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會誤診嗎,會出現哪些誤差?

通信考研er


謝謝邀請,先給答案:有可能會出現誤診的。但誤診的概率比較小。

每一個胃鏡醫生工作的經驗以及操作的病例數量不一樣,胃鏡醫生對胃病的認識程度也不一樣,不同胃鏡主機也不一樣,在一些比較少見病及複雜的病例上診斷意見是會發生分歧產生誤診的。

首先是工作經驗:工作多年的胃鏡醫生見的各種胃內疾病都見過,發現問題可能都不需要病理結果就可以直接診斷,記得我自己剛學胃那會對腸化和胃糜爛有時候就不好區分,都需要最後通過病理結果來確診,現在看多了,也可以基本一眼就區分出來了。

其次是胃鏡主機也不一樣,胃鏡也有分國產和進口的,胃鏡頭端的攝像頭也有分為高清和一般的,就像普通相機和高端數碼相機的區別。會使用數碼相機的人就會把圖片拍的逼真而清晰,拍的好胃裡面有病灶也會看到更清楚。

還有就是一些少見病和罕見病,有些少見病比如春間川田病,有些醫生做了一輩子胃鏡都沒見過這個病,更不要提診斷了,有些內鏡醫生見過很多次,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這個病了,所以還是有區別的。

當然對於大的病灶,一般漏診的幾率胃零,胃鏡下去對於大的病灶,如潰瘍、中晚期胃癌,多發糜爛,萎縮灶的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到的。這個就可以比喻成新手司機和老司機的區別,老司機出現交通事故或者交通違規的行為肯定會比新手司機底的,但這世界上應該沒有任何一個老司機敢打包票說他一輩子都不出現交通違規現象。大概就是這個原理。

最後關於題主提出的問題:如果你還是不斷噯氣、打嗝,建議多喝水,加強運動,可以去複查一下吹氣實驗查一下幽門螺旋桿菌。還有就是要保持好心情。不要過度緊張,太緊張焦慮肯定會加重病情的。

恩,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有空會回答


消化內科葉醫生


任何一種檢查技術或診斷方法都與醫生的技術好壞有密切關係,都可能會出現漏診或誤診的現象。胃鏡檢查同樣也不例外會有誤診漏診的情況,比如說有些病變沒能及時發現或症狀並不明顯,導致醫生誤診現象!但注意:並不是說胃鏡檢查誤診漏診率就一定很高,其實胃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會導致誤診漏診原因,除了醫生本身技術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胃癌等疾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


胃鏡誤診漏診率不斷下降,除了本身胃鏡技術不斷完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呼吸試驗、胃鏡活檢、無痛胃鏡出現,胃鏡檢查時間縮短等等,使得胃鏡檢查不再是孤木難支,而是有其他技術檢查結果的輔助診斷,症狀表現,提高了胃鏡的診斷準確性!

但並不代表胃鏡就是完美的,臨床上,我確實也碰到過一些誤診的病例!


畢業那一年,我記得非常深,我實習科裡來了一個肋骨下隱痛,而且有膽囊炎病史的患者,當時他來時候,當時做了一個胃鏡,只是發現胃粘膜有充血現象,並沒有出現沒有明顯的腹脹、嘔吐、便血現象,就只是診斷為膽囊炎!按膽囊炎處理,後來突然有一天這個患者出現黑便和消瘦,再做胃鏡時才發現胃粘膜有個病變,一個直徑小於3mm腫塊,後經活檢發現是胃印絨細胞癌,發現自己已經發展為中晚期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不少有可能誤診的現象,如胃黏液細胞癌誤認為是簡單胃潰瘍;胃低分化癌誤認為是十二指腸潰瘍等等。


所以胃鏡檢查需要特別全面詳細的觀察,確實也需要有豐富臨床經驗來區分是癌變造成凹陷,還是普通糜爛,因為有些腫瘤是隱藏於黏膜深部的,有時候是需要取多點進行病理切片的!特別是對已出現胃黏膜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變的患者更要特別小心,密切觀察,一旦發現使用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反而出現有黑便,消瘦,乏力等現象時,我們不能把胃鏡檢查結果當做是最後的診斷方法,不能侷限於一種診斷檢查手段,還可以進行血液學檢查,腫瘤標誌物篩查等等,及時找各科專家會診等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減少誤診漏診的現象!


醫學小偵探


作為一個工作多年的急診醫生真的很理解你的想法:我症狀這麼明顯,你胃鏡檢查確沒發現大的問題,讓人不免生疑!另外記住網上求醫問藥都是隻能參考,不能太當真!


首先說明下醫學界任何檢查都有自己的侷限性,不然不會有這麼多的相關檢查出現!而在消化系統疾病方面,尤其是胃和十二指腸疾病,胃鏡檢查目前來說是最理想,準確率也是非常高的,一般來說都能夠清楚的發現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甚至是微小病變,對於疑似胃癌病灶進行活檢能做出精確診斷,當然一些發病部位比較隱匿,或者在胃粘膜下的病灶胃鏡是看不到的,當然檢查醫生技術和經驗也有一定關係,但是大的方向絕對沒問題!

而你說的相關症狀,包括噯氣或者別的不適,用胃鏡得出的診斷是說的通的,如果還是確實有疑慮建議到醫院複診並說明自己麼想法,當然也可以考慮到附近比較大型的醫院再次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