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看起來很傻,最後卻被證實是聰明的事情?

歷史中百科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好吧!其實說任何事瞅起來傻,說道根子上主要是大多人不支持這樣的事,既然不支持,您去做,而且是堅持的要做下去,這在別人的眼珠子裡瞅起來就有點子是傻里傻氣了。

但他們總是忘記一句話,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邊的。

那麼咱今天就接著題主這一畝三分地,挑一件事說道說道。

咱遠的就不說了,就說點近的吧。說說丘吉爾。

丘吉爾

話說丘吉爾這人是出了名的倔脾氣,認死理,就喜歡一條道不走到黑這都不算個事,至於別人的話,愛咋咋地,不行一起來!

他就這麼個性格。

咱把時間掐到1900年十月份,作為保守黨的代表丘吉爾坐進了議員的位置,可謂志得意滿。

話說你是保守黨的代表,那麼你應該為保守黨說話不是。好吧,所有的人都看錯了他,他總是和保守黨對著幹。

你比方說,保守黨在英國和南非的布爾戰爭的一項項的政策,丘吉爾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不!你們不能這麼幹!”

保守黨要擴軍,和布爾人再來一次決戰。

“不!俺反對擴軍!”

好吧,在他一次次的堅持下,保守黨的很多提案被壓了下來。

那麼丘吉爾面對的是保守黨人的憤怒和不解。

“你這是要幹嘛?”

“不幹嘛!你們是錯的!”

最終保守黨受不了這個老是唱反調的黨員,丘吉爾被保守黨取消了黨員的資格,趕到了對手的議席上。

好吧,丘吉爾開始自稱:“獨立的保守黨人!”,好吧,他依然認為自己是保守黨,只是比較自由而已。

哦!天哪,丘吉爾把保守黨的人氣壞了。

時間掐到1906年,丘吉爾被任命為殖民地事務部次官,而他在任內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南非獨立。

您都不知道就是在南非鬧獨立的時候,他作為一名隨隊記者被布爾人抓過,而且被抓之後,他是唯一個成功越獄的主,要知道整個過程他是要冒著吃槍子的危險。

保守黨表示他們好生氣啊,難道你就是為了反對俺們而反對嗎?

不!你們是錯的!

哦!天哪,你饒了俺們吧!

接下來的事

時間掐到1914年,作為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收到了德國已經準備對俄國宣戰的電訊之後。

丘吉爾居然沒有通過內閣,就下達了海軍動員令,作為內閣的其他人員,大眼瞪小眼的瞅著局勢的發展,第二天才下達了追認。

“好吧!他總是喜歡這麼幹!”

那麼後來丘吉爾批准的海軍進攻達達尼爾海峽,結果英國海軍遭受了重創,至於軍事優勢啥的,就這麼一仗下來成了泡影。

保守黨人表示他們要攻擊丘吉爾,好吧丘吉爾在保守黨人的攻擊下,免除了丘吉爾的海軍大臣職務,在內閣裡安排了一個啥也不用管的閒職,這就相當於被排擠出了內閣,政治這東西離他已經遠去。

丘吉爾全程臉黑,表示他不幹了,跑到法國的前線打仗去了。

最終,丘吉爾以皇家蘇格拉毛瑟槍團第六營營長的職務退役,並且放棄了中校的軍銜回到了議會。

至於為什麼會退役呢?因為他的第六營成功的合併到了第七營,而第七營的營長是一位資深的營長,所以啊,丘吉爾不能出任聯合營長。

至於中校軍銜的問題,是陸軍部同意他退役的條件。而這麼做的最終結果就是丘吉爾不能在軍隊擔任任何的職務。

啊!

好吧,看來丘吉爾是打算從政治這條道一條道走到黑了。

大傢伙也知道,一戰以德國人最終戰敗做為了終點。那會大傢伙都認為要迎來一段相當長時間的和平期,這不管是頭頭腦腦還是老百姓都是這想法,所以英國覺得他們應該裁軍了。

這個時候丘吉爾又跳出來和大傢伙唱反調。

“希特勒會給大傢伙帶來災難的!”

這還不算,他還鼓勵英國人的盟友法國人一定要加強戒備。

那麼時間到了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開始實行他的綏靖政策,一直妄想避免戰爭的張伯倫迎來了希特勒的槍炮。

到了1939年的時候,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失敗了,戰爭爆發了,張伯倫把丘吉爾引入了內閣,讓丘吉爾重新坐到了海軍大臣的位子上。

但這依然阻擋不住下議院的不信任案,張伯倫表示他退出。

那麼英國的國王命令丘吉爾重新組閣,好吧丘吉爾以381票對0票通過了支持。

上任後丘吉爾準備去法國看看,結果法國人告訴丘吉爾:“俺們準備投降了!”

“不!你們不能這麼幹!……”

但是丘吉爾再好的口才也沒能打動法國人的心,他們已經拉不回來了。

最終丘吉爾下令撤退,這就是有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丘吉爾召集了所有能在大海上漂浮的東西,在短短8天的時間裡把三十三萬的盟軍搶救過了英吉利海峽。

“俺們將戰鬥到底,俺們將在法國作戰,俺們將在海上作戰!”

這是丘吉爾的宣言,當然他確實做到了。

丘吉爾的倔脾氣讓他幫助英國人從二戰當中走了出來,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戰爭結束,戰時內閣面臨解散,丘吉爾準備參加大選,他到是信心滿滿,結果他的人民,用選票告訴他:“不!”

好吧,波茨坦會議開到了一半,丘吉爾只能捲鋪蓋走人,剩下的會議由他的繼任者繼續談完。

好吧!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說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事。九年制義務教育中一個班級中很可能被安排一位“特別”的學生,而C君就是在三年級轉入我班的。C君除了學習學習差點,精力旺盛點,說話含糊點,眼距寬點,其他倒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大概是四五年級的一次秋遊中安排我們去摘蘋果每人限定2斤大約是12個。有比較實誠的摘12個,有比較貪婪的摘了17,8個。正在大家在回校的客車上談天說地時,突然聽到一個尖銳的聲音喊道:“老師,你看C君摘了多少。”“不是讓摘12,3個你這是摘了多少?”老師被氣笑了。我們循聲望去看著C君漠然的展示著戰利品(目測至少有40多)答道:“我以為只能摘12個,地上隨便撿呢。”頓時全車鬨笑,而我的笑容卻在瞬間凝固住了。大有頓覺今是而昨非,今日方知我是我的感悟。其中誰智誰愚,誰暗誰明,誰假誰真不肖分辨。但其中道理卻是真實不虛。正如佛家公案:哪一塊不是好肉?我所識之愚非他人所識之愚,他人所識之智亦非我所識之智。況又有時勢異也,來日方長八個字實在是讓人不能分辨。


使徒不來


當年我們生產隊土地承包下戶時,公路邊的田都不要,因為水不能直接流進田裡,每年打田栽秧都要安管子和抽水機好幾次,而且公路上的碎玻璃、小石子很容易灑到田裡去,大家都不要,幾晚上都分不下去,最後本隊的一個來自外省的上門女婿說他要才分下去了,大家還贊成他的面積可以適當的多釆點。為此這個上門女婿回去被岳父、岳母、媳婦埋怨了好久他也不解釋。頭一兩年大家還在笑這個上門女婿傻,慢慢的大家都不笑了,因為種水稻難抽水,他就開始種菜,由於離公路近運輸也方便,每年賣菜的錢還比種水稻多,而離公路遠的田全部都要靠人力擔和背。大家這才發覺公路過的田的好處了。

可是,這些還不算,又過了幾年,手中有了錢,他就在公路邊修了幾間房子,一樓的作為門面房再出租,就這樣每年修幾間,一直到前幾年拆遷時他的房子光門面房就十多間了,而離公路遠的田每畝只補償了幾萬元。


用戶936520113656


記得以前有個外國名人小的時候,有個女人一手拿五元,一手拿十元,說無論他選哪一邊都送給他,讓他選,於是他就選了五元的。女人非常驚訝這孩子為何這麼傻,就到處宣傳,便引來很多人也一手拿五元,一手拿十元來試探,結果都是一樣。而該名人小時候也因此賺了很多錢。


韻舞瑤池1


90年代初期,我在老家種地,那時候種地和現在一樣,基本不賺錢,很多人紛紛把土地退回了村裡不種了。

我當時在村裡幹會計,那時候村裡沒有錢,工資發不出來,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別人不種的土地我來種,到了年底,我的工資就用土地承包費來抵賬。

我的這種做法當時在別人來看是一件很傻的事,別人往外交土地,我往家要土地,其實當時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事,不這麼辦,村裡沒錢發工資,用土地承包費來抵賬也比拖欠工資好。

風水輪流轉,20的多年過去了,家鄉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由於城市的不斷擴展,家鄉成了大城市城鄉結合部,土地變得金貴了起來,一但遇到土地徵用,地上附著物就會給一比不少的賠償款,或許將來我會因為當年辦的“傻事”而得到一定的財富。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其實本來不想說這個事情的,但實在是太傻了,但是看上去很傻的舉動,卻體現出一位父親的“大智慧”,多年後不知道這個小孩看到這麼一幕會作何感想

在2017年6月19日,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走丟了一名十歲的男孩,名字叫做王俊哲,不得不說,名字還是很好聽的,一看就是知識文化分子的人給取的。

王俊哲父親發現孩子走丟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報警,既然報警找小孩,肯定是要照片的,然後這父親就提供了一張照片。

照片是這樣的:

(當時看到這個微博的時候,我就傻了啊,這找兒子的是親爹吧)

照片給民警後,民警迅速在“兒童失蹤信息平臺上”緊急發佈了,這一發布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畢竟這個照片確實太有個性了一點。

然後微博就成為了這樣的情況:

看著很傻的事情其中卻有著大智慧

很多人覺得放自己兒子這麼一張照片,是不是有點太蠢了,並且顯得這個爹都不正經。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其中照片的吸引性,這張照片發出來後,就能夠被人迅速記住,並且在歡快之餘還有著非常強烈的分享意味,這就不單單是尋找一個孩童了。

全國每天在這個平臺上發佈的信息何其之多,一不小心就迅速沉底了,所以沒有點特別的,還真的不一定有人關注,這就是父親的大智慧。

這張照片看似非常傻,非常好笑,但是同樣的吸引眼球目的已經達到了,並且孩子失蹤了,找到孩子才是重要的,其餘的都是可以放一邊的。

這個被民警放在平臺上的照片,因為其獨特性被眾人紛紛轉發,沒有多久轉發量就破萬,最後轉發量甚至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多;兩萬多的轉發量,閱讀量至少也達到上百萬了,所以這個“日後註定出名的娃”最後被找到了,僅僅9個小時,就被人在火車站發現。

找到後平臺撤銷了其發佈,並且發佈了一條找到的信息:

孩子找到了,眾人就有輕鬆的氛圍了,紛紛送上祝福之餘,還不忘記調侃這一位小男孩(估摸著這小孩看到了,肯定會懷疑人生)

結語:

看來一個父親太機智,也不是什麼好事,很多人都笑稱:“別讓孩子看到這個照片,不然又該離家出走了。”

父親三連:

1.照片發出去證明是親爹

2.照片提升了轉發量,也提升了關注度

3.這個照片,不是我吹,看第一眼我就記住了這個孩子,都不帶看走眼的


筆下點史


你殺了一個人,後來發現這個人的兒子很有潛力,那你會怎麼辦呢?


自詡聰明的人第一反應肯定是:把這人的兒子殺了,免得養虎為患。


2000多年前,一個國君的卻做出了一個看起來很傻的做法是:把女兒嫁給他。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聰明到基因裡的做法。


鄭桓公之死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國國君申侯因周幽王廢黜自己的女兒王后申後、外孫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母子為王后和太子的事情,大為惱怒。

於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不久犬戎攻陷鎬京,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並同時殺害了鄭桓公。

鄭桓公是個非常有憂患意識的人,早就意識到周王室要完犢子,2年前在太史伯的建議下,暗中開始籌劃東遷事宜。

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鄭桓公請求周幽王,向東遷移他的百姓到雒邑(今河南洛陽)以東。得到周幽王同意後,鄭桓公便派長子掘突帶上豐厚的禮物向虢鄶二君借地。

虢鄶二君因鄭桓公是當朝司徒、天子叔父,位高權重,並貪圖禮品豐厚,於是各自獻出五座城池。鄭桓公聞訊大喜,如此鄭桓公便有立國的基礎。

不久,鄭桓公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東遷。

根據太史伯的建議,把家屬和重要財產安置在虢、鄶之間的京城。

鄭桓公被殺後,鄭國人共同擁立他的兒子掘突為國君,也就是所謂的鄭武公。

聲名鵲起的鄭武公

本來申侯應該注意不到鄭武公,但鄭武公是個有能力的人,風頭越來越高。

周平王宜臼繼位,遷都洛邑。晉國出兵護送王室,鄭國護送周王室的鐘鼎禮器。

周平王因鄭武公護送東遷有功,於是任命鄭武公繼承其父鄭桓公的職務,擔任周王室的卿士。

這意味著鄭武公拿到了頂級權貴圈子的門票,開始被權貴們注意到。

鄭武公繼續堅持父親制定的東擴戰略計劃,一方面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一方面進一步實施攻滅東虢國和鄶國,吞併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的具體行動。
鄭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鄭武公佔領鄶國都城制邑(巖邑,今河南新密曲梁鄉大樊莊),滅亡鄶國。

鄭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鄭武公佔領東虢國都城(今河南滎陽廣武平城),滅亡東虢國。然後橫掃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

鄭國鳩佔鵲巢,把國都遷到鄶國故都,使原來的寄帑之地變成自家地盤,並把舊部從陝西遷到河南,以“鄭”為號新建城邑。

從此,鄭武公使鄭國成為了當時不如小覷的諸侯之一。

申候的策略

看這鄭武公的冉冉升起,心理最慌的就是申候。為什麼?很簡單,鄭武公的父親鄭桓公就是因申候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而死。

申候是鄭武公的殺父仇人,而現在鄭武公勢力越來越強,若鄭武公要為父報仇,申候怎麼可能還高枕無憂。

尋常人的想法顯然就是直接把威脅扼殺在搖籃裡。

但申候不愧為能操縱東西周交替的政治家,選擇了看似很傻,但實際聰明的做法。

申候將自己的另一個女兒嫁給鄭武公。

可以想見,鄭武公起初應該是排斥這一安排的。

從時間上看,公元前770年鄭武公繼位,直到9年後才娶武姜,此時鄭武公已經年到中年。

且史料並無記載鄭武公有其他配偶,可以推測,鄭武公的這段婚姻安排很可能是政治聯姻。


申候的心機

申候的這種策略看似很傻,但實際聰明到基因裡。

東周剛剛成立,周平王是申候的外孫,毫不誇張的說,申候當時是個權勢滔天的人。

鄭武公當時雖然勢力正在增長,但無奈體量還小。申候的權勢對鄭武公有極大的誘惑,鄭武公還需要藉助這一力量。

但一旦接受這場政治聯姻,申候的目的就達到了,至少,自己血脈能得到流傳,武姜嫁給鄭武公後,至少能活得不錯。

事實上,得益於申候的影響力,武姜甚至可以直接偏袒小兒子,要求鄭武公廢長子立次子。

人們通常認為武姜要求廢寤生立叔段是因為偏心,老李則認為,這更多的是為了驗證權勢強弱。

試想,若武姜所代表的權勢團體明顯弱於鄭武公代表的權勢團體,武姜還能“多次請求鄭武公立叔段為太子”?

鄭武公死後,鄭莊公繼位,而後花了22年才處理完叔段的問題。

可以想見,申候的策略有多聰明。


《史記》

《左傳》


李斯特說


古代女性沒有內衣,她們如何體現出東方女性的美呢?歷史上,菲瑪莉的出現,讓女性的美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但是,在她剛發明被稱為“胸罩”的東西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但是,事實證明,她的這些發明被證明,惠及了全世界的女性,使女性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新的解放!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雪專門查找了一下史料典籍,其實,很多事情,在當時都不被看好,但是,事實勝於雄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以後,才被證明是非常正確和聰明的事情。小雪今天講的,就是關於人類發明“胸罩”的那些事。

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女性身體幾乎不受束縛,她們用襯衣作為自己換洗的內衣,一個被稱為“對稱圓球形遮胸”的東西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我們知道,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女性們以身體不受束縛為榮,這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可是,在工廠勞作的女性們都以襯衣裹胸,作為支撐胸部的物件。


在我國也是如此,我國曆史文化悠久,女性都是用布包裹自己的胸部,達到束胸的目的,和其他國家的女性一樣,女性胸部大解放,基本發生在十九世紀以後。

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這個東西剛開始發明出來以後,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樣的東西穿到身上,想象一下,是多麼的難受,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不敢嘗試。

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佈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在這個服裝設計師的策動下,一場人類束胸運動就此揭開,很多當時質疑亨利的人,都表現出了對胸罩的濃厚興趣。

事實證明,胸罩的普及,為全世界女性帶來了福音和便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慢慢的,人們開始接受這個東西,女性們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

在我國,民國時期的女性,在接受西方民主運動的新時代女性看來,胸罩非常人性化,於是,在中華大地上,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就此拉開,胸罩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而保羅·波烈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要說歷史上被大家公認很傻的事情,就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竟然讓一個白痴兒子當皇帝,並且還開歷史倒車,大肆分封親王,重用外戚,導致賈后專權和八王之亂,最終西晉帝國也在骨肉相殘中走向滅亡。

表明上看,司馬炎的這個行為非常愚蠢,因為,只要是個智力正常的人,都不會讓一個白痴兒子來當皇帝,更不會開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因為兩漢時期的外戚和藩王之患,那是歷歷在目。

但問題是,如果我們把歷史鏡頭稍微拉長400年來看,就會發現,如此簡單的道理,不但司馬炎不知道,就連那個時代的所有政治強人都不知道。



首先,後趙開國皇帝石勒,雖然沒選擇一個白痴當皇帝,卻也是選擇了幼小的兒子當繼承人,同時他也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當然,最後的結果也是悲劇。

後來,石勒的弟弟石虎奪取皇位後,他覺得司馬炎和石勒兼職就是蠢到家,因為,讓白痴或者幼小兒子當皇帝,這不是典型的讓大家覬覦皇位。所以,石虎上來後,那是選擇最有能力的兒子當繼承人,並且還重點培養他,結果呢,這個兒子崛起後,第一個要殺的人,竟然是石虎。

後來,這個兒子被石虎殺後,他又改立另外一個成年兒子當太子,不過這次他吸取教訓,另外再立一個強勢的兒子為親王,讓他們兩個相互制約,可結果呢,先是太子將這位親王給殺掉,接著他又準備殺掉石虎。最終,太子全家都被石虎殺掉。

傷心欲絕之下,石虎終於明白司馬炎和石勒的良苦用心,所以兜兜轉裝一大圈,石虎又回到了他們的老路,他也選擇了一個幼小的兒子當繼承人,同時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當然,最後的結果也是悲劇,但好歹石虎自己可以安然的度過後半生。



再後來的匈奴開國皇帝劉淵、成漢開國皇帝李雄、還有前秦的苻雄、苻堅,以及劉宋、蕭齊、蕭梁、甚至北方高家的北齊帝國,幾乎都遇到和石虎這樣的情況。

甚至到後來的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以及前期的李世民,也遇到類似的情況,所以等到李世民晚年時,他也決定照搬司馬炎的佈局。

總而言之,司馬炎大肆分封親王,李世民也大肆分封親王。司馬炎優秀的兒子很多,卻選擇一個白痴兒子當太子;李世民優秀的兒子也很多,但最終也選擇一個最弱小的李治當太子;同時,司馬炎重用賈氏這個外戚,李世民也重用長孫氏這個外戚。

當然,李世民還自作聰明的做了一些改變,比如,司馬炎給了分封的親王們很大的權限,但李世民卻限制了諸王的許多權力。

結果呢,整個李氏皇族,差點讓武則天給一鍋端掉,如果不是有幾個李氏皇族是武則天的親兒子和親孫子,大唐江山恐怕就三世而亡了。對此,李世民如果泉下有知,恐怕還不如全盤照搬司馬炎的。



當然,不僅僅是千古一帝李世民,還有大明朝的鐵血開國皇帝朱元璋,他也是分封親王,同時捨棄自己眾多優秀的兒子,選擇一個弱小的皇孫來當繼承人,當然,在朱元璋看來,朱允炆雖然弱小,但起碼不是白痴,所以他的選擇自然要高過司馬炎。

但結果呢,朱允炆確實不是白痴,但卻自作聰明,上來就對強行改變朱元璋的佈局,結果惹得身死國滅。要不是朱棣也是朱家的成員,大明朝那也是二世而亡。到時朱元璋的史書上的評價,恐怕還不如司馬炎。

從這層意義上說,司馬炎乾的事情,雖然表明上看起來很傻很蠢,但從事後長達400多年的結果來看,司馬炎做的這些蠢事,卻顯然被證明是最明智的決定。

因為,這400年裡面,任何試圖超越司馬炎的努力,最後都被證明是徒勞,以至於後繼者最終只能沿著司馬炎這條路繼續前進。

至於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又是另外一個話題,這裡我就不再多說了。總而言之一句話,司馬炎留下的政治佈局,看起來很傻,但卻被後來的事實證實,這是一件是聰明的事情,幾乎是當時條件下,最好最明智的選擇。


我是趙帥鍋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帶領著華東野戰軍,在華東站場上取得了很多場戰役的勝利,尤其是粟裕佔領了臨沂之後。蔣介石十分的震怒,畢竟臨沂是華東站場的門戶,這個地方是個軍事要塞十分的重要,他找到陳誠問責。

陳誠只能率領自己的精銳部隊,不惜一切代價來爭奪軍事重地臨沂。

面對陳誠的大軍壓境,粟裕先是放棄了臨沂,這件事在國民黨看來很傻,但是,最後卻被證實了是最聰明的選。

為什麼這麼說呢?

要知道陳誠這一次是率領著四路大軍,前來攻打臨沂的。可以說對於陳誠來說,臨沂他是勢在必得的。

面對來勢洶洶的陳誠,粟裕不得不做出抉擇,到底是死守,還是改變策略。

粟裕在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就請示了黨中央毛澤東等人。

很快批示就下來了,說的是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臨沂。有了毛澤東的這一句話,粟裕在打仗就有底了。

他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他要讓陳誠付出血的代價。

一開始粟裕採用了先放棄臨沂的做法,因為他明白,給國民黨硬拼無論是對誰來說,都是不利的。

若是不拼的話,我們可以留下人,畢竟只要士兵在,我們日後想要奪回臨沂來,就很容易了。

所以,粟裕就帶領著華野軍大部隊撤出了臨沂城。

在陳誠看來,粟裕是撤退了,是因為自己太過於強大了,粟裕不是自己的對手。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粟裕已經轉移戰場了,他把部隊轉移到了魯東北。

對於粟裕來說,先把魯東北的廣大地區給拿下來,然後在孤立臨沂,攻打臨沂就容易的多了。

當時的陳誠不知道粟裕是怎麼想的,他佔領了臨沂之後,趕緊給蔣介石報喜。蔣介石也是很高興。對陳誠是大加讚賞,可是,他們還沒有高興多久,魯東北就傳來了消息。粟裕的華野軍在萊蕪一戰,殲滅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

等於是一直被國民黨佔領的魯東北廣大地區,現在是到了粟裕等華野軍的手裡。陳誠聽到這個消息,如同五雷轟頂。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再想出兵,已經來不及了。本來陳誠佔領臨沂之後,王耀武有告訴陳誠,粟裕肯定不會輕易撤退的,他不一定轉戰到哪裡去了。

但是陳誠不聽,他覺得華野軍肯定是撤走了。

當粟裕打勝利了萊蕪戰役之後,陳誠才知道自己佔領了臨沂,是暫時的取得了一場戰役的勝利,輸了整個戰略上的佈局。

可以說正是粟裕佔領了魯東北,為日後華野軍解放濟南和臨沂,完全佔領山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粟裕將軍這一次放棄臨沂,就是一個看似很傻,實際上很聰明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