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公司這三類人必須果斷處理掉,絕不手軟!

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公司這三類人必須果斷處理掉,絕不手軟!

隨著華為新一屆董事會的產生,孫亞芳卸任董事長職務,逐漸淡出華為的權力核心。

華為官方披露說,“孫亞芳女士將繼續在華為治理體系的進一步建設與完善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孫亞芳現年才63歲,作為中國商界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她超人般的商業智慧不管對企業,還是對國家和社會仍然具有重大意義,我們仍然期待孫亞芳新的動向。

眾所周知,華為歷來十分重視加強幹部的教育與管理,加強組織的有效性建設,明確幹部的優勝劣汰制度。華為希望提拔一些什麼人?對於哪些人決不能心慈手軟?

孫亞芳為數不多的幾次公開講話多少透露了一些信息,今天島君整理了部分內容,希望能對企業家朋友有所啟示。

作 者:孫亞芳

編 輯:石叄

圖 片:站酷海洛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處理這三類人,絕不能手軟

關於混在奮鬥者中間的蛀蟲和如何處理的問題,也就是老闆說的要經常念念緊箍咒,老是歌舞昇平,沉迷在過去的成功,公司也很難持續成功。

什麼叫奮鬥者中的蛀蟲?現在的蛀蟲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蛀蟲是違背了商業準則底限和違法的,偷竊商業技術秘密,出賣給惡意競爭對手。第二類是利用工作之便進行貪汙、受賄活動。


1.員工要遵守基本的商業準則,不向競爭對手提供商業機密

公司的商業機密是公司及員工的心血積累,任何員工尤其是持股員工有權為保護公司的商業機密不受侵犯。

實際上長期以來,惡性競爭對手花了很大的力氣和代價,持續通過各種手段去收買華為的員工,包括骨幹員工和管理層,使這些人成為偷竊公司商業秘密的蛀蟲,從盜竊公司的技術秘密一直到商務機密,投標信息。

大家也知道,這幾年我們也通過法律手段制裁過這些人,也有人通過法律制裁進了監獄的,那麼當然,按員工持股管理規定,他的股票兌現是要首先賠償公司的損失,同時也有相應的刑事處分。

不向競爭對手提供商業機密,這是作為一名員工基本的底限或高壓線;而且作為持股員工,按持股員工章程規定,我們實際是用自己的股票做為承諾,不侵害公司的商業利益。

2.持股員工不能利用手中的工作之便,從事貪汙和受賄工作

這幾年,我每週總收到關於員工貪汙、受賄的審計報告,我看了以後真的很痛心。這些審計報告揭示了各種形式的貪汙活動,都是公司的內部員工,包括管理者。


參與的人涉及到公司相關部門的經濟崗位,從採購、基建、海外工程採購、行政採購,一直到市場體系,從這些揭示的貪汙活動中看到,少數管理層和員工圖利的做法已經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

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公司這三類人必須果斷處理掉,絕不手軟!

那麼這些人還混在奮鬥者之列,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承認制度上有漏洞,我們要去改善制度,加強審計,還有一個就是管理不嚴。

尤其是我們的直接主管,明明已經感覺到或是看到有這樣的問題,卻不敢大膽地站出來制止,不得罪人,讓這樣的行為一再地發生下去。當然,做主管的腰板要直,以身作則,在日常的商業活動中嚴格地做到公私分明。

如華為20年前就明令禁止內部就餐不得報銷,但就是這樣的“小事”,一些主管還是無法過關,不肯自己掏一分錢請下屬吃飯,或者儘可能讓公司從激勵活動中出錢,或塞到報銷單裡瞞報。


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當然沒有底氣管下屬。為什麼私帳公報的事從未停止,還是主管沒有嚴格管理所造成的風氣。

我建議主管要從“小事”上識別幹部,“小事”都不能過關的人,千萬別委以重任,貪小利的人是培養不成領袖的。

在他貪小利時放任,他就可能在經濟崗位上貪大利,成為奮鬥者中的蛀蟲,這類人是最容易被惡意競爭對手拉上鉤的。

當然,我們審計出來的問題,就不是這些“小事”了,貪汙、受賄的數額足以通過法律方式解決,遇到這類問題,我們還是提倡坦白從寬。按公司管理規定,用自己的股票兌現和其他收入所得賠償損失。也有個別態度不好的,通過司法介入解決。

因此,帶好、管好隊伍是管理者的責任。不要讓蛀蟲在你的隊伍中出現。蛀蟲多了要追究主管責任或調離崗位,因為你不是一個帶兵的人。對貪汙受賄的當事人,我們的處理辦法也跟出賣機密的一樣。

3.營造不正之風,這類人也叫公司的蛀蟲

我們的少數員工不僅自己不奮鬥,混到奮鬥者之列,還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怎麼搞定領導身上。搞定領導的辦法非常多,甚至不惜利用各種惡劣的手段拉領導下水,包括出入不健康場所、賭博等。

作主管的你要有鑑別能力,要清醒什麼是不健康場所或賭博的危害,不要進去以後出不來,或被你的下屬抓了把柄,今後你就只能與他們同流合汙,為他們謀取非法利益。成為蛀蟲團伙,這種現象在國內外都有。我們要再次強調嚴禁出入不健康場所和參與賭博行為。

所以我們除了鼓勵貢獻者和甄別什麼是貢獻者之外,也要把混在奮鬥者中間的蛀蟲、怎麼處理蛀蟲我們也要把它說清楚,這也是全公司的利益。


真正的奮鬥,都是圍繞著客戶轉

1.不要把奮鬥者看得那麼悲壯

艱苦奮鬥是我們這個民族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哪個民族不艱苦奮鬥,這個國家就會慢慢走向沒落。同時,艱苦奮鬥是符合我們社會認同的價值觀,值得提倡的,我覺得不要把這個東西看得那麼悲壯。

何況我們工作在競爭非常激烈的IT行業,奮鬥又是我們生存的底線。我們本身有這個傳統,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奮鬥。

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公司這三類人必須果斷處理掉,絕不手軟!

你們可以看到,近20年來在中國有多少幹我們這個行業的公司一個個消亡了,全球有多少這個行業的佼佼者被兼併。從這點來看,

不奮鬥是沒有出路的。

還有就是看看我們的客戶,尤其是發達國家,歐洲是最講福利的國家,但是讓我特別感動的是歐洲的客戶。


我跟歐洲大T的CEO、CTO、CXO接觸,我們常常說我們飛得多,什麼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國外,再數數他們的時間,我覺得,他們的工作量遠遠大於我們,歐洲人的拼命簡直讓我吃驚,他們都是艱苦奮鬥的榜樣。

這是整個行業的狀況,大家都知道不奮鬥就牽涉到公司的生存問題。奮鬥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沒有什麼好質疑的。至於外面的人說我們,又不關係到他們的生存,隨他們說去,外面的人各有各的說法我們不要受影響。

2.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奮鬥者?責任貢獻和績效是試金石。

真正能做到持續高績效的人,要用腦和用心。奮鬥分好幾層,光動手不動腦筋蠻幹,是不行的;光動手動腦筋不用心,也是不行的。

什麼叫使命感,要真正拿心去做才是有使命感,心中裝著客戶才叫有使命感。把奮鬥當成樂業和敬業時,那個時候你不會有牢騷和抱怨,因為樂業已經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包括你奮鬥中的失敗與成功,這些對你一生來講是一個很好的歷練。

在這種狀態下,我覺得奮鬥對你來講不會是一種負擔。不必把奮鬥理解得那麼悲壯,好像奮鬥就一定要犧牲。我提倡工作在這個快節奏、責任大的行業更要學會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我的健康我負責”,實踐如何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同時,我們要有智慧的奮鬥,尤其是要用心,動腦筋,老闆也專門講了要在思想上艱苦奮鬥。

如果你是樂業的,用心去做這個事情,把這個事情作為在人生路上的一種榮耀,能夠在公司與這麼多優秀的人一起工作,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工作,是一種榮耀,我就是這種感覺,我覺得是樂業的,見客戶是開心的,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會有抱怨,不會有抱怨,身體就會是好的。

奮鬥一定是聚焦到客戶身上,我們的奮鬥千萬不要是圍著領導轉,我們很多人會討領導喜歡,給領導做內部彙報膠片呀,揣摩領導愛好呀,這種奮鬥太不值得,害人又害已。我們講的奮鬥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奮鬥。

最後,希望大家能成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樂業的持續奮鬥者。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互聯網、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公司這三類人必須果斷處理掉,絕不手軟!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鏈接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