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這首詩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第一位?讀一遍就明白了

《唐詩三百首》是很多啟蒙讀物,這部經典的詩集收錄了唐詩的精品,裡面每一首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而且深入人心,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不會陌生。不過這部詩集裡排在第一首的卻是選擇了張九齡的《感遇十二首·其一》,並沒有選擇李白,或者是杜甫的作品。其實只要讀一讀這首詩就知道它的魅力,通篇寫得很是有趣,不僅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張九齡這首詩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第一位?讀一遍就明白了

哲理並不是唐詩所要突出的重點,畢竟大部分的唐詩它主要還是偏向抒情,只有宋詩還側重於哲理;不過張九齡這首詩卻是與眾不同,它很抒情,同時哲理性也很強,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儘管看似很普通的一首詩,只要細細品來,還是能夠從中感受到那種深刻的哲理。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代: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張九齡這首詩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第一位?讀一遍就明白了

張九齡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還是一上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除了才華過人之外,他高尚的品格也是被人敬重,處處提攜年輕人,尤其是當時的王維,由於兩人在文學上惺惺相惜,張九齡很欣賞王維,還專門寫詩稱讚過他。正是他的提攜,他使得王維在唐朝詩壇最終大放異彩,成為了繼李白和杜甫之後,又一位偉大的詩人。

張九齡這首詩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第一位?讀一遍就明白了

如果我們僅僅從字面上來看的話,張九齡這首詩寫得很一般,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我們還是要從深處去理解,只要真正讀懂了,那麼就知道這首詩的魅力,整首詩意境唯美,看似信手拈來,可是每一句都是經典,所以後人在編輯《唐詩三百首》時,自然而然把這首詩放在第一位。

張九齡這首詩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第一位?讀一遍就明白了

首聯就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另外還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獨特的才情,“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春天裡的蘭花非常好看,翠葉紛披長得鬱鬱蔥蔥,秋天裡的桂花又是皎潔清新,這兩句看似很普通,可是充滿了纖細的美,讀來讓人讚歎不已。

頷聯則是寫了大自然的生存規律,這樣也使得此詩更具有張力,“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這世間萬物都有生命,而且勃勃生機,這自然是順應了自然規律,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才能夠看到這美麗的花朵,還有鬱鬱蔥蔥的樹木。

張九齡這首詩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第一位?讀一遍就明白了

頸聯又是筆鋒一轉,重點描寫了內心的感受,“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誰能夠想到山林隱逸的高人,他們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由於聞到了芬芳而滿懷喜悅。

尾聯又是充滿了哲理,也令這首詩更具有說服力,“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草木散發出來的香味,正是由於它們的天性,所以怎會去祈求觀賞者來折呢?最後這一句反問,也正是突出了這首詩的主題,從而令哲理性更強。

張九齡這首詩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第一位?讀一遍就明白了

張九齡是那個時代很典型的知識分子,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高尚的品格,還有過人的才華,在這首《感遇十二首·其一》一詩中,正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世間萬物的規律,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此詩更具有唯美,字裡行間的哲理性也是很強。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再把這種哲理融入進生活中,其實對於自己的人生那也是會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