反映現實,深化了電影的社會價值。

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

新聞改編電影和紀錄片都與現實社會息息相關,而且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其實區別還是挺大的。紀錄片是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我們觀影的體驗就像一位記者,把所見所聞拍了下來。

如《人生果實》記錄一對夫妻的生活,還有《海豚灣》記錄日本海豚灣發生的事件,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有時候為了紀錄事件,拍攝的時間也會比較長,有些甚至用好幾年的時間去拍攝。

《親愛的》: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看電影背後的社會價值

《人生果實》劇照


新聞改編電影則是以新聞事件為素材,進行劇本改編,藝術成分相對較高。我們的觀影角度就從記者變為上帝視角,會從多角度觀察人和事的變化。劇本也會從新聞事件中挖掘故事,尋求事件中值得討論的矛盾和衝突,創造更多戲劇衝突,來引發人們思考。

如《我不是藥神》中所討論的矛盾和衝突,就是男主“代購”抗癌藥做“救世主”,卻觸犯法律的行為。而在《親愛的》所討論的,就是權利與利益、倫理與法律的衝突。

近年來,新聞和電影的融合創作,使電影更加豐富,而且這些電影呈現的“小社會”,反映不同階層、不同生活環境中人們的生活狀態,成為很多觀眾的關注點和興趣點。使這些新聞改編電影,不僅有著新聞的社會關注度和話題討論性,還具備一定的商業性。

《親愛的》: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看電影背後的社會價值


通過改編新聞事件來創作電影,是電影行業一種比較好的趨向。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商業角度來看,社會熱點新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關注度,使電影奠定了一些觀眾基礎,從而推動電影的票房。

從電影價值來看,觀眾可以在電影中,瞭解到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引導觀眾改變思想,調整自己的言行,進而改變當下的社會。雖然,現實可能並沒有這麼理想,電影能改變社會這麼誇張,但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讓觀眾清醒地認識社會和人生。

人物形象改編——對女性主義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影片中,編劇對原來新聞事件的人物有不少的改動,如現實中的彭高峰夫妻沒有離婚,而電影中田文軍和魯曉娟卻已經離婚,魯曉娟還成為白領階層。其中,改動得最多的就是被拐兒童的養母高永俠,這本應是觀眾痛恨的對象,但電影中的養母李紅琴淡化功利性,被塑造成一個

極具悲劇性的人物

《親愛的》: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看電影背後的社會價值


編劇對魯曉娟和李紅琴兩個女性人物的改編,是對女權主義的發聲和關注。魯曉娟在丈夫田文軍眼中,是一個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這是歷史中男權主義留下來的觀念。魯曉娟,一個從農村來到城市的女性,依然能夠通過自己的拼搏,進入白領階層,這是對

女性獨立的一面女權主義崛起的體現。

《親愛的》: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看電影背後的社會價值


而農村婦女的李紅琴,卻表現出女性地位在社會中的失語,成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李紅琴被丈夫欺騙自己沒有生育能力,欺騙她拐來的孩子是跟別的女人生的,李紅琴毫不懷疑且毫無怨言地接受了,這是鄉村婦女的愚昧與無知,是傳統思維觀念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現。

李紅琴在無情的法規制度下,她承受著骨肉分離之痛;在世俗的社會觀念下,她遭受大多數人的鄙夷。

一個有女性獨立意識的人,另一個是在傳統觀念下生活的人,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物在鮮明的對比下,引發觀眾對傳統社會下女性主義的思考。

記錄社會—— “小人物”的心理展現

我們平時看的新聞,往往是偏向敘述事件的整體過程,很少會對事件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深究,而電影往往更多關注人物的主觀心理感受。《親愛的》的編劇曾談到:“我想通過打拐這件事,勾畫一個轉型時期的社會眾相,勾畫出人群普遍焦慮、缺乏溝通的狀態。”

《親愛的》在表面上是一個 “拐孩子”的故事,而編劇卻複雜的人性挖掘出來,不管是受害家庭還是陌路人,他們在面對現實問題時,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無奈。我們看到是社會中“小人物”的生活狀態,或者說是人們在極端情況下所表現的情緒,而這些人物的心理通過電影鏡頭語言來呈現。

《親愛的》:新聞改編電影的趨向,看電影背後的社會價值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人物頭像佔屏幕很大部分,這是用鏡頭特寫來放大人物的面部表情,使演員通過眼神和麵部表情來表達人物的情感。如在影片最後,李紅琴被通知懷孕後,通過特寫鏡頭和固定畫面,來描述她內心從不接受到悲傷的情感變化。在這些紀實風格下,觀眾會更多關注人物的情緒心理,而當這些人物的情緒爆發後,觀眾往往更容易產生共鳴。

從《親愛的》、《我不是藥神》、《失孤》等新聞改編電影發現,這些新聞題材往往是關於人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子女、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百姓所關心的。當電影和新聞融合時,本被時間推進而掩埋的熱點新聞,重新被社會關注,從而推動新聞事件的影響力,喚醒人們對社會的關注和反思,這就是改編新聞電影背後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