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佳新長篇音頻小說【關東秋葉.第一部.第四集】


赫連佳新長篇音頻小說【關東秋葉.第一部.第四集】

有人在向他們喊著話。英才師徒一看就愣住了,這不是同住在南北客棧裡的那兩個金髮碧眼的俄國人嗎?那個男人大概有四十多歲,穿著灰色的雙排扣大衣,褲子縫上有一道黃條。他一手拉著韁繩另一手向他們招呼著。英才見過,那服飾是俄國鐵路職員的標誌。旁邊坐著的女人年令也不小了,她戴著大的卷邊草帽,穿著亞麻布的連衣裙,手裡還挎著一個籃子。他們趕的這種四輪馬車只有俄國人才用。這兩個人著急的說:“快上來,快上來。”師徒二人相視一下,再沒有考慮的時間了,師傅對英才示意:“快,上車,上車。”把那兩個女孩和小跟班的抱到馬車後面,英才扶著師傅也上了馬車。“駕,駕,”聽他們講話,這俄國男人中國話說的特別好,連趕車都用中國話吆喝。他邊走邊安排:“你們幾個鑽到毯子下面,千萬不要說話,好嗎?”他又回過頭來對英才囑咐道:“你們兩個大人,是我的工人,記住。”然後揚起鞭子,加快了速度,很快就到了鎮口。幾個哥沙克騎兵攔住了馬車,他們用俄語交談了幾句,有一個少尉揮揮手,客客氣氣地把他們放走了。俄軍跟本就沒看車上,可毯子下面的三個孩子,嚇得那個哆嗦,整個馬車都晃起來了,虧得人家俄國夫婦鎮定,要不然,非出大事不可。

這個俄國人叫羅曼諾夫,他的夫人叫羅曼諾娃。羅曼諾夫是個蒸汽機工程師,他向英才和老鏢師解釋說:“我反對專制,專制就像···,就像今天被你打得那個壞小子,所以我被判刑,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來了。”他又接著說:“這條中東鐵路,”俄國人管滿洲里到大連的鐵路,叫中國遠東之路,“需要修理火車頭的人,我和夫人就來這裡了。我的夫人是個醫生···”這時他的夫人指著老鏢師說:“我看他需要治療。”英才一看師傅的臉色蠟黃,豆大的汗珠直冒,羅曼諾夫提議:“先到我那兒吧,就在前面不遠的火車站。”老鏢師看著英才:“那這幾個孩子呢?”說巧,那就是巧,黑家窩鋪的一個獵戶趕著爬犁迎面過來了,英才喊著他:“快快,把這幾個孩子送回家,一定要穿過山上的林子回去。” 那個小跟班嚇得暈了過去,到這會兒還沒醒過來,兩個女孩兒也像傻瓜一樣呆頭呆腦。“真給我丟人,”英才氣惱地說。他們看著,爬犁很快就進了林子。 老鏢師勸著英才:“你先回去吧,我沒事兒。”英才搖著頭,對師傅說:“我哪能放下師傅不管,我必須陪著你。”這時,嘩嘩的馬蹄聲越來越近,不知是何人,反正又來了追兵。

這回來的是金壽山的馬隊,一看左肩戴著紅白蘭條袖標,就知是為俄軍服務的花膀子隊,英才頓時緊張起來。過來五六匹馬,圍著馬車直轉悠,看到趕車的是俄國人,馬上就拉開了距離。一個能講俄語的騎手,向羅曼諾夫客氣地說了幾句話,又指著英才他們倆問了問,然後大隊人馬轉身向北疾馳而去。

羅曼諾夫夫婦住在車站後面的小木屋裡,房屋有兩間,收拾得非常乾淨,方桌上擺著玻璃花瓶,窗戶上掛著從俄國帶來的花窗簾。他們把裡屋讓出來,兩口子在外屋的地上鋪上了地毯,“這比你們睡的床要好多了。另外,你們在裡屋,也安全。”

俄國人用慣了獵槍,所以對槍砂傷人很有辦法。沒幾天,老鏢師的傷在羅曼諾娃的細心照料下好多了。老鏢師怕家裡擔心,急著要返回黑家窩鋪,羅曼諾夫一直不答應他們離開,他瞪著兩隻眼睛說:“要知道,那些—壞人—他們—在—找—你們。”英才回答:“我們會有辦法的,請你們放心吧。”又過了幾天,老鏢師和英才實在呆不下去了,羅曼諾娃檢查傷口也確實好了,就同意他爺倆回去。英才和師傅千恩萬謝的告別了他們的救命恩人,那對善良的俄國夫婦把他們送到了離黑家窩鋪很近的地方,他們相互喊著:“達斯維,達尼亞!再見,再見!”英才和師傅趁著夜色,悄悄返回了家中。

家世之謎

在遼西乃至吉林,誰都知道金壽山的大名。這小子手狠心黑,手下人數眾多,和俄國人關係又好。那真是縱橫百里,全都臣服於老金家啊。可這幾天的事,擾得他心情亂糟糟的。“我弟弟被人打死,你也不說去報仇,啊!”這老婆鬧上個沒完。老丈人溫卡,一天來門上三趟,也不說什麼,只是抹著眼淚,這不也是讓他抓人報仇嗎。金壽山對老婆說:“你說你那個弟弟,屁本事沒有,打個什麼擂臺?那天出事後,我把這鄭家屯捋了也不是一遍,不也沒見個鬼影子啊。”說起那些商會的人,連兇手的樣子也說不清,這個說是“二十來歲,不,三十來歲。”那個比劃著:“大高個,對大高個。”還有人糾正:“不是不是,是個矮敦子···”。金壽山氣得直罵:“媽的,你們這些笨蛋,連模樣都弄不清,叫我去那兒給你找!”

幾個謀士給他分析:“這打擂嗎,來的一定是習武之人。在方圓百里之內,找一找盡有什麼樣的人武功好,再讓商會的小子們去認人不就行了嗎!”金壽山一聽,“哎,這是個好主意。”於是派出幾撥探子,最後就把這目標放在黑家窩鋪的葉赫英才身上。“都說這小子文武雙全,可人家從不惹事啊,再說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能做個啥?咱那死鬼小舅子都二十五了,這是哪對哪呀。”金壽山也覺得不靠譜,可眼見為實吧。在一天凌晨,這大隊人馬加上俄國騎兵,把個黑家窩鋪團團圍住,聲言只要交出英才就撤兵。葉赫老爺耐心解釋:“犬子年幼,弱不禁風。在家中愛好皆無,只好送去哈爾濱學習俄國服裝裁剪,已經走了一個多月了。”他拿出一封信,還真是哈爾濱一家有名的俄國裁縫用俄文寫來的:“···願意收貴公子,並傳授技藝。”那個俄國騎兵指揮官,看了這封信,就擺擺手,帶著隊伍走了。金壽山將信將疑, 留下句話:“這事沒那麼簡單,一天沒見著這個葉赫英才,咱這個事,就不算完!”

英才悄悄回到家中,覺得給父母闖下大禍,心中惴惴不安。額娘們將近期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英才更覺自己無顏去見老父親,躲在房裡不出來。大約過了三天,家人來叫英才:“少爺,老爺在上房等你”。英才心想:“這家法懲戒怕是躲不過啦。”

英才來到前屋廳堂,就看到父親心事重重的樣子,坐在那廳堂的八仙桌旁。老爺讓管家和僕人退去,站起身來,要英才對著中堂上的先祖畫像叩了三個頭,這才說話:“孩子,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家中全然不知如何應付。經我幾日靜心思考,此也確為好事一樁。我葉赫家族,不是趨強附勢之人,更不是賣祖求榮之徒。這回的事情我已經詢問了你的師傅,你們辦得很對,若是由我撞見,拼了老命也是要救人的。只是眼見得,你在家裡無法再待下去了。阿瑪按家規,我滿人過去男孩兒到十五歲必須從軍,意為男兒從軍護國是人生第一大事。既然這樣,今天就要讓你接續祖訓了。我想了又想,在你離家之前,把家裡的事情,全讓你知曉。要時刻不忘別人給與的恩,也不能忘記世代的仇。也好讓我這葉赫一脈,把那老一輩子銘記的事情,傳承下去。”

老人從一個包袱裡抽出一個紫色的綢卷,遞給英才,打開一看,英才大吃一驚。這是一道刑部的海捕文告,上面書寫著”接聖旨責令各省道府奉命緝拿,雲南欽犯葉赫楹,覺羅二人,著即將其押送京城問罪。康熙二十一年云云”。

原來葉赫祖上隨清軍入關後,作為監軍副使被派往雲南,去配合也是監視平西王吳三桂。吳三桂昆明起兵造反,朝庭起先降罪赫連付監軍為,“監督不力,免除官職。”可同時派到吳三桂身邊的還有一個愛新覺羅氏,叫覺羅,是監軍正使。當年大戰葉赫老城,此人的爺爺死在葉赫族手下,父親說:“他懷恨在心,痛恨我們,認定殺他祖父的就是我們這一脈。曾經發誓,不把我們滅族誓不罷休。可你知道嗎,太主汗王統一後金,就那次屠城,殺了我們葉赫族人幾千口子啊!” 老人顫微微地又從包袱裡取出了一件灰色的褂子,由於年代久遠,上面的血跡已經發黑。展開後,只見衣服以血用蒙文寫滿了字 ,老人唸到:”那怕最後一個葉赫女人微弱的氣力,也要讓仇人們恐懼。報仇,報仇 !我們的呼聲憾動天地。”老人接著對英才講道:“這是葉赫族訓,是我們的先祖金太吉寫就的。我們葉赫部原是草原上蒙古族裡的大太陽部落,後來遷徙到這白山黑水之下。棄牧伴農,血水交融,長久以往,也就成為靺鞨人了。”

“覺羅在雲南,一直看不慣平西王善待先祖,他不止一次地向朝廷發去密告,言我先祖與平西王交情過密。康熙爺發旨:“此平西王和先太宗皇帝尚還結為兄弟,你等更應慎待為好。”及至後來平西王造反,遂告我先祖欲和平西王共反,請求代替朝庭除奸。其實平西王善待先祖,是我先祖在徵緬戰場上救過吳三桂。而且當發現雲南反事苗頭初起時,也早行勸阻過平西王。平西王實屬被屬下逼迫無奈,才揮刀造反。連康熙爺後來也承認,‘憶爾時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蘇拜,塞克特等言應遷移,其餘並未言明遷移吳三桂必致反叛。議事之人至今尚多,試問當日曾有言吳三桂遷移必反者否?’先祖將情況通報覺羅正使,可那覺羅為報私仇,算計好為牽連我先祖,單等平西王造反後,才追報朝庭。先祖見事態日趨危險,只得舉家逃遁。吳三桂對我先祖確實有仁有義,知先祖一行逃走,專門派人贈予錢糧,並將珍藏的兵符送給先祖。才使全家歷盡艱險,而能跨越叢山峻嶺江河大川。可這覺羅竟然指使沿途官府派人一路追殺,我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隱身藏戶才逃出了關,那一百多口子,最後只剩下二十人哪。對覺羅,康熙爺照舊沒放過他,你看,這就是刑部海捕文書上雙捕的來歷。”英才問道: “父親,那這個惡毒的覺羅呢?” 父親說:“後來雲南巡撫朱國鎮有奏摺將實情呈康熙帝,康熙皇帝認定他狹嫌報復,遺誤戰機,一併捉拿。後來也象我們一樣,隱名埋姓躲了起來,現在他的後人也就不知去向了。”

說著,老人解開大褂的扭扣,在貼身馬甲的腰上,環腰繫著一個手掌大小綠色的絲袋,還另有細繩子在脖子上吊掛著。父親解下來交給英才,囑咐說:“這就是平西王送給我們先祖的傳家之寶。” 英才接過絲袋,從袋裡把那個寶物拿出來,頓時驚呆了:這是塊絕好的翡翠,它的造型就像戰國時期的虎符,那幽幽的翠綠更顯玲瓏剔透,放在手裡好像是一塊冰就要化了似的,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父親對英才說:“這兵符是一對,一翡一翠。另一個是紅色的,當年是平西王打緬甸時的戰利品。那平西王一直小心的珍藏它,贈與我先祖後,是它保佑我族人平安至今。”

“幾天前,我去官府,是去交每年例行的封口費 。 本來,我們回到關外一直相安無事,可就到你爺爺那時,來了個府官,他不知怎麼打聽到咱家的根底,拿著當年的海捕文書來家裡說,要重追康熙朝的逃犯,還說要上報京裡。你爺爺再三求情,才答應每年送五百兩銀子做“封口費”,如此才了事。以後幾任也不知是師爺們在搗鬼,還是一任交代一任,反正各任府臺到任後,都來照要不誤。” 老人講著就生起氣來 : “今年新任府臺大人,拿我全堡子三百多口家眷來要挾,非要漲價,開口就是一年兩千兩銀子,否則上報盛京奉天大帥府,抄我全家。”英才一聽就急了: “阿瑪,他這是敲詐,這是個無底洞啊。”(未完待續)

赫連佳新長篇音頻小說【關東秋葉.第一部.第四集】

作者簡介 :赫連佳新,筆名秋葉。是中國北方有影響的作家和詩人。他在文學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連、秋葉署名。赫連佳新是中共黨員,滿族,共和國同齡人。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生於東北,成長於內蒙古,曾經在經濟領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學著作和詩詞為兩個方向。文學作品突出的有超長篇歷史小說《關東秋葉》(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創作之中。整個小說為五部,四百五十萬字。) 赫連佳新先生的文學作品堅持對歷史的尊重,突出愛國主義,著眼於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學作品中注重對科學知識的傳播。他的小說涵蓋三個階段,即歷史、現在和未來。《關東秋葉》(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長篇歷史小說,是描寫東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後,自發組織的“義勇軍”,進行抗日的故事。《葉赫食府》是表現現代社會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說努力表現中國老百姓,那些社會底層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們內心的純真善良的品質。而三十萬字的小說《翡翠公主》,是作者進行的新的嘗試,介乎於歷史和現在的穿越愛情故事。赫連佳新先生近期開始構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說》,現在已經由中國文聯出版社,重點推出了《電腦騎士》、《幽靈球隊》兩本小說集,而後面更加精彩的《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創作中……。這個奇案系列,是描寫世界科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離奇案件,以及社會對向未來發展,產生一些令人擔憂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說。在文學創作的另一個方向,他以秋葉署名的詩詞,已經深入人心。近幾年詩人的詩作已經多達幾千首,他的詩歌細膩優美朗朗上口,為很多的詩友所愛。詩人秋葉(赫連佳新)特別對古詞偏愛,他的百花詞是很多詩友的最愛,詩句優美,不拘泥於格式。而他的散文詩則偏於敘事,把對祖國、家鄉、人民的熱愛,表達得淋漓至盡。《關東秋葉》一二三部,經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製作,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廣播小說形式,廣播小說已經在中央電臺《作家欄目》播出,在各省的廣播電臺和新媒體都已經和正在播出,反響極為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