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搬遷之後,深圳還會不會創造出第二個「華爲」?

最近,深圳頻頻被網友熱議。原因是7月2日,華為公司正式搬遷,40輛8噸貨車,1500輛客車,2700名員工,浩浩蕩蕩遷往東莞松山湖,並且將這裡定為華為終端公司新總部。此後,華為終端項目全面佈局東莞高新技術發展高地松山湖,藉助高新區超常規發展引擎力及區域優勢,迅速成長為世界500強,之所以華為被推向輿論風口,再次受到外界關注,與近幾年深圳市土地、房價、用工成本等上升有很大關係。

華為搬遷之後,深圳還會不會創造出第二個“華為”?

其實,華為此次搬遷並不是外界關心的焦點所在,外界所真正在乎的是深圳這片創業與開放的熱土,究竟還適不適合讓中小微企從一顆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換句話來說,深圳還會不會再造另一個"華為"?

華為搬遷之後,深圳還會不會創造出第二個“華為”?

雖然深圳市一直在打造營商軟環境建設,但從龍頭企業到中小微企都已經深感創業的艱難,其實華為所面臨的困境,是深圳所有中小企業的一個縮影。華為的搬遷是一個城市轉型升級的必然,深圳本身用地面積比較小,而隨著華為的壯大其用地規模已經難以滿足,深圳已經難以承載其需求,除了貴,深圳幾乎到了無地可用的地步。

華為搬遷之後,深圳還會不會創造出第二個“華為”?

對此,深圳市政府也將目光聚焦在城市更新上,但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喜憂參半,喜的是周邊環境確實能得到改善,而憂的是房價、地價等在不斷飆升。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現在創業壓力比較大,主要原因還是是房價和房租太高,即便員工人均工資達到兩三萬元也是杯水車薪,從而壓力全部轉化到企業中來了。

華為搬遷之後,深圳還會不會創造出第二個“華為”?

不僅如此,對於中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度加大也是越來越頭疼的事情。初創類企業回報週期長、風險大,這也導致了很多創投不願意去投資,粗略來看實際能成功融資的比例也就是百分之一二。

華為搬遷之後,深圳還會不會創造出第二個“華為”?

為了打破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僵局,深圳市政府通過設立天使母基金的形式,對社會資本的投資項目進行引流。據瞭解,該基金首期規模 50 億元,將通過市場化、專業化運作,以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天使類項目。還有,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深圳股交中心等多家金融機構近日均表示將精準扶持中小微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深圳市最新的政府公報也表示,將推動一批市場前景好、綜合效益高、核心競爭力強的中小企業改制上市。深圳能否再造"華為"?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