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華士兵,回國後卻為中國籌錢建學校,只為報答一農民恩情

在抗日戰爭時期,因為大多數日本士兵也對中國人非常殘暴,所以多數中國人對日本人都深惡痛絕。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大多數日本士兵對中國的觀感一定會更差。但是卻有一個日本侵華士兵,回國後卻為中國籌錢建學校,目的只是為報答一農民的恩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件事。

日軍侵華士兵,回國後卻為中國籌錢建學校,只為報答一農民恩情

中國農民救助戰敗士兵

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大多數日本士兵都從戰場上退出,並且回到了日本,然而,有些士兵因為各種原因,卻被迫留在了中國。

石田東四郎,原本是一名日本農業大學的學生,但是在侵華戰爭開始之後,他被徵兵而來到中國。沒想到的是,在一次戰爭中,他在槍林彈雨中受傷,因此失去了大多數的記憶。就這樣,他成為了一名乞丐,以乞討為生。而抗戰結束之後,他也並不知道,一直流浪到了河南省南召縣太山廟鎮。

日軍侵華士兵,回國後卻為中國籌錢建學校,只為報答一農民恩情

一天,他在一個村子路口乞討,遇到了真準備卻鎮上賣乾貨的孫邦俊夫妻。孫邦俊看他可憐,雖然是一個日本人,但是他還是將一個饃饃給了他。孫邦俊看到這個日本人,淚流滿面地吃著東西,讓他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將這個日本戰敗士兵帶回了家。

日軍侵華士兵,回國後卻為中國籌錢建學校,只為報答一農民恩情

由於他忘了自己叫什麼名字,孫邦俊就給他取名為小門野郎。很快,很多人都知道了村子裡來了一個日本人,大多數人都在嘲諷孫邦俊一家,認為他們吃飽了撐著。不過,善良的夫妻兩人還是沒有拋棄他,一直將他養在了家中。當地的政府知道情況後,甚至還幫他上了戶口。

日軍侵華士兵,回國後卻為中國籌錢建學校,只為報答一農民恩情

就這樣,小門野郎一直在這裡生活了47年。在這47年時間裡,他曾經因為舊傷復發而癱瘓,但是孫邦俊卻沒有放棄他,反而傾家蕩產為他治病。甚至在孫邦俊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孫保傑甚至仍然將他當成一家人看待。

小門野郎回家

47年之後,小門野郎的親哥哥在在網上看到了中飯發佈的尋親信息,於是找到了太廟鎮。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叫做石田東四郎。就這樣,石田東四郎被帶回了日本,並且石田東四郎的哥哥還邀請孫保傑一家到日本做客。

日軍侵華士兵,回國後卻為中國籌錢建學校,只為報答一農民恩情

在石田東四郎回到日本之後,日本的家鄉秋田縣也知道了孫邦俊一家照顧石田東四郎的事情,並且對他們一家表達了感謝。不僅如此,石田東四郎還在秋田政府的幫助下,籌錢為太廟鎮建了一所學校,叫做“中日友好小學”,而且還給太廟鎮建造了一個價值600萬日元的植物園,只為報答孫邦俊一家的恩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