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據統計,在《水滸》中,作者寫了近千名人物,光是梁山就有108位有名有姓的好漢。不過,限於篇幅,這108將不可能都一一細說,所以書中只有宋江、林沖、吳用、魯智深、武松、李逵、盧俊義等十餘人故事較多,其他人大多隻作簡短介紹,或者乾脆一筆帶過,連一句臺詞都沒有。而作者極力塑造的人物中,魯智深是最受讀者喜愛的人物之一。

魯智深之所以備受青睞,是因為他多次痛打惡霸,仗義救人。

比如野豬林內,魯智深打董超和薛霸,救了林沖;在渭州時,他出錢出面救金翠蓮父女,還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桃花山下,他為救劉太公女兒,把小霸王周通打了一頓。在華州府,史進為救人,行刺賀太守失敗被捉,魯智深聽說後也去行刺,雖然沒成功,卻也能看出他的俠義之心。

而其他好漢,則或多或少有汙點或者性格缺陷。比如林沖前期很隱忍,武松殺過張都監家丫鬟僕人,宋江賺過秦明、盧俊義,李逵殺過百姓和四歲小衙內等。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林沖和魯智深形象

如此對比,更顯魯智深的“偉光正”。於是,很多讀者說“梁山好漢只喜歡魯智深”,甚至說“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魯智深沒有黑點汙點”等。

人無完人,魯智深亦如此。無論是原著來,還是從水滸成書角度來看魯智深,魯智深都不是完人聖人,也不是梁山唯一好漢,他性格有不足之處,為人處世也有汙點黑點。

原著中魯智深的“汙點”

仔細看原著會發現,魯智深雖然多次救人,卻也打過不該打之人,殺過不該殺之人,甚至還與“惡人”做朋友。

魯智深救了金翠蓮父女後,又打死了鄭屠。按理說鄭屠罪不至死,魯智深也知道這一點,不過他沒控制好自己,再加上憤怒狀態下,拳頭很重,所以才會打死鄭屠。這算是魯智深性格方面的不足,太沖動了。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金翠蓮父女形象

魯智深在五臺山做和尚後,完全沒“進入狀態”,不但一口一個“灑家”,而且經常在佛殿拉屎撒尿,甚至還吃狗肉喝酒,喝醉酒又大鬧五臺山。這些,姑且算是魯智深的“佛性”,或者因為壓抑而做出的反抗行為,還算能理解。

但是,為了喝酒,下重腳踢一個賣酒的漢子就實在不應該了。

那漢子見不是頭,挑了擔桶便走。智深趕下亭子來,雙手拿住匾擔,只一腳,交襠踢著,那漢子雙手掩著,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

魯智深下山買酒喝,賣酒人因為受了長老的法旨,所以不能賣酒給和尚喝,他也明言告訴了魯智深。但是,魯智深卻不管這個,直接踢人奪酒。踢襠有多痛,相信經歷過的男人都會懂,說句難聽的,輕則劇痛,重則要命。

魯智深腳重,之前就曾一腳踩住鄭屠,令鄭屠掙扎不得;後來魯智深還一腳踢中金眼虎鄧龍,令鄧龍小腹受傷。正因如此,所以賣酒漢子半天起不來,受傷程度可想而知。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魯智深

其實,和尚喝酒吃肉也不是稀奇事兒,比如濟公那樣高境界和尚的確喝酒吃肉。但人家卻也沒有暴力搶酒喝,何況魯智深當時的境界也遠不如濟公。他喝酒,純粹是為一己之私,口腹之慾而已。

所以,很多讀者說“魯智深從沒有為一己之私打人殺人”,這是不對的。

魯智深救了林沖之後,被高俅迫害,無法在大相國寺做和尚,為此他不得不另尋落腳點。路過十字坡孫二孃的包子鋪時,孫二孃見他肥胖,就下藥麻翻了他。若不是張青及時趕到,魯智深就要被“大卸八塊”了。

孫二孃開包子鋪經常殺人,用人肉做豹子,而且沒有任何原則和底線(張青定過“三不殺”,即不殺犯人,不殺妓女,不殺和尚,但孫二孃有時候不聽),武松也差點中招。這麼來看,她完全就是個惡人,至少不是好人。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孫二孃

按著魯智深除暴安良的性格,遇到這樣草菅人命的人,不除掉應該也會打一頓。然而,魯智深一旦被救醒,不但沒翻臉,還與之結義,並誇對方好義氣。

魯智深道:“……連忙把解藥救俺醒來。因問起灑家名字,留住俺過了幾日,結義灑家做了弟兄。那人夫妻兩個,亦是江湖上好漢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園子”張青,其妻“母夜叉”孫二孃,甚是好義氣。

其實,連張青孫二孃手下的人也這樣。

武松怒殺張都監全家,又夜走蜈蚣嶺,因為棒瘡發作,加上奔波過度,所以睡得很熟。結果稀裡糊塗被人抓住,後來才知道是孫二孃手下人,他們賭博輸了,所以才想捉人、殺人,弄點錢花。

這樣的人,無論如何算不得好人。可之前還看不起李忠的魯智深,卻還是與之結交,算是一大汙點。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魯智深

為了救史進,魯智深行刺賀太守,但行刺失敗時,為免打傷,魯智深直接說了宋江的名字。

魯智深大叫道:“不要打傷老爺。我說與你,俺是梁山泊好漢‘花和尚’魯智深。我死倒不打緊,灑家的哥哥宋公明得知,下山來時,你這顆驢頭趁早兒都砍了送去。”

其實賀太守並不知魯智深身份,只當他是關西的賊寇,來為史進報仇。不過魯智深害怕被打傷,直接說出了宋江的名字。這麼一說,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宋江。而且魯智深說完後,還是被拷打了一回。

這也算是魯智深的一大黑點,不夠硬氣。

還有,魯智深和楊志奪了二龍山後,靠什麼養活山上五七百小嘍囉?難不成是種地或者養殖?當然不是,還是要靠劫掠。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楊志

另外,魯智深的汙點還有:入夥二龍山不成就打人,最後還是殺了鄧龍,奪了二龍山;身為提轄打死鄭屠,最後還不敢承擔,直接跑路;搶瓦罐寺老和尚的粥吃;在桃花山偷酒器做盤纏等。

從水滸成書角度看

前面的文章中,我多次說過,水滸的成書是個漫長的過程,從歷史到《宋江三十六人贊》《大宋宣和遺事》以及元明雜劇,對水滸的最終完成,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反映在人物身上,就是性格、事蹟以及結局等方面的變化。

比如魯智深,早期水滸故事中他並不是這樣。

魯智深最早出現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綽號是“花和尚”,讚詞是:有飛飛兒,出家尤好。與爾同袍,佛也被惱。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儘管讚詞中沒提到魯智深的事蹟,但可以知道魯智深的性格。因為,即便我們不知道“飛飛兒”是什麼意思,從後面兩句也能看出來,魯智深是個惹是生非的人,不然不至於惱了佛。而“飛飛兒”本意也是紈絝無賴的意思,至於綽號花和尚,“花”指的當是心思,是說他不守清規,心思不定,類似於花花太歲。只是,到了水滸中,作者拔改了魯智深的形象,花和尚之“花”,也成了背部花繡。

在《大宋宣和遺事》中,魯智深也沒有事蹟,只是說“那時有僧人魯智深反叛,亦來投奔宋江。”只能肯定魯智深做過和尚,不過後來卻反叛朝廷,落草為寇。倘若老老實實做和尚,其實不會和朝廷有衝突,除非得罪官員,或者揹負人命官司。

元雜劇中,《梁山五虎大劫牢》《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以及《梁山泊李逵負荊》中,都有魯智深出場,不過事蹟不多。在《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中,魯智深曾捉住欺壓良善的蔡衙內上梁山。

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水滸,也是前人不斷完善的結果。

侯會在《水滸源流新證》,聶紺弩在《水滸四議》中均指出,水滸前十三回是後人增加的。最古本的水滸,當是從第十三回半到第七十一回,即侯會所說的“帶詩本”,這部分框架、故事等也與《大宋宣和遺事》一致。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鄭屠形象

這就說明,原本的水滸中,魯智深一出場就在二龍山落草為寇,打家劫舍。至於三拳打死鎮關西、痛打小霸王周通,大鬧野豬林、出家五臺山等事蹟,都是後人添加的。而前十三回中,作者極力塑造了林沖、魯智深、史進等人物,文學藝術成就極高,所以侯會稱這部分為“天才文人本”。

如果去掉這部分,魯智深的形象還有這麼高大嗎?答案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所以水滸成書前(水滸成書於明嘉靖年間或者更晚)的雜劇中,魯智深並沒有多少俠義之舉。相反,他甚至形象不佳,比如“飛飛兒”,還有《豹子和尚自還俗》中,魯智深甚至殺過好人。

又有花和尚魯智深一人,為他擅自殺害了平人,我打了他四十大棍。他受不得這一口氣,走往清溪港清靜寺內,削髮為僧。

《豹子和尚自還俗》中,魯智深不但有妻子孩子,還有老母親,他因為殺了好人被宋江打了四十大棍。賭氣之下,魯智深出家為僧,後來才被宋江等人重新接上梁山。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宋江形象

所以,從水滸成書角度來看,魯智深也不是完人,他有不足之處,也有符合他綽號“花和尚”的事蹟(雖然沒寫明)。

而且,今本水滸中,作者多次說過樑山好漢前期有魔性,第一回第二回說過,九天玄女告訴過宋江。從這一點來看,魯智深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好人,他有汙點黑點。

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魯智深

說了這麼多,不是要抹黑魯智深,也不是想批判魯智深。通過這些例子只是想說,魯智深不是完人,他有不足之處和汙點,這其實很正常。我們讚美他可以,但不要為了捧他一人而貶低其他人。我也非常喜歡魯智深,但喜歡不等於美化,更不是要神化他,只要把他當成充滿俠義心的普通人,或者說有缺點的戰士來看就好。功過是非,平淡看待,不誇大,也不用避而不談,或者強行洗白抹黑等。

不是完人,更不是唯一好漢,也說魯智深“汙點”

央視水滸魯智深、林沖和宋江

這樣看,不但對魯智深客觀,對他做的所有事也都能理解。

比如搶和尚粥喝,是因為魯智深奔波了大半天,早已飢餓;在桃花山偷酒器,則是因為看不慣周通和李忠的吝嗇;至於說宋江的名字,則是因為他怕被打壞身子,這是人之常情。武松被張都監冤枉,送到官府被打時,也曾屈心招供。

至於說“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也不客觀 。因為好漢不等於好人,江湖草莽的漢子,只要沒有太過分的行為,比如好色、出賣兄弟或者貪生怕死等,都可以稱為好漢。這種說法,其實本質上還是為了貶低其他好漢。

參考資料:《水滸全傳》《宋江三十六人贊》《大宋宣和遺事》《魯智深喜賞黃花峪》《豹子和尚自還俗》《水滸源流新證》《水滸四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